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將起源地陳列館

麻將起源地陳列館

據海外文化專家學者通過多年的學術研究和考證:風靡世界的麻將文化起源於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啟航地寧波,發明人為清代人陳魚門(1817年 -1878年)。因此,浙江寧波天一閣景區當地在陳氏宗祠古建築內設立了“麻將起源地陳列館”。據考證,清代寧波人陳魚門發明了麻將並籍此傳入外國,麻將最早傳入美國、日本等地也十分流行,有關資料表示,麻將做為自清代至今全球最受歡迎的民間娛樂項目之一。

簡介

麻將起源地陳列館麻將起源地陳列館

麻將起源地陳列館坐落在中國浙江省寧波鎮海的天一閣景區內,陳列展覽區占地面積1000餘平方米,,它以麻將的發展史為線索,考證了陳魚門先生的生平、中國博戲的發展史、麻將的產生演變史,並從寧波的方言、航海術語等方面佐證了麻將與寧波千絲萬縷的聯繫,是中國首家以麻將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

詩人徐志摩說:“麻雀牌是一種手腦耳目的愉悅。”深愛麻將且在牌桌上運子如飛的徐先生,對麻將的功用是有深刻體會的。麻將的造型完全符合黃金分割,還有各式各樣的美術字型圖案、絢麗多姿的色彩。一些麻將雕刻細緻、用料講究,簡直就是一件藝術品。在寧波的麻將博物館中就有大量麻將精品,玉石的、純金的都有。

場館溯源

麻將起源地陳列館位於麻將發明人陳魚門(字政鑰)家族宗祠內,寧波人陳魚門世居寧波,與達官貴人(包括洋人)相周鏇以玩紙牌為樂。紙牌為一種古老博戲,源於唐代,稱葉子,明時稱馬吊。清乾隆後,馬吊又演變成默和牌和碰和牌。陳魚門精通紙牌的博戲之道,感到紙牌有諸多不便,於同治三年(1864年)改為竹骨,又將紙牌的內容加以改進,於是形成一種新的牌戲——麻將。由馬吊牌、骰子和宋代三十二張宣和牌化合而成,它的整合、流傳、發展都和寧波息息相關。“麻將”兩個字就源自寧波方言的“麻雀”,“和”、“停”、“嵌”、“朋”、“相公”、“搓”等麻將桌上的術語也都是從寧波方言演變而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