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圖書館

南京圖書館

南京圖書館,簡稱南圖,是中國第三大圖書館、亞洲第四大圖書館,首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國家一級圖書館,江蘇省文獻資源保障中心。南京圖書館前身為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創辦的江南圖書館,為中國第一所公共圖書館,1927年改為國立中央大學國學圖書館,1933年國民政府創建國立中央圖書館,1952年國學圖書館和原來的中央圖書館合併為現在的南京圖書館。2007年南京圖書館新館建成並全面開放。位於南京大行宮地區,中山東路189號。截至2013年底,南京圖書館藏書總量超過1100萬冊,僅次於中國國家圖書館和上海圖書館,是中國第三大圖書館、亞洲第四大圖書館。 其中古籍160萬冊,包括善本14萬冊;民國文獻70萬冊。館藏中不乏唐代寫本,遼代寫經,宋、元、明、清歷代寫印珍本,已有454種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江南圖書館

國立中央大學國學圖書館國立中央大學國學圖書館

江南圖書館位於南京城西清涼山下,南京龍蟠里9號,現為南京圖書

館古籍部。

1907年,兩江總督端方決定在惜陰書院校址創辦江南圖書館,繆荃孫出任總辦,地址南京龍蟠里惜陰書院舊址。1910年8月正式開放,為中國第一所公共圖書館。1927年後,改為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國學圖館,1929年改為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柳詒徵任館長。1952年,國學圖書館和原中央圖書館合併為現在的南京圖書館。

國立中央大學國學圖書館

1927年,因實行大學區制,易名為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國學圖書館。1928年5月,復更名為國立中央大學國學圖書館。館長柳詒徽。

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

1929年10月,大學區製取消,定名為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直屬江蘇省教育廳。建國初期仍沿用此名。由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部領導。1952年10月併入國立南京圖書館。

國立中央圖書館

南圖新館南圖新館

1933年4月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委託蔣復璁籌建,地址成賢街。1937年西遷重慶,1946年返都南京。1948年底,蔣復璁等奉命攜館藏珍籍13萬冊去台灣。1949年5月,由南京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去接管。

國立南京圖書館

1950年3月19日,中央圖書館奉中央文化部令,正名為國立南京圖書館,由文化部文物局和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部雙重領導,館長賀昌群。

南京圖書館

1954年,大行政區已撤消,同時江蘇已經建省,需要一個省級館,為此,文化部於是在7月將國立南京圖書館改名為南京圖書館,直屬江蘇省文化廳領導至今。1955年起,汪長炳任副館長、館長17年。

南京圖書館新館

遠觀南圖遠觀南圖

南京圖書館新館坐落於市中心大行宮地區,於1998年立項,2002年動工,2006年落成並部分對外開放,2007年實現全面開放。新館占地面積2.5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7.87萬平方米,建築投資4億元人民幣。館內設有讀者座位3000個,信息點4000多個。

南京圖書館新館實行全面免費開放,365天對外服務,開展閱覽、外借、參考諮詢、資料庫檢索、文獻傳遞、館際互借、流動服務、講座、展覽、培訓及各類讀者活動,。

館藏資源

南圖內的六朝遺蹟南圖內的六朝遺蹟

南京圖書館總體館藏已形成涵蓋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各個領域的資源體系,現有館藏867萬冊,藏書總量僅次於國家圖書館和上海圖書館,位居全國第三,亞洲第四。

館舍面積2.37萬平方米,藏書643.6萬冊(1990年)。其中圖書500多萬冊(中文占84%,外文占16%),報刊3萬多種,還藏有地圖、圖片、金石拓片、縮微膠捲、幻燈、錄像片、唱片等。該館藏有古籍善本1萬部10萬冊,有唐代人寫本、遼代寫經、宋本方誌、元刻散曲總集等稀見古籍和大量明刻資料及明清抄本。南圖還相當完整地保存了清末四大藏書家之一丁丙的八千卷樓舊藏。江蘇省圖書館學會和江蘇省中心圖書館委員會均設在南圖。

古籍文獻

唐書唐書

南京圖書館所藏上百萬冊古代文獻,就是在近百年風雨之中逐步積累起來的。其中國學圖書館藏書十之八九得之於私家藏書樓,以錢塘丁氏八千卷樓、武昌范氏木犀香館、桃源宋氏之藏書最為著名。在中央圖書館時期,曾兩次大規模地收進歷代文獻。第一次是抗日戰爭初期,江、浙、皖、滬的藏書世家,為了生計所迫,同時怕被人劫掠,因此大批善本圖書逐浙流入上海書肆中。當時在鄭振鐸等愛國人士呼籲下,重慶教育部同意從中英庚子賠款會撥交中央圖書館的建築費中提取部分,收購上海書肆文獻;第二次是在抗戰勝利後,接收陳群澤存書庫的藏書。1948年冬,中央圖書館挑選館藏珍善本書籍13萬餘冊,分三批運往台灣。其中包括原澤存書庫的全部善本文獻。新中國建立後,南京圖書館的古代文獻通過各種途徑,又增入了很多,如1952年起陸續接收原蘇南文管會調撥的線裝書就達數十萬冊。而得之於藏書家的圖書也有不少,其中最有影響的是朱希祖遺書與顧氏過雲樓藏書。

