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一[大連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黃一,1964年出生,男,大連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

現任大連理工大學運載工程與力學學部黨委書記、學部學位委員會主任、大連理工大學學位委員會委員、大連理工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博士點點長、船舶製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遼寧省先進船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個人簡歷

1、學習經歷

1982.09-1986.07,大連工學院 船舶與海洋結構設計製造專業 工學士

1986.09-1989.03,大連理工大學 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專業 工學碩士

1989.10-1992.09,日本廣島大學 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 工學博士

2、工作經歷

1989.04-1989.09,大連理工大學船舶工程系 金在律教授助手

1992.10-1995.04,日本廣島大學工學部 助教

1995.05-2000.08,日本廣島大學工學部 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0.09-現在,大連理工大學 教授

2002.07-現在,大連理工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 博士生導師

2004.07-2008.10,大連理工大學船舶工程學院 院長

2007.07-現在,大連理工大學運載工程與力學學部 黨委書記

2001.04-2001.09,日本廣島大學國際協力研究科 訪問教授(日本政府高級人才交流計畫)

其他

1、科研團隊

負責大連理工大學科研創新團隊“海洋工程技術與裝備”建設。

2、主要國際合作網點

日本廣島大學,日本橫濱國立大學,挪威科技大學(NTNU),加拿大紀念大學;日本海事協會(NK),ABS新加坡研發中心;日本海洋科學(株)。

3、基本觀點(部分)

(1)工科研究所要追求的目標應該是可用的技術或產品,學術論文應該是在過程中自然產生的中間成果。

(2)什麼是團隊精神?不是一群人共同完成一件事情,而是你在團隊里做了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

(3)在任何方面,當你感覺最辛苦的時候,也就是你在這個方面進步最快的時候。

社會兼職

主要兼職經歷
1996.04-1999.03,日本超大型浮式結構物設計與建造關鍵技術研究委員會,顧問委員
1996.04-2000.08,日本海上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基地安全運行技術開發委員會,委員
2001.11-現在,艦艇防腐技術專家組 專家
2008.05-現在,海裝預研專家組 專家

研究領域(研究課題)

1、主要研究方向
(1)船舶與海洋結構物結構分析與環境強度
(2)船舶與海洋工程腐蝕防護
(3)船體結構損傷演變機理與全壽命期安全管理
(4)海洋平台結構損傷演變機理與全壽命期安全管理
(5)海底管道損傷與完整性管理
(6)深海災害性海洋環境要素適應型新概念海洋結構物
2、主要科研項目經歷
(1)“船舶與海洋結構物全壽命期長效防腐蝕關鍵技術研究”,2005-200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2)“海洋工程防腐系統數值模擬最佳化設計技術”,2007-2010,“863計畫”課題;
(3)“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設計與建造關鍵技術”,2007-2010,“863計畫”項目子課題;
(4)“深水頂張緊式立管(TTR)設計與安裝關鍵技術研究與軟體開發”,2008-2010,“863計畫”項目子課題;
(5)“深水半潛式鑽井船”防腐系統最佳化設計技術,2008-2010,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子課題;
(6)“300英尺自升式鑽井平台載荷與結構強度分析”,2009-2010,大連船舶重工海洋平台設計項目;
(7)“荔灣3-1氣田腐蝕監測與與防腐系統設計”,2011-2015,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子課題;
(8)“深水半潛式起重鋪管船全壽命腐蝕監測和控制系統研究”,2011-2015,國家重大專項子課題;
(9)“深海環境長期作用下平台結構的累積損傷機理”,2011-2015,“973計畫”課題;
(10)“海洋工程腐蝕防護關鍵技術”,2011-2014,工信部高技術船舶科研項目;
(11)“海底管道外腐蝕評估技術與預防措施研究”,2011-2014,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
(12)“導管架外加電流陰極保護技術”,2011-2014,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
(13)“深海災害性海洋環境要素適應性海洋油氣開發作業支撐系統”,2011年4月-,自主研究;
(14)“高性能新型FPSO、FDPSO”

碩博研究方向

(1)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環境強度;
(2)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環境損傷機理與全壽命期安全控制;
(3)深海與極區災害性海洋環境要素適應型海洋結構物。

出版著作和論文

近5年來,與指導的學生合作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

工作成果(獎勵、專利等)

(1)圍繞“深海災害性海洋環境要素適應型海洋油氣開發作業支撐系統”,申請並公開國家發明專利10項,其中或授權4項;(2)圍繞“高性能新型FPSO、FDPSO”,申請並公開國家發明專利4項,申請PCT4項。

在讀學生人數研究生培養情況

1、碩士生指導教師團隊
教授1名,副教授2名,高級工程師1名,講師5名。
2、博士生
畢業博士生7名,在讀博士生9名。
3、碩士生
畢業碩士生105名,在讀碩士生48名。,2011年5月-,自主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