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景民族工業園

麗景民族工業園

麗景民族工業園(全稱為浙江省麗水經濟開發區景寧民族工業園區),位於麗水經濟開發區規劃範圍麗水城南七百秧區塊內,該園區占地4平方公里,其戰略定位為:國家少數民族地區異地扶貧開發試驗區、中國少數民族工業城、金衢麗產業帶特色製造業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裡生態環境良好,交通區位條件優越,城市基礎設施完善配套,政策優勢明顯,是理想的投資創業“窪地”。

基本信息

園區介紹

麗景民族工業園麗景民族工業園
麗景民族工業園管委會內設綜合辦公室、經濟發展處(招商處)、建設規劃處、社會發展處、計畫財務處、公安分局、國土資源分局、國稅分局、地稅分局、工商分局等機構。為入園企業提供一條龍服務,竭誠歡迎國內外客商前來考察觀光,投資興業,共創輝煌。

工程建設

該園區占地4平方公里,工期6年,總投資30億元。一期開發1600畝,時間一年,土地徵用費6000萬元。到2015年,該園區的工業產值將占景寧縣工業產值的70%。
2009年4月15日晚,《麗水經濟開發區景寧民族工業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初稿)研討會在麗水市景寧民族工業園會議室召開。會議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分析判斷形勢,為謀劃部署工業園區發展展開討論。會議由景寧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郭海光主持,景寧縣委副書記、縣長鍾昌明,景寧縣委常委、副縣長姚昭暉參加研討會。
為加快推進麗水經濟開發區景寧開發區塊建設,工業園控制性詳細規劃於3月24日委託浙江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三所進行修編,詳規將在規劃理念、發展戰略、產業定位、用地布局等方面予以規劃,明確各項控制性指標,具體指導工業園開發建設工作。
會上,該院規劃三所項目組對景寧民族工業園區規劃初期成果進行了介紹。詳細分析了景寧民族工業園發展戰略與規劃背景研究、項目現狀、發展定位及幾套方案比選,闡述了用地規劃、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地塊控制等10項內容,並提出了相關的規劃建議和構想。
在聽取了編制情況介紹後,參會領導和人員就麗景民族工業園規劃編制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提出了許多指導性意見和建議。縣長鍾昌明指出,控制性詳細規劃將是一個指導工業園開發建設的綱領性檔案,關係到建設成本和發展方向,必須要有很強的科學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要求編制單位,一是要進一步拓寬思路,深化層次,準確定位;二是要慎重規劃好區內布局,體現畲族特色,配套功能服務設施齊全;三是要多做幾套規劃方案,多層次多角度加以比選,儘量使規劃做到開發成本最小化,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四是要充分發揮景寧特殊民族政策的優勢,結合經濟走勢和周邊大環境,科學確定產業定位,確保把民族工業園建成景寧縣域經濟的主戰場,加快產業發展的主陣地。
此次研討會為工業園開發建設開拓了視野,為工業園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確定了方向,也為下一步又快又好開發建設民族工業園奠定了基礎。

機構簡介

一、主要職責

麗景民族工業園麗景民族工業園
(一)負責貫徹落實上級黨委、政府的方針政策,代表縣委對民族工業園實施黨的領導和監督。
(二)負責制定民族工業園的政策和行政管理細則,具體負責民族工業園的各項行政管理事務。
(三)負責制定和實施民族工業園各項規劃,包括民族工業園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建設規劃等,履行民族工業園規劃管理職能。
(四)負責民族工業園內的財政稅收。
(五)負責民族工業園內的土地管理及開發利用,負責民族工業園的環境保護和市場建設。
(六)負責民族工業園內各項基礎設施、公共設施的建設和管理。
(七)負責民族工業園內招商引資工作,在規定許可權內審批和審核民族工業園內的投資項目。
(八)負責民族工業園內的項目技改審核、企業服務和管理。
(九)負責管理民族工業園的進出口貿易和其他商務活動。
(十)負責民族工業園的公共衛生、計畫生育、社會治安、勞動、社會保障等社會公共事業管理。
(十一)負責指導和協調有關部門設在民族工業園內的派駐機構的工作。
(十二)負責處理民族工業園的涉外事務。
(十三)負責完成縣委、縣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
二、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景寧民族工業園管委會內設6個副科級工作機構:
(一)管委會辦公室(黨工委辦公室)
負責黨政機關行政事務工作的組織協調;負責機關人事、後勤、文秘、組織、宣傳、檔案、信息、信訪、保密、會務、接待等各項工作;指導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工作。
(二)經濟發展處(招商處)
負責制定和實施工業園經濟發展規劃、產業規劃、招商計畫;負責制定工業園產業扶持政策、技改獎勵政策;按許可權審批、申報各類投資項目和技改項目;負責工業園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招商引資、投資諮詢、項目洽談、簽約等組織工作;負責做好籤約項目的後期服務;負責企業管理、工業統計、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等工作。負責建設項目的B類(輕污染)、C類(輕微污染)環評審批和批後管理,協助市、縣環保部門做好工業園建設項目A類(重污染)環評審批和環境保護工作。負責工業園內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三)土地管理處(掛縣國土資源局民族工業園分局牌子)
協助縣國土資源部門做好工業園內的土地規劃、土地利用年度計畫的編制實施;承擔園內耕地與基本農田保護工作;負責工業園建設項目用地的預審,農用地轉用材料、建設項目供地材料的編制和審查,承擔土地批後管理;編制工業園土地徵收方案和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承擔園內土地徵收和集體土地上的房屋拆遷安置的具體工作;負責園內農民私人建房用地的受理、審查;受縣國土資源局委託審批二公頃以下的臨時用地;協助做好土地收購儲備工作;負責編制經營性用地和工業用地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方案,經縣政府批准後受縣國土資源局委託組織實施;負責園內土地調查、土地權屬認定和糾紛調處;負責園內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和國土資源信訪工作;負責做好園內礦產資源管理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責園內國土資源管理綜合統計工作。
(四)建設規劃處(掛縣建設局民族工業園分局牌子)
負責擬制和實施民族工業園總體規劃、建設規劃及其規劃管理;負責工業園內基礎設施建設計畫的制定和市政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管理;負責市容市貌的管理;負責工業園城建監察執法;負責工業園建築市場管理(不含圖審);負責園內建設工程報建、施工許可、竣工備案管理;負責園內建築施工、安裝、勘測、設計監理及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的初審;負責園內房地產業(不含產權、產籍管理)、房地產市場、物業和房屋拆遷管理。
(五)計畫財務處
負責編制並實施工業園財政預決算。具體負責工業園內的資金籌措、調度,協助收取土地出讓金,做好工業園區的會計核算工作,管理各項財政收支;指導工業園企業財務工作,審核兌付企業扶持資金,為工業園企業提供財政政策諮詢服務;負責工業園基本建設項目的財務管理,強化財政監督。
(六)社會發展處(掛縣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民族工業園分局牌子)編制實施民族工業園社會事業發展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畫;負責民族工業園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教育、文化、衛生、體育、人武、民政、人口與計畫生育以及進園項目投產後的保障服務工作;負責工業園內的勞動監察、用工管理和社會保障服務工作。