南京圖書館歷史文獻部主要收藏1949年(即新中國成立之年)以前印製、書寫而成的各類文獻資料的部門。現共有歷史文獻圖書、報刊230萬冊,其中古籍約160多萬冊。歷史文獻是館藏一大特色,包含有古籍160萬冊,民國文獻70萬冊。古籍中善本又達14萬冊,其中不乏唐代寫本、遼代寫經、宋、元、明、清歷代寫印珍本,已有282種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另外,部門還收藏有歷史文獻影印本、縮微膠捲、電子版讀物,以及與研究歷史文獻有關的新版平裝書等,可提供讀者在館查閱。

民國文獻

首都計畫首都計畫

藏書來源:南京圖書館的前身是國民黨的中央圖書館和江蘇省國學圖書館。解放後,這兩個館的藏書除少部分運往台灣外,大部分保留了下來。特別是國民黨逃離南京後,許多政府機關、團體及中央政治學校所存文獻也被送抵我館。日本同文書院及英國文化委員會留下的解放前出版的日文、西文原版圖書在我館也保存的相當完好。因此,我館就成為了目前國內為數不多、保存民國文獻資料最為完整的省級公共圖書館之一。

藏書特色:南京圖書館所收藏的70餘萬冊民國文獻,包括民國時期的圖書40萬餘冊、期刊近萬種,報紙千餘種。內容涉及當時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科學和體育各個領域。其中政府出版物數量之多、範圍之廣在全國獨占鰲頭。包括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政府公報、會議紀要、法令法規以及議會、國會、舊政協、國民大會、國民黨各軍事機構、國民黨黨務方面的重要文獻;國民黨政界、軍界要人的傳記資料等。尤其是大量的、尚未公開出版的油印本內部資料,史料價值很高。另外,館藏的革命書刊也為一大特色。各個時期共產黨領導人著作、各個革命時期的宣傳刊物,真實的記錄了共產黨人的奮鬥歷程,再現了我黨由小變大、由弱變強,最終取得革命勝利的史實。

中文書刊

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公報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公報

南京圖書館中文圖書資料中除豐富的歷史文獻之外,建國以來的中文書報刊,學科復蓋面廣,收藏全面、完整、豐富。結合我省政治、經濟、科研、文化、教育等建設的需要,中文圖書的入藏量逐年遞增,現已達到年入藏3萬餘種,近10萬冊。同時擁有國內出版的中文期刊5430餘種、中文報紙340餘種以及大量港台版書報刊。館藏中文資料還包括:各類標準、專利說明書、內部科技資料、“文革”資料等。

中文圖書

館藏中文圖書中江蘇地方文獻為收藏重點,儘可能做到系統、完整;各學科工具書尤其是年鑑收集較為齊全;擁有大量藝術、建築、裝潢、廣告、服裝等各類精美畫冊、參考資料;法律、經濟、歷史、文學藝術、計算機自動化技術等學科資料豐富;注意新興學科、交叉學科、熱門學科資料的收集,確保了學術性、研究性、資料性文獻與通俗性、普及性文獻的有機構成,合理入藏。正是我館擁有了大量、豐富、系統的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綜合性學科的各類中文圖書資料,才極大地滿足了各層次、各學科讀者的不同需求,從而保證了我館各項職能的充分發揮。

館藏中文圖書由於入藏年代不同,先後使用了多部圖書分類法組織藏書。藏書採用分類排架法。1975年前的圖書可通過館藏書本式目錄和計算機目錄查詢,在館閱覽。

中文報刊

館藏中文期刊5430多種,過刊總數已達20多萬冊(裝訂冊);中文報紙340餘種,過報總數也已達3萬多冊(裝訂冊)。中文報刊資料儘可能做到系統、完整。豐富的館藏中文報刊中不乏珍品,許多報刊從創刊至今收藏完整,有著重要的研究和參考價值。我館中文報刊資料盡最大努力滿足讀者的需求,其查閱量也始終位居各類文獻資料之首。

館藏中文報刊分別採用流水號固定排架法。中文期刊又分兩個排架系統,其中一個是索取號前冠“A”。中文報紙的索取號前冠“B”。中文報刊都可通過卡片目錄(報刊名、分類)和計算機目錄檢索查詢。中文刊提供在館閱覽,70年代以後的可外借。中文報紙只提供在館查閱。

館藏港台版的中文書刊索取號前冠“X”。

外文書刊

Voyage En ChineVoyage En Chine

南京圖書館館藏外文圖書60多萬冊,其中1949年前出版的外文書占相當的數量。館藏舊外文圖書(以西文、日文圖書為主)主要來源於原中央圖書館(我館的前身)、中央政治大學圖書館、上海東亞同文書院圖書館、上海日本近代科學圖書館、原英國文化委員會以及從各處接受來的外文書刊。館藏舊外文書因來源多渠道,使用的分類表不同,排架的方式不一致而造成藏書體系的複雜。但我館舊外文書藏量大,品位高,其中不乏珍本和善本。館藏建國後新外文書根據我省經濟、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發展的重點和需求,側重於電子、輕紡、化工、機械、法律、經濟、文學藝術及各類工具書等的入藏。建國以來外文圖書的來源,以訂購為主,還包括與國外40多個國家、地區、高校之間的交換以及國外在華使館、機構、企業等的贈送等多種途徑。

