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水小瓜蟲

鹹水小瓜蟲

海水小瓜蟲(Ichthyophthirius marinus),又叫刺激隱核蟲(Cryptocaryon irritans Brown),為同物異名。屬原生動物門、纖毛海水小瓜蟲(Ichthyophthirius marinus),又叫刺激隱核蟲(Cryptocaryon irritans Brown),為同物異名。屬原生動物門、纖毛亞門、寡膜纖毛綱、膜口亞綱、膜口目、凹口科、隱核蟲屬亞門。

該蟲寄生在海水魚的軀幹、頭、鰭、鰓、口腔等處,形成小白點,症狀與淡水魚的小瓜蟲病相似。其與多子小瓜蟲的主要區別是後者的大核由4~8個卵圓形團塊連成念珠狀,作“U”字形排列。

海水魚小瓜蟲病的治療方法:

①全池遍灑醋酸銅,使池水成0.3ppm濃度。

②全池遍灑福馬林使池水成25ppm濃度,第二天換去一半水後,再施藥1次。

③用辣椒粉和鮮生薑:第一天用辣椒粉1g/m水,煮沸後全池潑灑,第二天再用鮮生薑2.6g/m水,加上辣椒粉0.5g/m水,混合煮沸,潑灑,使池水達到上述要求的濃度,有明顯的療效。

注意:在治療的同時,必須將養魚的水槽、工具進行洗刷和消毒,否則附在上面的胞囊又可再感染魚。切忌使用硫酸銅或硫酸銅與硫酸亞鐵合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