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琥珀糖

鹹陽琥珀糖

鹹陽琥珀糖以陝北優質小米和關中優質大麥,以及商洛核桃、陳倉核桃仁為主要原料。小米經麥芽催化熬制的飴糖,另加白糖、核桃仁、生薑粉、陳皮、桂皮等輔料,並加冰鹼與酥鬆劑,精細加工製成。其成品黃白相間,形如虎紋,更似琥珀,甘甜清爽,香酥可口,舌齒生津。且具有潤喉滋肺,化痰止咳,健脾開胃,溫中散寒的食療功效,是一種高級營養滋補保健食品。對一些慢性病人有一定療效,尤其是老年人和腦力勞動者的最佳營養補品。是頗受各界人士歡迎的傳統名特食品。

基本內容

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二批省級保護項目名錄

一、以小米加大麥芽為主料製成飴糖,將生薑、陳皮、桔梗、桂皮等碾製成粉做成輔料。

..

二、在飴糖加熱完全化開後,加入適量鹼使糖發起後加入核桃仁和調料粉。
三、從鍋里將熬制好的琥珀糖起出放在案板上攤平,用桿技扦、用扳子拍至2個3分厚然後用大鍘刀切成薄片。

琥珀糖,又叫虎皮糖、虎皮夾心糖,簡稱皮糖。它是鹹陽和陝西的名特食品。曾為宮廷貢品,享譽古今,馳名三秦,稱著九州。鹹陽琥珀糖,歷史悠久。相傳始於明末清初,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幾百年來不斷發展捉高,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清代後期,鹹陽一帶製作此糖的店家多達30餘戶,而以潘家巷(今法院街)一位張氏店坊最為出名。這位張氏店主,外號叫“會會子”張三。他沿用祖傳技藝,選料嚴格,製作考究,精益求精,制出的虎皮糖,超群出眾。其包裝也十分精細,內墊油紙,外包白紙,紅紙標籤,上書“加料皮糖”宇樣。由於質量好,生意興隆,暢銷本省和山西、河南、甘肅等省、市、區。清代中期已成為鹹陽名產,並每歲向朝廷進貢。鹹陽張氏虎皮糖,顏色金黃,光潔晶瑩,香甜清脆,酥軟可口,嚼不粘牙,食不折嘴。清乾隆皇帝,常以此糖作為“夜點”,並賞賜身邊妃子宮女,讚不絕口。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之役,慈禧太后挾光緒皇帝逃往西安避難。一日,在去扶風法門寺降香回歸時,途經鹹陽,因外感風寒,咳嗽不止。鹹陽知縣敬獻虎皮糖,慈禧食後,頓覺病情好轉。病癒後,傳旨送來鹹陽虎皮糖,仔細凝視,見其糖色金黃,內含核桃仁,奶白如玉,酷似琥珀,遂命將此糖改名為“琥珀糖”。從此,鹹陽琥珀糖更加名聲遠播,其名一直沿用至今。鹹陽琥珀糖以陝北優質小米和關中優質大麥,以及商洛核桃、陳倉核桃仁為主要原料。小米經麥芽催化熬制的飴糖,另加白糖、

..

核桃仁、生薑粉、陳皮、桂皮等輔料,並加冰鹼與酥鬆劑,精細加工製成。其成品黃白相間,形如虎紋,更似琥珀,甘甜清爽,香酥可口,舌齒生津。且具有潤喉滋肺,化痰止咳,健脾開胃,溫中散寒的食療功效,是一種高級營養滋補保健食品。對一些慢性病人有一定療效,尤其是老年人和腦力勞動者的最佳營養補品。是頗受各界人士歡迎的傳統名特食品。
鹹陽琥珀糖,目前主要由鹹陽龍城實業開發有限公司生產。只要下功夫改進包裝,完全可以打入國際市場。

歷史淵源

傳說秦始皇的時候,呂不韋研製出來琥珀糖,為秦始皇母親治療氣管炎,後世延用下來。文學記載從清朝的時候,鹹陽城內法院街有魏家、王家,儀鳳西街有藍家以及城外的張家最為著名,曾在陝西譽滿三秦。

基本特徵

魏家琥珀糖,色澤白黃,香酥爽口。

相關器具與製品

鐵鍋、木棍(熬制攪糖用)、扇板(熬制琥珀糖)。

主要價值

做為一種食品,既有食品的食用價值,又有藥用價值。琥珀糖有潤喉,止咳、消痰、溫中化食的作用。對咳嗽,喉痛和消化不良等病有治療作用。

傳承譜系

魏家、張家、王家、藍家等世代相傳至1954年統購統銷政策實行,原料沒有後,經營逐漸縮少至最後歇業。改革開放後,琥珀糖家庭作坊才又復甦。

瀕危狀況

1954年國家統購統銷的政策實行,原料沒有後,琥珀糖經營縮小至歇業。改革開放後,琥珀糖的家庭作坊才又復甦,受市場經濟和工業化影響,鹹陽琥珀糖淡出人們的視野,琥珀糖製作藝人相繼辭世。

保護計畫

已採取的保護措施:
1、以音像形式對琥珀糖的製作工藝、傳承人記載。

..

2、對琥珀糖現有的藝人登記、造冊、建立檔案等。
3、正與有關的食品加工企業協商,力圖將其推入市場加以保護。
內容保護:琥珀糖的製作工藝。
十年保護目標:將琥珀糖重新推入市場,恢復其當年的盛景。

保護措施:

1、尋找現存的傳承人,對琥珀糖的作坊式製作工藝加以保護。
2、與有關食品企業聯繫、磋商為琥珀糖的工業化生產奠定基礎。
建立機制:長效保護機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