西文書

館藏建國前舊西文書分固定排架和分類排架兩部分,因不同來源,形成並仍保持各自不同的分類排架體系。另有部分舊西文書後經整理按固定流水號排架,號碼前加“A”。舊西文書總數約為10萬冊。建國後新西文藏書按登錄號順序固定排架。將其中多卷書另外排列並加上卷次號,形成兩條線排列。數量達20多冊萬。

館藏這部分舊西文圖書中有一些是歐洲17、18、19世紀的出版物,主要以人文科學為主,包括哲學、宗教、歷史、地理、藝術類的圖書。其中尤其是有一定數量的圖書涉及到中國的哲學、宗教、歷史和風土人情。這部分圖書在當時一般是由外國傳教士及商人、外國使團、探險家帶入我國的,也有的是他們自己所著的有關中國方面的圖書,更是彌足珍貴。

國際藝術和珍藏雜誌國際藝術和珍藏雜誌

南京圖書館收藏最早的是1654年(清朝順治年問)Martin.p.所著的《韃靼與中國作戰史》。此外還有1655年(清朝順治年間)Seme De·F Alvare所著的《大清中國史》,1697年(清朝康熙年問)Compte.Louis Le所著的《回憶與觀察——大清帝國遊記》,1738年(清乾隆年聞)Du Halde,P.F.B.所著的《關於中國、韃靼、朝鮮、西藏的歷史和地理的考察》,1769年(清乾隆年間)Chece,M.所著的《關於孔子以及中國歷史的研究》等數十本。公元1801年以前的外文出版物為善本圖書。在1934年,中央圖書館曾以本館影印的《四庫全書珍本》與各國進行圖書交換,得到了許多關於論述中國的圖書。

關於佛教方面的圖書,如1879年(清光緒年間)Edikins,Joseph所著的《中國人佛教》,1884年(清光緒年間)Beal.S.所著的《中國佛教》;關於人物傳記方面的如1875年(清光緒年間)Legge.James所著的《孟子的生平及其著作》;關於遊記方面的,如1771年(清乾隆年問)Osbeck,peter所著的《中國和東方航海記》,1804年(清嘉慶年間)Barrow,John所著的《北京及其它地區的旅行》。1863年(清同治年間)Knight,Captain所著的《喀什米爾和西藏的徒步旅行記》,這部分關於論述中國的圖書對我國的政治、外交等方面都起著作用。

日文書

館藏日文書分舊日文書和新日文書兩部分。

建國前入藏的舊日文書一部分按各自原有的分類體系組織分類排架。另一部分是經過建國後集中整理,採用流水號固定排架。舊日文書總數近10萬冊。

建國後館藏新日文書,採用圖書登錄號固定排架,將其中多卷書另外排列並加上卷次號,形成兩條線排列。新日文圖書索取號前加“N”(Nippon),以示與其他文種區別。數量達2萬餘冊。

館藏舊日文書中也有相當數量的是反映和研究我國三、四十年代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風土人情、物產地貌等多方面情況的文獻資料。從原上海日本近代圖書館接收的藏書體系中還附有兩支輔助藏書,即“通俗文庫”:通俗文藝讀物和“中國專著”:集中了有關中國的專門著述。大量各類年鑑等工具書也是構成館藏舊日文圖書的特色。

俄文書

館藏俄文書系統是我館建國後建立的一個藏書系統,現已有14萬冊圖書。按固定排架號順序排列,為了便於區別,在俄文圖書排架號前加“P”。

特色資源

輕紡藝術類雜誌

南京圖書館五樓外文書刊閱覽室現藏有日、英、法、意、港、台版本的期刊雜誌有紡織服裝樣塊、服裝設計、美術攝影、建築裝潢、中外影視約二百餘種。這些期刊大多數選自各主要工業已開發國家,刊物內容豐富,圖片實例很多,尤其是紡織服裝、鞋帽日常生活用品等輕工業產品的造型、色彩設計較為完整,自成系列,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盲人有聲讀物圖書館

盲文圖書盲文圖書

南京圖書館、南京市殘疾人聯合會於1990年創辦了盲人有聲讀物圖書館,這也是江蘇省內首家專為盲人服務的圖書館。

盲人有聲讀物圖書館自創辦至今,深受廣大盲人讀者的歡迎。先後有全國人大《殘疾人保障法》考察組、中國殘疾人聯合會調研組、中國盲人協會及兄弟省市殘聯、圖書館的領導蒞臨參觀、指導工作,多家新聞單位對盲圖工作給予了關注和報導,在社會上產生了積極影響。

根據盲人通過聲音吸取外部信息的特點,盲圖配置了錄音卡座、VCD、CD播放機、快速復錄機、光碟刻錄機、電腦、錄音製作等設備,並擁有各類盲文圖書1500餘冊、磁帶16000餘盒、CD光碟2000餘盤。內容涉及政治、法律、醫學、教育、文學、藝術等方面。服務方式主要有電話諮詢、預約、上門服務、建立集體外借點服務、免費為盲人讀者複製有聲讀物、不定期舉辦各種形式的盲人讀者活動。

盲人有聲讀物圖書館將密切結合盲人讀者的閱讀傾向,不斷地擴充資源存儲量,利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拓展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力爭把盲圖辦成盲人讀者的學習樂園。我們也殷切期望進一步得到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關心與支持,為提高盲人文化素質,平等參與社會活動,擺脫困境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盲人有聲讀物圖書館地址:南京市成賢街66號

