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譜[清代文學作品]

鴛鴦譜[清代文學作品]

《鴛鴦譜》是《悅容編》一卷,是一篇文言文章。作者是清·衛泳撰。

概述:

衛泳,字永叔,號懶仙,清初江蘇蘇州人。與弟皆有文名,時稱雙珠。作者於書中自序謂大丈夫“滿腔真情”,倘不能“付之名節事功”,則不得不寄情於“尤物”。“悅容者寄也,編《悅容》者寄所寄也。”書中內容以女子容貌為核心,分《隨緣》、《葺居》、《修飾》、《選侍》、《雅供》、《博古》、《尋真》、《及時》、《晤對》、《鍾情》、《藉資》、《招隱》、《達觀》諸題予以評論。如《晤對》云:“焚香啜茗清談心賞者為上,諧謔角妓攜手閒玩為次,酌酒脯餚沉酣潦倒為下。”楊復吉跋謂衛泳“吳中韻士,順治甲午歲,嘗選刊《古文冰雪攜》,皆幽奇蒼古,味在鹹酸之外者”。移之本書,誠可謂也。是書現有《綠窗女史》、《昭代叢書》諸本。今據《香艷叢書》本整理。〖質量〗二三校。

正文:

情之一字,可以生而死,可以死而生。故凡忠臣孝子,義士節婦,莫非大有情人。顧丈夫不遇知己,滿腔真情,欲付之名節事功而無所用,不得不鍾情於尤物,以寄其牢騷憤懣之懷。至婦人女子一段,不可磨滅之真,亦文之以色事人一道。昔云:士為知己死,女為悅己容。每感斯言,大抵女子好醜無定容,惟人取悅,悅之至而容亦至。眾人亦收國士之享,雖然,悅容者寄也,編悅容者寄所寄也。使索我以真,則余且為扁舟五湖人矣,豈獨向空山續禪火哉?夫不身履其境而摹其事,調停愛護,款則欲周,詞旨欲暢,設非曲解其情,了不可得。正如高唐一夢,想像自真,然猶不敢自匿。用以公之好事,為閨中清玩之秘書,以見人生樂事,不必諱言帷房。庶女子有情,不致埋沒云爾。

◇隨緣

天地清淑之氣,金莖玉露,萃為閨房。遇之者若前世,若夢中。瑟鳴鐵躍,劍合龍飛,一切關河歲月,都不能間隔。然非奇緣不遇,必欲得此麗容,而後加意,是猶謂秦漢以後無文,唐以外無詩也。要以隨其所遇,近而取之,則有其樂而無其累。如面皆芙蓉,何必文君。眉皆遠山,何必合德。口皆櫻桃,何必樊素。腰皆楊柳,何必小蠻。足皆金蓮,何必潘妃。歌即念奴,笑即褒姒,顰即西子,點額即壽陽。肥者不失其為阿環,瘦者不失為飛燕,奇醜不失為無鹽。當其怨,出塞之明妃也。當其恨,長門之阿嬌也。當其雲雨,巫山之神女也。他如稍識數字,堪充柳絮高才,略減妒心,已有小星遺意。無才便為德,大貞出於淫。皆當棄短取長,安知不買骨致馬,而天龍降於好畫者哉?閨閣之事古來不廢,則知婚姻非假。第緣自為之合,非可強為,則雖人而實天也。隨之一字大有理解。

【千金買骨:戰國時,燕國昭王繼承王位。他打算招納賢士興振邦。他問郭隗:“你看如何才能找到有才能的人?”郭隗說:“讓我給您講個故事。”從前,有個國君願用千金買一匹良馬。可是三年過去,無人入宮獻馬。後來一位侍臣帶了千金去尋求良馬。他花了千金買回來的竟是一副良馬骨頭。侍臣說:“這樣,才表明國君尋求良馬的誠意!”接著,郭隗說:“大王招賢納士,不妨從我開始。”燕昭王當即重用郭隗。果然,天下賢士雲集燕京。成語“千金買骨”形容迫切招聘天下賢人。】

◇葺居

美人所居,如種花之檻,插枝之瓶。沉香亭北,百寶欄中,自是天葩故居。儒生寒士,縱無金屋以貯,亦須為美人營一靚妝地,或高樓,或曲房,或別館村莊。清楚一室,屏去一切俗物。中置精雅器具,及與閨房相宜書畫,室外須有曲欄紆yū 徑,名花掩映。如無隙地,盆盎景玩,斷不可少。蓋美人是花真身,花是美人小影。解語索笑,情致兩饒。不惟供月,且以助妝。