綜合優勢

政治優勢:景寧畲族自治縣地處浙西南邊陲,是全國唯一的畲族自治縣和華東地區(六省一市)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為了扶持景寧畲族自治縣經濟社會發展,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志在浙江任職期間,親自倡導加大力度扶持景寧加快發展,並兩次作出專題批示,要求畲鄉景寧要努力“跟上時代的步伐”。浙江省委書記趙洪祝把景寧作為自己的聯繫點,在他們的關懷下,省委省政府出台了《關於扶持景寧畲族自治縣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浙委[2008]53號)檔案,從基礎設施建設、特色產業發展、社會事業發展、財政支持、組織領導等方面制定了專門的扶持措施。為貫徹落實浙江省委、省政府對景寧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部署和扶持政策,麗水市委、市政府決定在麗水經濟開發區規劃範圍內劃出4平方公里的區塊,作為景寧經濟建設的“飛地”。通過異地開發,走開放式扶持路子,以實現浙江省委、省政府扶持景寧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戰略目標。
政策優勢:麗景民族工業園是國家民委扶貧開發試驗區,享受國家關於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享受國家、省對欠發達地區的扶持政策。入園新辦工業企業,從第一次銷售日起三至五年內,由財政按企業實際繳納增值稅的15—25%安排企業發展資金,同時給予免徵屬於地方部分企業所得稅五年,用於扶持企業擴大生產。土地供應實行差別地價政策,對於大型投資企業我們將實行“一企一策”。我們建立商貿信息服務中心,著力推進和培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總部經濟。支持重點商貿流通企業和物流企業發展,優先安排倉儲配送用地。對於新辦的商貿企業自發生銷售之日起五年內,由財政部門按企業實際繳納增值稅的20%安排企業扶持資金。主營業務收入為繳納營業稅的企業,年繳納營業稅在200萬元以下按25%的比例安排;年繳納營業稅超過200萬元以上至500萬元部分按35%的比例安排;年度繳納營業稅超過500萬元以上部分按45%的比例安排企業扶持資金。還有其他更多的優惠政策請諮詢招商熱線。
區位優勢:一是交通區位條件優越(附交通區點陣圖)。金麗溫高速公路、麗龍高速公路在園區東南側相接,高速出口距園區約1公里,53省道穿越整個園區,50省道貫穿南城西側,330國道從園區東側通過。二是易於接受城市經濟文化輻射。麗景民族工業園位於麗水市南城中心城區,可以充分接受城區和麗水經濟開發區的產業經濟輻射,共享麗水經濟開發區文化、教育、醫療、商貿等配套服務。三是城市基礎設施完善。麗景民族工業園周邊建有水廠、污水處理廠、熱電廠、220kV變電所、通信樞紐中心、垃圾處理廠和填埋場,可為園區提供良好的配套基礎設施。
服務優勢:麗景民族工業園具有自行管理、審批的許可權,可以為企業投資發展提供優質的服務和簡便的辦事程式。一是遵循“特事特辦、馬上就辦”的原則,簡化企業的審批程式。二是成立投資項目審批服務機構,對落戶園區的企業,統一由園區投資項目審批服務機構免費代辦,並確定專人全程跟蹤服務。三是建立政府與金融機構的溝通協調機制,搭建銀企對接合作平台,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力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