南圖示志

設計理念

南京圖書館南京圖書館

標誌所包函的理念分為外部與內部兩方面。對外它的形態體現的是:”書山有路勤為徑”。

對內它的形態傳遞的是“傳承、傳播、傳薪 ”的意念,即“我們是文化的傳承者、我們是理想的傳播者、我們是精神的傳薪者”。

標誌圖形

標誌的基本形採用了有“中國書聖”之稱的王羲之所書”書”字的側形,體現著南京圖書館獨特的文化歷史傳承。

標誌的基本形同時是新館建築造型的抽象化與書架上書籍的抽象性,體現著圖書館的功能與傳播作用。

標誌的基本形亦是英文字母“N”與“L”的中式書寫,體現著融合與傳薪的結果。

樓層功能

負一

南京圖書館南京圖書館

該層設有展覽廳、學術報告廳、多功能廳及六朝遺蹟展示區。

展覽廳面積870平方米,隔斷靈活,可舉辦多種類型的展覽。

學術報告廳面積500平方米,不定期舉辦會議、學術報告、講座等各類活動。

多功能廳面積1020平方米,設有座位364個,品牌公益文化活動“南圖講座”每周六、周日上午在此舉辦。

六朝遺蹟展示區已成為南圖新館公共區域的一大亮點。以“湮沒的皇宮”為主題,用玻璃地坪保護起六朝時期梁代建康城內皇城遺蹟,免費向讀者開放。

一層

該層設有導讀台、存包處、綜合服務區、中文報紙閱覽室、少兒書刊借閱室、視障人書刊借閱室。

導讀台解答讀者疑問並幫助協調解決問題,引導讀者有效利用圖書館。

存包處設有44組自助存包櫃,為讀者免費提供1056個存包位。

中文報紙閱覽室面積750平方米,提供館藏近500種中文現報紙閱覽、以及中外文過期報紙、網路版報紙的查閱服務。讀者免證入室閱覽。

少兒書刊借閱室面積360平方米,提供館藏2萬餘冊各類少兒圖書、期刊、報紙的借閱和網上衝浪、多媒體欣賞等服務,並舉辦各類型少兒活動。

視障人書刊借閱室提供館藏2.6萬餘冊(盤)盲文書刊、有聲讀物的借閱、複製以及視障人專用電腦上網、盲文打字、助視儀和館藏資料影片放映等服務,不定期開展各類殘障讀者活動。

綜合服務區位於一樓大廳南側,分為總服務台、電腦目錄檢索兩個區域,總面積400平方米。總服務台提供辦證、諮詢、還書等服務,並配備了最新的叫號設備,方便讀者辦證。電腦目錄檢索區配有計算機24台供讀者檢索南圖館藏書目。

二層

該層為書刊借閱服務區,設有中文圖書借閱、外文圖書借閱區域。提供館藏近5年近40萬冊中文圖書(包括附書光碟)、以及約3萬餘冊原版外文書的借閱服務。

三層

南京圖書館南京圖書館

該層以書刊閱覽服務為主,設有中文圖書閱覽、中外文期刊閱覽、中文過刊借閱、中外文工具書查閱和文獻檢索區域。提供館藏近3年18萬餘冊中文圖書、近6000餘種中文現刊閱覽服務;1.6萬餘冊中文工具書、5000餘冊外文工具書、50餘種檢索工具書、近60餘個資料庫、近3年1300餘種外文期刊和5種外文現報紙的查閱服務;近6年4萬餘冊中文合訂本期刊閱覽外借服務。同時提供文獻檢索、參考諮詢等專題服務。

四層

該層為專題文獻服務區,設有港澳台文獻、藝術圖像資料、民國文獻、地方文獻等十多個專題閱覽區。提供館藏10萬餘冊專題類書刊,4萬餘冊港澳台書刊報、德語和國際交換資料,6萬冊民國文獻與地方文獻新印本,部分民國文獻原本,以及4萬餘冊藝術圖像書刊資料的在館閱覽服務。同時提供各類課題諮詢以及跟蹤服務。

五層

該層設有電子閱覽室、多媒體欣賞室、古籍閱覽室。

電子閱覽室配有電腦225台,可提供Internet訪問以及60箇中外文資料庫、電子書刊、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資源的查閱服務。