修潔便是勝場,繁華當屬後乘。

◇緣飾

飾不可過,亦不可缺。淡妝與濃抹,惟取相宜耳。首飾不過一珠一翠一金一玉,疏疏散散,便有畫意。如一色金銀簪釵行列,倒插滿頭,何異賣花草標。服色亦有時宜。春服宜倩,夏服宜爽,秋服宜雅,冬服宜艷;見客宜莊服,遠行宜淡服,花下宜素服,對雪宜麗服。吳綾蜀錦,生綃白薴,皆須褒衣闊帶;大袖廣襟,使有儒者氣象。然此謂詞人韻士婦式耳。若貧家女典盡時衣,豈堪求備哉?釵荊裙布,自須雅致。

花鈿委地無人收,方是真緣飾。

【白薴zhù:白色的苧麻;薴衣(苧麻布製成的衣服。比喻粗布衣);薴蒲(苧麻和蒲草。可編織成斗笠)】

【古代婦女的“花鈿”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用作面飾,另一種是用作頭飾。 1、作為面飾,用一種牛魚鰾製成的呵膠將以金箔片、黑光紙、雲母片、魚腮骨等材料剪製成各種花朵狀裝飾品(尤以梅花最為多見)貼於眉間、額上,卸妝時用熱水敷軟即可揭下。這種化妝方式又稱花子、面花、貼花。2、作為頭飾,一般為用金、銀、玉、貝、翠、珠寶等製成的花朵狀裝飾品,直接插入綰好的髮髻起裝飾的作用。白居易有詩“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說的就是這種花佃隨著貴妃倒下而散落在地上。】

◇選侍

美人不可無婢,猶花不可無葉。禿枝孤芷zhǐ,雖姚黃魏紫,吾何以觀之哉?佳婢數人,務須修潔。時令烹茶、澆花、焚香、披圖、展卷、捧硯、磨墨等項,兼其命名,亦猶齋頭品具,可無佳稱乎。聊摘古青衣美名以備擇用,如墨娥、綠翹、白薴zhù、紅綃、紫玉、麗華、輕紅、雲容、曉妝、佛娥、輕娥、紅香等俱佳。一切花名近屬濫套,所謂號俗子不出山泉溪橋,敬愛仰慕也,必洗去。

待月抱衾,選侍最工。

【姚黃魏紫yáo huáng wèi zǐ 姚黃:千葉黃花牡丹,出於姚氏民家;魏紫:千葉肉紅牡丹,出於魏仁溥家。原指宋代洛陽兩種名貴的牡丹品種。後泛指名貴的花卉。宋·歐陽修《綠竹堂獨飲》詩:“姚黃魏紫開次第,不覺成恨俱零凋。”】

◇雅供

閒房長日,必需款具。衣廚食櫃,豈可溷入清供?因列器具名目:天然幾、藤床、小榻、醉翁床、禪椅、小墩、香幾、筆、硯、彩箋、酒器、茶具、花樽、鏡台、妝盒、繡具、琴簫、棋枰。至於錦衾褥畫帳繡幃,俱令精雅,陳設有序,映帶房櫳。或力不能辦,則蘆花被絮茵布簾紙帳,亦自成景。

又須以蘭花為供,甘露為飲,橄欖為餚,蛤蜊為羹,百合為薺,鸚鵡為婢,白鶴為奴,桐柏為薪,薏苡為米,方得相稱。

【房櫳:1.亦作“房籠”。2.窗欞。 3.泛指房屋。】

lóng:窗欞木,窗,亦借指房舍。如:簾櫳、房櫳、櫳門(房門)。】

【薏苡yìyǐ:多年生草本植物,穎果卵形,灰白色,像珍珠,供食用、藥用稱“薏米”、“薏仁米”、“苡米”、“苡仁”。】

◇博古

女人識字,便有一種儒風。故閱書畫,是閨中學識。如大士像是女中佛,何仙姑像是女中仙,木蘭紅拂女中之俠,以至舉案提瓮截髮丸熊諸美女遣照,皆女中之模範。閨閣宜懸,且使女郎持戒珠,執塵尾,作禮其下。或相與參禪唱偈jì說仙談俠,真可改觀鬯chàng意,滌除塵俗。如《宮閨傳》、《列女傳》、《諸家外傳》、《西廂》、《玉茗堂》、《還魂二夢》、《雕蟲館彈詞》六種,以備談述歌詠。

