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鷚

鵲鷚

鵲鷚是Magpie-lark的中文名,屬於鳥類科中的一類,食以昆蟲和蝸牛,以繁殖時期的叫聲而出名。

基本信息

鵲鷚鵲鷚

【學名】

Grallina cyanoleuca
中文名鵲鷚
英文名Magpie-lark
【體長】26-30cm

【描述】

易於辨認的黑白相間的鳥類,羽色略似鍾鵲而體型小。雄鳥與雌鳥均為黑白相間,但是面部黑白紋路不同,幼鳥的紋路則介於雌雄鳥之間。腿較長,善於在陸地上奔跑。雖然可以在幾乎任何棲息地見到,但尤其喜歡在近水地區活動,捕食陸地上或淺水中的昆蟲、蝸牛等無脊椎動物。
【叫聲】繁殖期有二重唱,一隻鳥發出刺耳的“knee-deep”聲,另一隻鳥回應“tee-o-weepee-o-wit”,同時,翅膀和尾羽有節律的展開。
【分布】分布幾乎遍及澳洲各地以及臨近島嶼,並可見於紐幾內亞南部和蒂汶島,在野外和城鎮都能見到。
【繁殖】通常繁殖於8-2月,在內陸則繁殖於雨後。鵲鷚以在水平的樹枝上建造碗型的泥巢而著稱,是澳洲3種營造碗型泥巢的鳥之一。在巢中墊以草和羽毛等,產卵3-5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