多媒體欣賞室配備先進的多媒體欣賞設備,可提供資料片播放、音樂欣賞服務,並可適用於小型會議的召開(暫未開放)。

古籍閱覽室:提供5萬冊新印本、1萬盒縮微膠捲與部分電子版、原本古籍閱覽服務。古籍新印本可提供複印服務。同時提供各類課題諮詢以及跟蹤服務。

七層

六七層為典藏文獻服務區,為讀者提供典藏中外文過刊及典藏中外文圖書諮詢、查閱及複印服務。每層均設有環境安靜優雅的閱覽室,讀者可在該室閱覽典藏文獻。

借閱辦理

內部大廳內部大廳

成人:直接到圖書館一樓大廳南側辦理只需要本人身份證(軍人證或護

照)和複印件以及100元押金,(英文書籍400元押金)借書證沒有有效期,借書30天,可以續借一次10天。

兒童:直接到圖書館一樓大廳南側辦理只需要本人身份證和複印件以及50元押金,借書證沒有有效期,借書30天,可以續借一次10天。

年齡在10-15周歲的少兒讀者,憑戶口薄和一張本人照片在新館的少兒借閱室辦理《臨時少兒閱覽證》,憑證閱覽。

殘疾讀者憑殘疾人有關證件,在“視障人借閱室”免費辦證借閱。

交通指南

地址

南京圖書館南京圖書館

新館地址:玄武區中山東路189號

信息部地址:玄武區成賢街66號

古籍部地址:鼓樓區龍蟠里9號

郵編:210002

捷運

南京捷運2號線到大行宮站,下車步行2-3分鐘即到達

公交

29、44、65、95、304、游1、游2到總統府站,下車即到達

1、5、9、25、163到大行宮站,下車步行2-3分鐘即到達

部門設定

黨委辦公室

負責館黨委會各項決策的落實、協調與檢查;協助館黨委做好紀檢監察及工會、共青團和統戰工作;做好黨務工作。

館長辦公室

貫徹落實館黨委、館長辦公會的各項決策;協助館領導做好全館業務工作的組織、協調和督查;負責全館業務制度和業務規範的建設與管理;做好文秘、機要檔案、業務統計、對外宣傳、外事交流、參觀接待及書刊信件收發等工作。

人事組織部

貫徹落實館黨委、館長辦公會的各項決策;負責組織發展、幹部管理、人員考核、職稱評聘、繼續教育、工資管理、人事檔案及離、退休人員工作。

工會

做好職工思想工作,維護職工權益;開展職工文體活動,做好職工福利、女工保健等工作。

後勤保障部

做好後勤保障工作,負責全館財務工作、物品採購、車隊管理等工作,做好固定資產管理工作。

物業管理部

做好新館大樓及其它館舍的管理工作,負責全館綠化保潔、安全保衛、設備設施管理工作;做好固定資產管理、物品採購工作;做好全館“三產”管理工作。

社會工作部

南京圖書館南京圖書館

做好講座、展覽、培訓、社會活動等工作,負責對外承接會議、展覽及各類活動等。

采編部

建立具有特色的文獻保障體系;做好中外文文獻的採購與加工工作;做好公務目錄的組織與維護;負責國際交換工作。

讀者服務部

為讀者提供外借、閱覽、檢索、參考諮詢和網路環境下的文獻傳遞、館際互借等服務;負責典藏文獻的管理;開展讀者活動和讀者培訓工作;編制二三次文獻;利用館藏資源和數字資源,做好信息增值服務;負責分館與圖書流通點的建設及盲人圖書館的工作。

信息資源開發部

負責館藏文獻資源的開發和數位化資源的加工製作;編制各類專題資料庫;負責江蘇文化網和南圖網站的建設;做好網路信息資源的組織與開發。

信息技術套用部

負責全館業務自動化系統和網路的管理與維護及數字圖書館建設的技術套用;做好全館各部門套用軟體的二次開發與維護;對全館自動化設備進行統一管理與維護;做好全省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省級分中心工作;負責自動化軟體的研製、開發與推廣。

歷史文獻部

為讀者提供歷史文獻的閱覽、諮詢服務;負責歷史文獻的分編加工與典藏工作;做好歷史文獻的保護與修復;對館藏歷史文獻進行開發利用。

研究輔導部

負責全省公共圖書館系統的業務輔導和業務培訓工作;開展圖書館學、情報學及相關專業的學術研究;做好江蘇省圖書館學會秘書處的工作。

學報編輯部

負責《新世紀圖書館》的編輯、出版、發行工作。

近期規劃

指導思想與工作思路

一、指導思想

南京圖書館南京圖書館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科教興國”的戰略方針,牢牢把握信息社會和知識經濟發展的前進方向,緊緊圍繞江蘇“兩個率先”總目標和“建設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文化大省”戰略目標,堅持為社會主義三個文明建設服務的方針,以加快圖書館現代化建設為中心,以滿足全社會對科學文化知識的需求為根本出發點,以新館開館為事業發展的突破口,以現代信息技術在圖書館的套用為強大支撐,抓住機遇,開拓創新,全面實現從傳統圖書館向現代化圖書館的轉型。

二、工作思路

“十一五”期間,我們的工作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以改革創新精神,堅持以業務建設為中心,全力實施科技興館戰略和品牌戰略,切實加強政治思想建設、人才隊伍建設和制度建設,快速推進圖書館事業發展和文化產業發展,堅定不移地達到創建國內一流圖書館的目標。

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

一、發展目標

把南京圖書館建設成為與江蘇文化大省相適應的、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現代化圖書館。不但擁有智慧型化館舍和精良齊全的設施,而且也擁有先進的管理體制,現代的服務觀念,創新的服務內容,館藏比例逐年增加的電子資源,高度自動化的業務管理系統,快速穩定安全的網路環境,初具規模的數位化建設,結構合理、素質高較的專業隊伍和濃厚活躍的學術研究氛圍,圖書館的綜合實力居全國前列。

形成體現南圖深厚底蘊和時代發展要求、體現經濟發展和圖書館事業發展互動、體現科技興館戰略的現代圖書館發展格局;

形成具有優良齊全設施、豐富文獻信息資源、傳統與現代化服務手段協調統一、高度公共性開放性的人民終身學習陣地;

形成能為全省知識創新、科技創新、社會進步和個人發展,提供強有力文獻信息服務的江蘇省重要的文獻資源保障與利用中心,建立起復蓋全省的,較為完善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

