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味蒜米

鹹味蒜米

鹹味蒜米製作工藝流程是選料→分瓣→浸泡→去皮→漂洗→分級→燙漂→冷卻→漂洗→醃漬→整理→配湯→裝桶→成品。

做法

大蒜加工成鹹味蒜米,設備簡單,經濟效益顯著,在國際市場上頗為暢銷。
一、工藝流程
選料→分瓣→浸泡→去皮→漂洗→分級→燙漂→冷卻→漂洗→醃漬→整理→配湯→裝桶→成品。
二、操作方法
1、選種。大蒜要求成熟、乾燥、清潔、有完整外皮,無蟲蛀、無霉爛,剔除個頭過小和獨頭蒜。
2、分瓣、浸泡。人工分瓣,剔除蒜桿和外皮,保留內皮,用清水浸泡12小時,適時換水。
3、去皮。除去蒜蒂、內皮和附在蒜頭上的透明蒜膜,不要傷及蒜肉。然後漂洗乾淨。
4、分級。按蒜瓣大小,一級為每公斤230—300粒,二級每公斤300-450粒,三級每公斤450-600粒。
5、燙漂、冷卻。燙漂液的配方為:清水100公斤,檸檬酸50克,明礬15-100克。液溫95℃。燙漂時間過長或過短,都將影響產品的綠色、光澤和脆度,應以蒜蒂處停止冒小氣泡為宜。蒜瓣燙漂好立即出鍋倒入清水中冷卻、漂洗(要冷透)。
6、醃漬。將漂洗好的蒜瓣撈起瀝乾,先用波美7度的鹽水醃清24小時,再加鹽水將濃度調至11波美度,醃漬24小時。再加鹽,將鹽水濃度調至波美15度,醃漬48小時。最後加鹽將濃度調到22波美度,醃漬沙不少於15天。其間,當鹽水濃度降低時應及時加鹽,保持穩定濃度。
7、整理。蒜瓣出缸後,剔除變色、蟲斑、傷疤等蒜瓣,除盡殘餘蒜蒂和內皮、蒜膜。
8、配湯、裝桶(袋)。先配製濃度為28波美度的鹽水,煮沸後過濾冷卻,加入0.35%檸檬酸、0.05%六偏磷酸鈉和0.03%明礬,使湯液PH值為2.5-3。裝桶(袋)時先將蒜瓣分級定量裝入桶(袋)後,再將湯液注入,密封,即為蒜米成品。
9、成品標準。白色或乳白色,有光澤感,鹽水透明,允許有少量不引起混濁的蒜肉碎屑;蒜米脆嫩,有“咬勁”;無異味;顆粒完整。

相關連線

飲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