黃國榮[軍旅作家]

黃國榮[軍旅作家]

黃國榮,男,1947年生,曾用筆名簫簧、秋野,江蘇宜興人。現為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副社長,大校軍銜。1978年開始文學寫作,已出版小說集《藍色的夢》、中篇小說集《藍海之戀》、《尷尬人》,長篇小說《兵謠》、《鄉謠》以及小說、散文、評論等文學作品近200萬字。短篇小說《信任》、《山泉》、《福人》,中篇小說《尷尬人》、《履帶》、《走啊走》,長篇小說《兵謠》、《鄉謠》等多部小說被《小說月報》、《中篇小說選刊》、《小說選刊》轉載推薦。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黃國榮黃國榮
黃國榮,男,曾用筆名簫簧、秋野,江蘇宜興人,1947年7月30日生,畢業於山東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省高等自學考試)。1966年參加工作,1968年入伍,1970年提乾,歷任排長、文化幹事、文化處副處長、宣傳處副處長、師政治部副主任、解放軍文藝出版社編輯、總編室主任等職,現為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副社長,大校軍銜。1970開始文藝創作,多部作品在軍區文藝會演中獲獎。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78年開始文學寫作,發表出版文學作品400餘萬字。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說《信任》、《山泉》、《福人》,中篇小說《尷尬人》、《平常歲月》、《履帶》、《走啊走》、《蒼天亦老》,長篇小說《兵謠》、《鄉謠》、《街謠》,已出版小說集《藍色的夢》、中篇小說集《藍海之戀》以及小說、散文、評論等文學作品近200萬字。作品多次獲《解放軍文藝》、《崑崙》優秀作品獎、全軍文藝新作品一等獎,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獎,入圍第六屆茅持文學獎,五個一工程獎。

影視代表作品,14集電視劇《兵謠》,獲飛天獎二等獎;32集電視劇《沙場點兵》.獲第23屆金鷹獎優秀長篇電視連續劇獎.2006最佳收視獎.五個一工程獎。

作家評論

黃國榮日子三步曲
黃國榮的小說都是寫小人物,普通人的,但是這些小人物,普通人的形象都是很耐人尋味的。這些小人物和作者對他們的刻畫都體現出一種人文精神,思想內涵,有一種對社會的深入思考,有一種對基層人民的關心。古義寶、二祥、,還有中篇小說《師道》中的鄉村教師,都是如此,都是通過對小人物的病態和不幸,寫出引起療救和改革的願望。這種筆直法令人想到魯迅小說醫人救國和中國現代小說 為人生的優良傳統,反映出作者有藝術良知,有文學追求,不隨波逐流的藝德。這在今天的文學創作中是十分可貴的。小康文藝的發展是更高層次的發展,這種更高層次就是需要與物質文明和政治文明相協調,精神世界要更豐富和更高尚。——選自路侃《黃國榮的小說世界》

黃國榮作品充滿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國榮用典型化方法塑造了幾個讓人難忘的典型人物。塑造人物用了非常個性化的方式,顯示了典型化塑造人物的生命力。在人物細節的刻劃畫方面,生活的風趣方面,都給我們以新鮮厚重的感受,構成了“三部曲”成為我們長篇小說創作重要收穫的要素。——作協黨組書記處書記、副主席陳建功(摘自文學報《文學畫廊的嶄新形象》2003、9、18)

我非常敬佩黃國榮,他長期擔任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副社長,而且分管發行和經營管理工作。我自己搞出版,我知道這個職務是日理萬機的職務,同時他還長期兼任版協經營管理委員會的秘書長,那也是個非常辛苦、非常勞累、非常操心的職務。但我非常奇怪,他在擔任兩個“非常”職務的情況下,而且他不是個掛著職務不幹事的人,他還能寫出那么多的小說,一部接一部的小說,文學界、評論界反映很有生活,評價都很好。——作協黨組書記處書記、作家出版社社長兼總編張勝友(摘自文學報《文學畫廊的嶄新形象》)

小說能留給歷史的只有人物。黃國榮用八年時間“磨”他的作品,他對筆下人物的醞釀多達20年,可以說這些人物都是他從身邊抓出來的。汪二祥“憨”與“精”多元性格的雙重組合,寫出了中國普通農民的人生和他們的生存狀態,成為阿Q在新時代的深化與發展。像二祥在大庭廣眾面前用腳步撿錢、跌跤撿煙、在上海討錢又丟錢、許茂法與周菜花食與性的交換等等細節,沒有平民的視角,沒有與民眾血肉相融,沒有長期對老百姓深切的關注,作者是發現不了的。——總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少將王兆海(摘自解放軍報《“三貼近”的成功收穫》2003、11、6)

《兵謠》、《鄉謠》、《街謠》這三部作品,不僅是軍隊長篇小說創作的收穫,也是整個創作界的一個重要收穫。證明了國榮的文學實力,達到了三種境界。

一是達到了史詩的凝重。三部作品都是厚積薄發的。正像他自己所說,既是他的人生起點,也是他的文學之根。也許這一點,黃國榮沒有在他的作品中沒有欺騙,沒有誤導,能夠讓我們相信這就是生活的本色和原聲。相信日子的艱辛,也相信日子的美好。能夠把第一自然和第二自然無障礙地過渡,這是一種境界。