形成立足整體化建設、構建區域性合作體系、實現資源共建共享、以國家數字圖書館資源分中心和服務主節點、全國文化資源共享工程系統省級中心、江蘇省公共圖書館系統網路中心構築的信息樞紐。

二、主要任務

1、加強文獻信息資源建設

“十一五”期間,為了順應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建設朝著多元化、社會化發展的方向,早日實現建立區域性文獻保障體系的目標以及滿足新館讀者服務工作的需要,必須對品種數量和收藏結構兩個方面作出調整,以加強館藏文獻信息資源的建設。

信息資源主要包括文獻資源、數位化信息資源和網路信息資源。在購書經費達到2千萬時,按總經費占有的比例計算,這三部分資源的安排分別為:文獻資源75%,數位化信息資源20%,網路信息資源5%。每一部分信息資源都要根據自身的基本屬性和適應社會讀者需求的特點,作出相應的調整。

文獻資源。從各類型讀者利用圖書館信息資源的情況表明,文獻資源仍是圖書館信息資源的核心。而根據讀者對圖書館信息資源重要性排序的調查,印刷型圖書仍是最重要的文獻資源。“十五”期間中文圖書平均購置水平為2.5萬種10萬冊。鑒於中文圖書品種占有率過低、複本量不足的情況,應對中文圖書購置的品種和數量作較大幅度的調整,由2.5萬種增加到4萬種16萬冊。中文期刊、外文期刊和外文圖書按總購書費增長的比例做出相應調整,大力加強地方文獻的徵集工作。積極爭取專項保護經費,繼續做好歷史文獻的保護工作,修復10萬冊歷史文獻,仿真再造10種善本文獻。

數位化信息資源。數位化信息資源檢索能力強,共享性好,為廣大讀者所重視,它是當前發展最為迅速的信息資源,應對數位化信息資源購置經費作出較大幅度調整,以順應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多元化發展的方向。數位化信息資源包括圖書館購入或自行開發的各種檢索資料庫和各類數位化產品。“十一五”期間,在數位化信息資源建設過程中,必須選擇內容重複率較低的數字信息產品,必須著眼數位化信息產品與文獻的協調,必須注重數字信息資源建設與技術設備相配套,通過我們的努力,初步建成定位準確、資源質量精良、社會效益突出、成龍配套的數位化信息資源體系。

網路信息資源。網路信息資源包括存儲於不同伺服器,採用不同作業系統及數據結構,缺乏統一管理的網路無序化資源,還包括內容經過篩選、加工、整理的有序化的數字圖書館資源。“十一五”期間,我們必須堅持以用戶為中心,根據讀者需求與自身的任務對網路信息進行組織、整合、引導,使其成為有效資源為讀者所用。要立足服務,對各網站進行評價與導航,將信息量較大,具有一定參考價值的網站彙編進來,建立分類體系與連結,編制一些“網站指南”之類參考資料,幫助讀者廣、快、多地獲取有效信息;要加大對網路信息資源開發的力度,搞好資源的整合,利用OPAC系統或元數據方式,以統一格式進行描述、標引,為讀者提供統一的檢索界面;還要創造新方法、新機會,使數字圖書館更好地為不同教育水平的、現有的和潛在的用戶群服務。

2、 改進傳統讀者服務工作

讀者對文獻的需求層次與獲取方式已發生改變,對傳統圖書館的讀者服務造成了很大的衝擊與影響。面對這樣的挑戰,在“ 十一五”期間,更新觀念、提高服務層次,使我館的讀者服務工作與新世紀接軌,以適應時代的要求,是我們改進傳統讀者服務工作的一個重要任務。 要完成這個重要任務,我們必須實現兩個創新,即服務觀念創新和服務內容創新。

更新服務觀念,要從三個方面對傳統讀者服務工作實行變革:一是改變管理人員的工作理念,牢牢樹立“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服務宗旨,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二是改進服務方式,完善規章制度,最大限度地擴大書刊開架範圍,營造讓讀者感到舒適便捷的服務環境;三是樹立以需求驅動圖書館服務的觀點,真正做到“讓讀者滿意在南圖”。“十一五”期間,基本實現從傳統、陳舊、被動的服務理念向現代、全新、主動的理念飛躍。

創新服務內容,主要是更好地套用計算機及其網路等現代信息技術,充分揭示館藏,以全新的服務模式為讀者提供服務。“十一五”期間,建立和完善南圖主頁,在網上設定更多的服務欄目,及時為讀者傳遞信息;積極創造條件,開展網上預約、借閱、館際互借等項新服務;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加強網路功能,建立多種目錄、索引、資料庫、信息資源導引庫等,開展信息導航服務;深化諮詢服務,盡力做好網路環境下的參考諮詢工作;大力開展讀者培訓服務,搞好網路信息資源及其查詢技術教育,系統地介紹信息系統,網上導航器及搜尋引擎的使用,提高讀者查詢技能,培養用戶的情報意識。“十一五”期間,我館的讀者服務工作,除了傳統的手工書刊借閱外,要在網上同時開闢一條與讀者溝通的新通道。

