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龍街道

鹽龍街道

鹽龍街道位於鹽都區西側,是鹽城市首批國家級高新區,總規劃面積116平方公里,包括45平方公里高新產業區,46平安公里融合發展區、25平方公里生態涵養區。

基本信息

街道概況

高新區城市規劃 高新區城市規劃

鹽龍街道隸屬於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又稱鹽城市高新技術產業區(鹽都西區),籌建於2004年5月,成立於2006年3月,2006年7月,被市委、市政府確定為鹽城市高新技術產業區。2010年8月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實施行政區劃調整,將龍岡鎮的丁晏居委會,郭猛鎮的喬莊、黃劉2個居委會和吳徐、大李2個村委會劃出,與原潘黃鎮的方向、益民、孫吳、健仁、古亭、躍馬6個居委會和北港、先鋒、合心、蟒南4個村委會區域合併,設立鹽龍街道辦事處。

2015年2月5日由國務院批准升格為國家高新區。街道行政區域面積52.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657公頃,下轄6個村、9個居委會,總人口50096人。

歷史沿革

1946年4月,為鹽城縣潘黃區,分屬劍仁鄉、岡中鄉和新民鄉一部分

1957年撤區並鄉時,名為馬溝鄉

1958年9月潘黃鄉、馬溝鄉組成潘黃人民公社

1960年3月潘黃人民公社劃為潘黃、馬溝人民公社

1983年體制改革時,改名馬溝鄉

2001年6月潘黃、馬溝兩鎮合併組建成新的潘黃鎮

2006年3月成立鹽城市高新技術產業區,掛牌成立西區管委會

2010年8月設立鹽龍街道辦事處

2012年11月江蘇省政府批准為江蘇省鹽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015年2月5日由國務院批准升格為國家高新區

交通物流

地理位置獨特。距鹽城市中心8公里。隨著蘇通大橋的開通,鹽城到上海的車程只需要2個小時,鹽城已融入長三角經濟圈。沿海高速、寧靖鹽高速公路和鹽徐高速環繞高鹽 龍街道新區左右,公路交通通暢順達。距離鹽城南洋國際機場20公里,可搭乘到北京、廣州、溫州和韓國首爾等航線。高新區距新長鐵路13.5公里,新長鐵路北與隴海線接軌,南與滬寧、宣杭線相連。高新區距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擁有2個萬噸級碼頭的大豐港只有50公里。蟒蛇河和岡溝河等內河航道貫穿境內,西接京杭大運河,南接長江,區位優勢明顯。

發展規劃

規劃科學前瞻。堅持“建區”與“造城”並重的原則,立足打造蘇北、蘇中一流高新園區的要求,委託上海同濟大學規劃設計院,按照“高”、“新”的要求,修編和完善了45平方公里總體規劃、20平方公里控制規劃和5平方公里詳細規劃,確保園區規劃50年不落後。在園區規劃上,依據項目功能特性及用途分區,科學進行空間布局,圍繞電子信息、高精機電、食品醫藥、新能源和新材料等四大產業招大引強,以產業集群發展、行業配套齊全、商務環境適宜等後發優勢,提升園區的核心競爭力。

基礎設施

鹽城高新區(鹽龍街道)基礎設施完善。高新區堅持高起點規劃、高速度建設、高效率服務,全面啟動基礎設施建設。按照45平方公里主幹道“四縱四橫”、次幹道“八縱八橫”的道路網路規劃,投資10億元新建道路24公里、鋪設500mm自來水管道25公里、供熱管道8公里。目前,總投資6億元的世紀大道延伸拓寬工程、總投資1億元的變電所、總投資1000萬美元的污水處理工程及投資4000萬元的道路綠化工程正在緊張施工之中。

重點企業

國家能源海上風電研發中心、華銳風電、秦川工具機、銳畢利通訊電子、重慶啤酒集團鹽城有限公司等。

至目前,已先後引進億元以上項目86個,60億元以上特大項目1個,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8個,5億元以上項目21個,實際完成投資154.5億元,外資項目26個,協定利用外資4.35億美元,累計到賬外資1.45億美元。今年1-10月份,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6.9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5.5億元,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98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2億元,註冊外資實際到賬4219萬美元,主要經濟指標均達逾時序進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