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丕烈 (1763~1825)

黃丕烈 (1763~1825)

中國清代藏書家、版本學家、校勘學家。 黃丕烈晚年因生計窘迫,藏書逐漸流散,一度曾為藝芸書舍、海源閣、鐵琴銅劍樓、皕宋樓等收藏。 黃丕烈精於校勘和版本鑑定,為藏書撰寫了大量題跋,有時一書題跋竟多至五、六次。

黃丕烈 (1763~1825)

正文

黃丕烈 (1763~1825)中國清代藏書家版本學家校勘學家。字紹武,號蕘圃,又號復翁、佞宋主人、書魔等。江蘇吳縣人。乾隆五十三年(1788)中舉人,官主事,不久即回鄉從事校書、著述。生平好藏書,尤篤好宋本。藏有宋本百餘種,因題其藏書之所為 “百宋一廛”, 又稱 “士禮居”或“求古居”。
黃丕烈藏書除注意宋本外,還重視名家鈔校本,認為名家鈔校本遠勝於翻刻本。他也收藏一些珍貴的殘本和異本,原藏於錢氏述古堂、毛氏汲古閣等處的善本、鈔本,多為他所得。當時以藏書既富且精著稱於江南。
黃丕烈原擬編一部《所見古書錄》,以所藏為正編,所見為附錄,但未能完成。其藏書目錄,現僅有《百宋一廛書錄》(1803年編,有張鈞衡1913年印本)、《百宋一廛賦注》(1804年撰,有1805年刻本)、《求古居宋本書目》(1812年編,有1918年觀古堂刻本)三種,皆限於宋本。
黃丕烈晚年因生計窘迫,藏書逐漸流散,一度曾為藝芸書舍海源閣鐵琴銅劍樓皕宋樓等收藏。現存於國內者,大部分已歸公,分藏於北京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南京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台北“中央圖書館”等。由皕宋樓流往國外的,則藏於日本靜嘉堂文庫
黃丕烈精於校勘和版本鑑定,為藏書撰寫了大量題跋,有時一書題跋竟多至五、六次。這些題跋不僅敘述了圖書收藏流傳的經過和軼事,而且記下了他多年積累下來的蒐集、鑑定、校勘圖書的經驗和心得。後人將這些題跋編輯成書的有潘祖蔭、繆荃孫輯的《士禮居藏書題跋記》(6卷,1884,收題跋240篇),繆荃孫輯的《士禮居藏書題跋記續》(2卷,1896,在《靈鶼閣叢書》中),《士禮居藏書再續記》(2卷,1912,在《古學彙刊》中),《蕘圃藏書題識》(10卷,1916~1919),王大隆輯《蕘圃藏書題識續錄》(4卷,1933)和《再續錄》(3卷,1940)等。總計共800餘篇。這幾部題跋集,對於古籍版本、目錄、校勘研究都有參考價值。
黃丕烈也從事圖書編印工作。中年時,刻有《汲古閣珍藏秘本書目》(1800)、《延令宋版書目》(1805)、《藏書紀要》(1811)、《百宋一廛賦注》(1805)等。晚年他在蘇州玄妙觀察院場開設滂喜園書籍鋪,精選所藏善本《儀禮鄭注》、《國語》、《戰國策注》、《輿地廣記》、《洪氏集驗方》等,由顧廣圻勘定,陸續刊行。嘉慶道光間(1800~1824)編為《士禮居叢書》,完全照原書影刻,校印俱精,是清代版刻中的佳品。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