搞活常規的讀者服務工作,在“十一五”期間,要加大開放力度,年流通人次力爭達到200萬人次(5500-6000人次/天),流通冊次達到150萬冊次(4000-4500冊次/天),每年力爭舉辦講座20-30個,承辦展覽15-20個,國際性大型活動1個,創品牌活動1-2個,力爭再建10個有專業特點的圖書館流通點。

3、加快自動化、網路化建設步伐

在“十一五”期間,基礎設施、功能和規模的擴展,使我館的自動化、網路化建設跨上一個新的台階。必須尋求政府更大支持,爭取更多專項資金,加大計算機配置、網路設施、通信能力等的投入,改善自動化、網路化軟硬體。必須繼續做好回溯性建庫工作,做到書目數據規範、標準,確保書目信息的傳遞與交流,為南圖自動化、網路化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必須儘快引進一個能與國際接軌的成熟而又功能強大的圖書館業務管理系統。以系統先進的管理理念與方式和齊全的功能模組,實現業務系統的統一整合,滿足當代讀者對圖書館業務的要求,滿足現代圖書館業務工作的需要,力爭早日實現業務管理全面自動化的目標。繼續加強軟體的研製與開發,促進力博軟體的系統化、規模化,力爭發展用戶300-500家。

在“十一五”期間,我館網路化建設任務主要是,建成計算機數量達到近千台、網路主交換機交換容量達500GB或更高的區域網路,滿足複雜的套用需求,為各個套用系統提供高速、穩定、安全的數據通信服務。建立一個包括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和中國教育科研網等多個廣域網的、其主要接入網路頻寬不低於10M(獨享專線),且採用以太寬頻、PSTN或DDN接入方式的廣域網接入系統。使我館不僅擁有先進的通信和網路系統,還能滿足成為國家數字圖書館主節點和江蘇省公共圖書館系統虛擬網路中心的要求。加強網站建設,做到每月更新信息50條,每年製作有關圖書館事業、文化事業建設的中小型專題報導4個,初步將南京圖書館網站建設成為全省數字資源開發利用的核心平台和圖書館入口網站。

4、擴大文獻信息資源數位化規模

加大文獻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力度,以館藏書目資料庫和特色資料庫建設為重點,逐步形成自建的具有一定規模的數位化資源體系,這是我館“十一五”期間文獻資源數位化建設的主要目標。為此,要扎紮實實地做好文獻資源數位化建設的基礎工作,以高標準要求,做好數百萬中外文圖書回溯建庫工作,為93.6萬冊未整理的歷史文獻逐步編制機讀目錄,編制能夠兼容互通的規範書目數據,全面完成館藏書目資料庫建設任務;對文獻資源數位化建設提出更高的任務,繼續做好歷史文獻數位化的工作,縮微拍攝100萬拍珍貴歷史文獻,完成200萬拍歷史文獻縮微膠捲數位化加工的任務,特別要加快《江蘇文化名人資料庫》、《中國近代文獻圖像資料庫》等一批重要的大型資料庫的建庫工作,力爭早日建成具有一定廣度、深度以及較大實用價值的大型文獻信息資源庫《江蘇文化資料庫》;大力推進數字圖書館建設進程,積極參與國家數字圖書館工程項目,努力開發包括資源建設、套用、服務和用戶管理在內的數字圖書館相關技術,創建擁有豐富數位化信息資源和完善服務體系的且具有南京圖書館特色的數字圖書館,使我館數字圖書館建設從數字資源開發的初級階段,進入數字圖書館技術研製階段和綜合發展階段。

5、實施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

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是一項繁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創新工程。在省委、省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江蘇“共享工程”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成為全國“共享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自我館承擔江蘇“共享工程”省級中心重任和“江蘇文化網”運行工作以來,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扎紮實實地向著預定目標推進,創建工作取得一定成績。“十一五”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作為“共享工程”的省級中心,要進一步加大實施工程建設的力度,積極爭取省財政每年增撥200萬元專項經費用於省級中心的數字資源建設和軟硬體技術平台的開發,建設8至10個特色資料庫,每年完成100GB的數字資源加工任務,積極開發“民國系列”、“江蘇戲劇”等品牌數位化產品,力爭到2010年數字資源加工總量達到700GB。要在數字圖書館技術體系框架內,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格式進行網頁和網路資源建設,將建好的數字圖書館資源通過“共享工程”平台為民眾提供文獻信息服務,努力把“江蘇文化網”建設成為實施“共享工程”的重要支撐平台和江蘇文化建設的展示視窗。要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專用衛星通道及光碟、硬碟複製等手段,進一步完善“共享工程”的服務方式,為廣大民眾提供及時、便捷的優秀文化信息服務。要加大對市、縣(市)分中心的指導、監督與技術支持。要積極做好業務培訓工作,努力組建一支高水平的資源建設、軟體開發、網站維護的技術骨幹隊伍,為“共享工程”的順利實施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立足持續發展,著力開拓創新,推進資源建設,擴展服務範圍,為實現到2010年我省文化信息數位化資源成為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庫群的重要組成部分,作出新的貢獻。