間有不能識字,暇中聊為陳說。共話古今,奇勝紅粉,自有知音。

白首相看,不下堂者必不識一丁,博古者未必占便宜,然女校書最堪供役。

【大士dà shì: 1.德行高尚的人。《管子·法法》:“凡論人有要,矜物之人,無大士焉。”尹知章註:“大士不矜,謙以接物。”《韓詩外傳》卷九:“孔子曰:‘大士哉!由來,區區汝何攻?賜來,便便汝何使?願得衣冠為子宰焉。’”大士,稱顏淵。 2.佛教稱佛和菩薩。如:觀音大士。南朝齊周顒《重答張長史》:“夫大士應世,其體無方,或為儒林之宗,或為國師道士,斯經教之成說也。”唐湛然《法華文句記》卷二:“大士者,《大論》稱菩薩為大士,亦曰開士。” 3.特指觀世音菩薩。《紅樓夢》第五十回:“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嫦娥檻外梅。” 4.對高僧的敬稱。宋蘇軾《金山長老寶覺師真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是惟寳覺大士之像。” 5.(tài shì)古官名。】

【舉案齊眉:案:古時有腳的托盤。送飯時把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後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後漢書·梁鴻傳》:“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於鴻前仰視,舉案齊眉。”】

【提瓮出汲:《後漢書·列女傳·鮑宣妻》:“ 勃海鮑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 宣嘗就少君父學,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裝送資賄甚盛。 宣不悅……妻乃悉歸侍御服飾,更著短布裳,與宣共挽鹿車歸鄉里。拜姑禮畢,提瓮出汲,脩行婦道,鄉邦稱之。”後遂用為修行婦道、甘於貧苦的典故。明 單本 《蕉帕記·鬧婚》:“如夢。幸配梁鴻。喜齊眉燕爾,自甘提瓮。”】

【截髮留賓:釋義:一般用“截髮留客”稱頌賢母。典故: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晉陶侃少家貧。一日大雪,同郡孝廉范逵往訪,陶母湛氏剪髮賣以治饌款客,並銼碎草荐以供其馬。”】

【畫荻丸熊huà dí wán xióng用以稱讚母親教子有方。①宋·歐陽修幼時,母鄭氏以荻畫地教子讀書。②唐·柳仲郢幼嗜學,母韓氏用熊膽和制丸子,使郢夜咀咽以提神醒腦。清·章學誠《文史通義·古文十弊》:“抑思善相夫者,何必盡識鹿車鴻案?善教子者,豈皆熟記畫荻和丸?”】

◇尋真

美人有態有神有趣有情有心。

唇檀烘日,媚體迎風,喜之態。星眼微瞠,柳眉重暈,怒之態。

梨花帶雨,蟬露秋枝,泣之態。鬢雲亂灑,胸雪橫舒,睡之態。

金針倒拈,繡屏斜倚,懶之態。長顰減翠,瘦靨消紅,病之態。

惜花踏月為芳情,倚闌踏徑為閒情;小窗凝坐為幽情,含嬌細語為柔情。

無明無夜,乍笑乍啼,為痴情。

鏡里容,月下影,隔簾形,空趣也。燈前目,被底足,帳中音,逸趣也。

酒微醺,妝半卸,睡初回,別趣也。風流汗,相思淚,雲雨夢,奇趣也。

神麗如花艷,神爽如秋月;神清如玉壺水,神困頓如軟玉,神飄蕩輕揚如茶香,如煙縷,乍散乍收。

數者皆美人真境。然得神為上,得趣次之,得情得態又次之,至於得心難言也。姑蘇台半生貼肉,不及若耶溪頭之一面。紫台宮十年虛度,那堪塞外琵琶之一聲。故有終身不得而反得之一語,歷年不得而反得之邂逅。廝守追歡渾閒事,而一朝隔別,萬里繫心。千般愛護,萬種殷勤,了不動念,而一番怨恨,相思千古。或苦戀不得,無心得之。或現前不得,死後得之。故曰:九死易,寸心難。