二是寫出了人物的心靈史。這也是一種境界。我覺得人物的命運、性格、心靈是人物形象的三個層面,命運後面是性格,性格後面是心靈,我是這么看。只有揭示人物的心靈,才能很好地表現性格,很好地表現命運,莎士比亞時代就概括出來了。

三是形而上的充沛和自然流露。作品不是刻意去追問追求生命的意義,把生活顛覆,搞得支離破碎。一部長篇,在敘述背後,總要讓人得到一些東西。終極的東西,形而上的東西,有沒有,是衡量一部作品藝術質量高下的一把尺子。他的作品有這個東西,而且流露得比較自然,讓人感受,不是硬去耳啼面命。國榮他做人也是這樣,非常本色。我們都很熟悉他的性格,他的作品中,也印證了這一點。——《文藝報》常務副總編、評論家范詠戈(摘自科學時報《三段日子 三種境界》2003、9、25)

描寫農村生活的小說,從傳達情緒上看可分三類:一類是充滿歡樂情緒的,讀了讓人心裡輕鬆;一類是充滿悲傷情緒的,讀了讓人心頭沉重;再一類是傷感與喜悅交集的,讀了讓人沉思卻又心獲慰籍。我喜歡第三類小說。《鄉謠》就屬於這類小說,它對農民生活的真實狀況不存在遮蔽現象,它能引導讀者去思考有關中國農民的問題,卻又不使人陷入痛苦和絕望之中。——小說家周大新(摘自中國文化報《黃國榮和他的“日子三部曲”》)

人們通常把民間文化與民間精神理解成與主流意識相對的東西。現在小說里把主流生活,或者歷史主潮,表現得越強烈就越民間,這種想法非常偏面。黃國榮的民間精神在小說里有一個升華,升華到那裡去?可以升華到革命、也可以升華到道德。他作品的民間精神體現的不同是:一、與主流生活和歷史主潮緊密相聯繫;二、抓住了民間道德這樣一個具有普遍意義和覆蓋率的東西在寫;三、他在民間精神上是有升華的。我覺得這三部作品是可以統一起來的,又是非常有價值的。——評論家伍秉傑(摘自文學報《文學畫的嶄新形象》2003、9、18

寫作風格

黃國榮農村
農村題材作品,首先得讓農民喜愛
黃國榮認為:“作家寫小說,不應該人為地去應時應景,一味地跟著新聞趕。急功近利的寫作,只能製造‘假、大、空’的思想大於形象的概念垃圾,塑造出‘高、大、全’式的沒有血肉的符號典型。寫作應該從作家自身的生活積累出發,就農村題材寫作而言,真要想為農民代言,塑造出中國農民的典型,作家先得問問自己,自己知道不知道農民身上的衣服是什麼滋味?嘗沒嘗過只用鹹鹽煮出來的菜是什麼味道?能不能體察到男人一輩子娶不起媳婦的日子是什麼滋味?有沒有體會到三百六十天天天空著半截腸子度日是什麼心情?是不是了解農民賺一元錢所付出的辛勞?如果連這些都不具備,他絕對無法為農民代言,也寫不出真正的中國農民的形象。農村題材的小說,首先得讓農民接受和喜愛。”

關注農民的苦難,更要關注農民的不屈和微小的成功
黃國榮說:“當前,農村題材作品寫作,有幾個值得注意的傾向。一個是寫農民不像農民。長期以來,鄉村寫作一直是革命書寫,寫農村生活,必寫權力鬥爭、宗教鬥爭、派系鬥爭,寫農村改革也同樣必寫反腐敗,跟其它題材一個套路,缺乏鄉村小說應有的獨特的東西。另一個是一味地為寫苦難而苦難,只見其苦難和辛酸,不見其人的苦鬥和創業;只寫其角落裡的陰暗,而不見其農民付出汗水和智慧的跋涉之路,無法給人以啟迪和力量。再一個傾向是拿農民開涮,要不嘲弄他們的落後、愚笨、無知,要不把鄉村生活城市化,把農民當猴耍,出他們的洋相,冷嘲熱諷,以嘻笑來替代命運的坎坷和生存的艱辛。在今天,關注農民的苦難,更要關注他們不屈的精神和他們微小的成功。”

強調生活真實,並非忽略作品的思想內涵
黃國榮還認為:“鄉村寫作強調生活真實,並非忽略作品的思想性。作品的思想性並非流於人物的語言,更不能依賴作家幼稚地跑到作品裡去發議論。作品的思想內涵,應該隱含於人物的行動,寓於人物的形象。”

文章評論

《作家要找到自己寫作的根——“日子三部曲”研討會上訪黃國榮》

《專家文章摘要》

《走出鄉村書寫的怪圈》

《范詠戈:小說的三種境界》

《李敬澤:鄉村世界的奇特人物》

《王兆海:“三貼近”的成功收穫——簡評黃國榮的“日子三部曲”》

林為進:人生如此沉重——讀黃國榮的《日子三部曲》

《丁臨一:獻給大時代和普通人的歌——簡評黃國榮的長篇小說“日子三部曲”》

《鄉謠》等“日子三部曲”研討會摘要

《路侃:黃國榮的小說世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