6、實現管理體制創新

在“十一五”期間,我們的核心目標就是推進圖書館現代化建設,而創新管理體制是實現這個目標的重要條件之一。要從三個方面來實現管理體制創新,一是繼續深化內部管理體制改革,依據省委省政府的總體部署,在省文化廳的直接指揮下,全面推行館黨委領導下的館長負責制、全員聘任制,建立健全靈活多樣的具有強大激勵作用的分配製度,創造利於人才資源開發的競爭機制,改變單一固定的用人方式,真正做到崗位選擇用人,職工自主競聘的雙向選擇,改革職稱工作,實行評聘分開,建立健全考核評估體系,分階段地獲取最大的體制改革成果,為“十一五”事業快速發展,備足活力;二是努力建立現代圖書館的運行機制,立足整體化建設,構建區域性文獻保障體系,實現文獻資源共建共享;三是勇於探索圖書館系統的體制改革,積極推行多館合作制和分館制,建立多館組成的文獻保障體系,決定聯合體的館藏發展政策、服務制度以及資金、人力的投向,整體規劃,集中建設,追求更大的效益。通過深化改革、不懈地努力,建立起一種與現代圖書館建設和適應時代的管理體制。

7、拓展對外交流的深度和廣度

把南京圖書館建成“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現代化圖書館,必須更多地觀察和了解世界圖書館發展的進程,更好地學習和借鑑先進圖書館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在“十五”期間,我館的國際交流活動逐漸增多,達到28次,並與日本、澳大利亞、德國、韓國以及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圖書館保持友好關係,和境外40多家圖書館建有書刊交換關係,我館對外交流的局面在逐漸打開,擴大了視野與眼界,也提高了我館的知名度。

在“十一五”期間,將從四個方面去拓展對外交流關係。一是擴大交往的範圍,發展與德國等歐美國家圖書館的友好關係,通過參觀考察、學者訪問、交換館員、學習培訓等方式,學習這些國家建設現代化圖書館的寶貴經驗;二是積極參與國際業務與技術的協作活動,像OCLC的合作編目、館際互借等國際性合作項目,目的就是通過參加這些活動來鍛鍊和發展自己;三是繼續擴大國際書刊交換關係,而且這種交換關係不能停留在書刊的層面上,而要把它發展到互通辦館信息的深度;四是組織國際性學術研討會,通過集會廣交朋友,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拓展對外交流關係。也包括發展我館在國內圖書館界的公共關係。

8、充分發揮省館指導職能

在“十一五”期間,要更大地發揮南京圖書館對全省各級公共圖書館的指導作用,一是加強圖書館的業務輔導,努力做好三項工作。重點是幫助和促進基層圖書館的現代化建設,針對文獻信息資源建設、自動化管理、信息技術套用、網路環境下的參考諮詢等一批新的業務問題,通過現場輔導、學習培訓、編制業務指導手冊等方式,深入地開展業務輔導工作,仍要堅持每隔一年舉辦一次大型業務競賽,以競賽的形式促進全省公共圖書館的業務建設。二是加強圖書館的協作協調,江蘇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實施,為全省公共圖書館走上協作協調的發展道路樹立一個良好的開端,在“十一五”期間,大力提倡協作精神,立足於共同發展,積極推動若干聯合行動計畫的實施,具體目標有:建設江蘇省公共圖書館系統網路,開展合作編目,進行資料庫聯合開發,實現區域性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以及電子文獻傳遞服務、館際互借等等,建立具有江蘇特色的區域性文獻信息資源資料庫。

9、構築圖書館專業人才高地

培養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專業技術隊伍和管理人才隊伍,逐步推行職業準入制,加強對崗位需求的調查與分析,有針對性地引進人才,重視對高級人才和複合型人才的培養,力爭使大專以上人才比例達到全體在職員工的90%以上,副高級以上職稱比例達到25%以上,正高職稱比例達4%以上。強化全員培訓制度,以網路信息環境下圖書館員基本素質的培訓為重點,每年舉辦全員培訓1-2次、各類專業技術培訓15-20次。加強對重點崗位人才、研究型人才的培養,設立人才培養基金,採用選派進修、重點培養等方式,培養出5-8名在省內圖書館界知名、2-3名在國內圖書館界知名的學科帶頭人。讓這支發揮著中堅骨幹作用的專業人才隊伍,早日擔當起把南京圖書館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現代化圖書館的重任。

10、提高學術研究能力與水平

確定提高我館學術研究能力與水平的目標,即:在“十一五”期間,通過我們的努力,形成學科研究的強項,催生幾個學科帶頭人,使學術研究成果有顯著增加,逐步彰顯南京圖書館學術研究的能力與水平,提升我館在國內外圖書館界的學術地位。為此:(1)加強學術研究力量,調動一切有能力有潛質的研究人員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特長,確立研究方向,擴大研究範圍;(2)加強對學術研究的規劃和引導,著眼於學術研究能力與水平的提高,制訂切實可行的研究計畫,成梯度地組織課題研究,搞好研究成果發布;(3)建立多方了解學術研究動態的渠道,及時跟蹤世界先進圖書館發展狀況,牢牢把握新領域、新學科的方向,開闊思路,擴大眼界,緊緊跟上現代圖書館前沿的進展。集中力量搞好建館一百周年紀念活動。充分發揮南圖學術委員會的職能,做好館內重大業務問題的論證。完成館級研究課題的申報和學術成果的評審,組織和引導省、部級課題和國家級課題的申報。力爭每兩年申報成功8—10個館級課題,5年申報成功3個省級課題和2個部級或國家級課題。5年內爭取出版5部論著,每年在省級以上正式出版的刊物發表論文60篇,其中國家級刊物上發表論文10篇。初步形成以學術研究帶動業務建設的發展格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