【姑蘇台:又名姑胥台,在蘇州城外西南隅的姑蘇山上。姑蘇台遺址即今靈岩山也。公元前492年吳王夫差自戰勝越國之後,在吳中稱王稱霸,得意忘形,驕傲起來,在國內大興土木到處建造宮室、亭台樓閣,作為他享樂、荒淫無度的“蓬萊仙境”,長生逍遙之地。】

【紫台:紫宮,皇帝所居的宮殿,這裡指漢宮。】

跋:態之中吾最愛睡與懶,情之中吾最愛幽與柔。趣則其別者乎? 神則其困頓者乎?心則卻以不得為大幸矣。客怪之。曰:“痴心婦人,負心漢子,其來也非一日矣。負心吾不忍為,痴心有不禁也。”自此緣深情重,何時脫離。展轉愛戀,互動纏綿。流浪生死海中,何時出頭?不若暫時籠鳥瓶花,點綴光景,到頭來個個自奔前程。大家不致耽誤,何如何如?說至此亦自知殺風景極矣,然不能不殺風景也。昔日袁中郎在天竺大士前祝曰:“只願今生得壽,不生子,侍妾數十人足矣。”極得此意。固知中郎自是慧人,然不可與俗人共賞鑒也。

◇及時行樂

美人自少至老,窮年竟日,無非行樂之時。

少時盈盈十五,娟娟二八,為含金柳,為芳蘭蕊,為雨前茶。體有真香,面有真色。

及其壯也,如日中天,如月滿輪,如春半桃花,如午時盛開之牡丹,無不逞之容,無不工之致,亦無不勝之任。

至於半老,則時及暮而姿或豐,色漸淡而意更遠。約略梳妝,偏多雅韻。調適珍重,自覺穩心。如久窨yìn酒,如霜後橘,如老將提兵,調度自別。此終身快意時也。

春日艷陽,薄羅適體,名花助妝,相攜踏青,芳菲極目。

入夏好風南來,香肌半裸,輕揮紈扇。浴罷湘簟共眠,幽韻撩人。

秋來涼生枕席,漸覺款洽。高樓爽月窺窗,恍擁嬋娟而坐。或共泛秋水,芙蓉蔭帶。

隆冬雪花滿空,獨對紅妝,擁爐接膝,別有春生。

此一歲快意時也。

曉起臨妝,笑問夜來花事。

闌珊午夢,揭幃偷覷半嬌。

黃昏著倒眠鞋,解至羅襦。

夜深枕畔細語,滿床曙色,強要同眠。

此又一日快意時也。“時乎時乎不再來”,惟此時為然。

【倒眠鞋:"睡鞋"亦稱"臥履"、"眠鞋",是婦女就寢時穿的鞋子。一般以紅色綢緞製成,軟底,鞋底及鞋幫均施彩繡。考究者以珠玉飾之,並灑以香料。不僅可以禦寒,也起到裹腳的作用。】

跋:了此則日日受用,以至一生受用,無半日虛度,真是不枉做了一世人。但一日也要有嗔怪時方有趣,一年也要有病苦時方有韻,一生也要有別離時方有致。紅顏易老,處子自十三以至二十三,能有幾年容色?如花自蓓蕾以至爛漫,一轉瞬耳。過此便摧殘剝落,不可睨視矣。故當及時行樂。

◇晤對

焚香啜 chuò茗,清談心者為上,諧謔角技、攜手閒玩者次之,酌酒哺餚、沉酣潦倒者為下。

【哺bū:[動詞]1. 吃:“夜光之璧,不可以~。”2. 申時吃的飯食:“提壺行沽,汲水作~。”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3. 古通“晡”,申時,傍晚:“相續道路,非朝~不得通。”[名詞]用糖漬的乾果 [preserved fruit]。如:餹哺(糕點)】

跋:晤對何如遙對?同堂未若各院。畢竟隔水問花、礙雲阻竹,方為真正對面。一至牽衣連坐,便俗殺不可當矣。

◇鍾情

王子猷呼竹為君,米元章拜石為丈。古人愛物,尚有深情,倘得美人而情不摯,此淑真所以賦斷腸也。故喜悅則暢導之,忿怒則舒解之,愁怨則寬慰之,疾病則憐惜之。他如寒暑起居,殷勤調護,別離會晤,偵訊款談,種種尤當加意。蓋生平忘形骸,共甘苦,徹始終者,自女子之外,未可多得也。

