麈柄

語出:宋曾鞏《東軒小飲呈坐中》詩:“談劇清風生鏖柄,氣酣落日解帶鐶。”宋葉適《贈鄭秀才》詩:“藝圃筆鋒掃,侯門麈柄揮。何慚素車集,迴繞絳旌飛。”

基本信息

簡介

麈柄:
麈尾的柄。借指麈尾,就是古人閒談時執以驅蟲、撣塵的一種工具。在細長的木條兩邊及上端插設獸毛或直接讓獸毛垂露外面類似馬尾松。因古代傳說麈遷徙時以前麈之尾為方向標誌故稱。後古人清談時必執麈尾相沿成習為名流雅器不談時亦常執在手。
曾鞏 《東軒小飲呈坐中》詩:“談劇清風生鏖柄,氣酣落日解帶環。” 宋 葉適 《贈鄭秀才》詩:“藝圃筆鋒掃,侯門麈柄揮。何慚素車集,迴繞絳旌飛。”
古代小說中,麈柄也是暗指男子陽具的代名詞。《燈草和尚》中,就用麈柄代指陽具。
……夫人大驚道:”原來是個神仙,這小和尚想是神仙送與我受用的。”
問小和尚,道:”你可有撒水的東西麽?”
小和尚掀開裙子道:”有的。”
夫人一看,只有燈草粗細,笑道:”不濟事!不濟事!我家老爺六寸長的麈柄,又極粗大,尚不濟事,你這些些兒何用?”
節選《燈草和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