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嘴花

鴨嘴花

鴨嘴花為爵床科常綠灌木,葉對生、長卵形。花形似鴨嘴,花瓣白色,內瓣著生紫紅色條紋,是美麗的室內觀賞花卉。花期春、夏季。原產亞洲熱帶,性喜溫暖、濕潤環境,適生溫度15℃至30℃,宜於在微酸性沙壤土中生長,扦插、播種繁殖。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鴨嘴花

種拉丁名:AdhatodavasicaNees

科中文名:爵床科

鴨嘴花鴨嘴花

科拉丁名:Acanthaceae

屬中文名:鴨嘴花屬

屬拉丁名:Adhatoda

別名:大駁骨、大駁骨消、牛舌蘭、龍頭草、大葉駁骨蘭、大接骨

來源:爵床科鴨嘴花屬植物鴨嘴花AdhatodavasicaNees,以全株入藥。全年可采。多鮮用或洗淨曬乾。

形態特徵

灌木,高達3米,嫩枝具軟毛,莖節膨大。葉對生,卵狀披針形,端尖,長8-15厘米,葉柄短,葉面平滑,鮮綠色,葉背淡綠色,有軟毛,全緣。穗狀花序頂生或近頂部腋生,長5-7厘米;苞片橢圓形至廣卵形,長1.5-2.0厘米,小苞片披針形,稍短於苞片;花冠白色有紫紋,長約2.5厘米,外有短柔毛,5裂,二唇形,花冠筒稍短於裂片,上唇2裂,下唇較寬呈3裂。花期7月。

生長習性

鴨嘴花鴨嘴花

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較耐陰,在直射光下葉片易灼焦,喜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播種、分株及扦插法繁殖。扦插宜在5—6月份進行,分株在春季進行。生長期間放置半陰處,並注意保持土壤和空氣濕度。越冬溫度應在8℃以上。有蚜蟲介殼蟲危害。繁殖:主要以扦插繁殖為主,也可用分株和播種法繁殖。生長期間需常澆水,保持盆土濕潤。每半月施薄肥一次,以氮肥為主。花謝後,要及時剪除殘花。

分布

國內分布

產廣東、廣西、海南、澳門、香港、雲南,上海栽培

國外分布

分布於亞洲東南部,如印度

用藥

性味歸經:苦、辛,溫。
功能主治:祛風活血,散瘀止痛,接骨。用於骨折,扭傷,風濕關節痛,腰痛。
用法用量:3~5錢;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園林用途

盆栽觀賞,南方暖地可作庭園綠籬栽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