尾生抱橋柱,而女子終不至者,此最是有情人。若遂至同溺,便鍾情不深矣。

【王子猷嘗暫寄人空宅住,便令種竹。或問:“暫住何煩爾?”王嘯詠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

【王徽之,字子猷。是東晉鼎鼎大名書法家、寫《蘭亭集序》和獨筆鵝的王羲之的第五個兒子】

【獨筆“鵝”:實際上,天台山國清寺的獨筆“鵝”碑。這“鵝”字只有半邊是王羲之原來留下的筆墨,整個“鵝”字是天台書法家曹掄選(字壽人)花了七載工夫,苦心學習王羲之書法重新摹化而成的。】

【米芾(公元1051—1107年),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岳外史等。做官做到禮部員外郎,人稱“米南宮”。因舉止癲狂,人們又叫他“米顛”。】

【宋人葉夢得《石林燕語·卷十》記載有這樣一件事:“(米芾)知無為軍,初入川廨,見立石頗奇,喜曰:‘此足以當吾拜’。遂命左右取袍笏拜之,每呼曰:‘石丈’。言事者聞而論之,朝廷亦傳以為笑。”】

【宋人費袞《梁溪漫志·卷六》中,記米芾另一件拜石之事:“米元章守濡須,聞有怪石在河,莫知其所自來,人以為異而不敢取,公命移至州治,為燕遊之玩。石至而驚,遽命設席,拜於庭下曰:‘吾欲見石兄二十年矣’。”】

【米芾曾在漣水為官,因當地毗鄰美石產地———靈壁縣,米芾藏石很多,上佳石子,他一一品題其名,藏於雅齋,“入玩則終日不出”。遇有石中珍品,他便藏於袖中,隨時取出觀賞,謂之“握游”。】

◇藉資

美人有文韻,有詩意,有禪機。匪獨捧硯拂箋,足以助致,即一顰一笑,皆可以開暢玄想。彼臨去秋波那一轉,正今時舉業之宗門。皆參透者,文無頭巾氣,詩無學究氣,禪亦無香火氣。

【舉業jǔyè科舉時代指專為應試的詩文、學業、課業、文字。也指八股文】

【舉業jǔyè指應科舉考試。這裡的“舉”字當動詞用。明清時應科舉考試須學“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

【明、清之時,讀書人求取富貴功名的主要途徑是科舉,於是備考科舉乃成為一樁隆重的事業,名之不易,遂謂之“舉業”。】

◇招隱

謝安之屐也,嵇康之琴也,陶潛之菊也,皆有托而成其癖者也。古未聞以色隱者,然亦隱孰如有色哉?一遇冶yě容,令人名利心俱淡。視世之奔蝸角蠅頭者,殆胸中無癖,卒悵靡托者也。真英雄豪傑,能把臂入林,借一個紅粉佳人作知己。將白日消磨,有一種解語花竹;清宵魂夢,饒幾多枕席上的煙霞。須知色有桃源,絕勝尋真絕欲,以視買山而隱者如何?

曰隱曰借,正所謂有托而逃。寄情適興,豈至深溺如世之痴漢,顛倒枕席,牽纏油粉者耶?如此則不為桃源而為柳巷矣。不曰買山而隱,卻要買山而埋矣。

【《新唐書·元德秀傳》:“房琯每見德秀,嘆息曰:‘見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盡。’”】

【唯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夢醒後只剩下眼前的枕席,剛才夢中的煙霞美景都已消失。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或作《別東魯諸公》。天姥山:在今浙江新昌縣東五十里,東接天台山。傳說曾有登此山者聽到天姥(老婦)歌謠之聲,故名。】

◇達觀

誠意如好色,好色不誠,是為自欺者開一便門矣。且好色何傷乎?堯、舜之子,未有妹喜、妲己,其失天下也,先於桀、紂。吳亡越亦亡,夫差卻便宜了一西子。文園令家徒比率壁立,琴挑卓女而才名不減。郭汾陽窮奢極欲,姬妾滿前而朝廷依重,安問好色哉?若謂色能傷生者,尤不然。彭籛未聞鰥居而鶴齡不老;殤子何嘗有色?而鳧歾mò莫延。世之夭者、病者、戰者、焚溺者、札厲者相率而死,豈盡色故哉?人只為虛怯生死,所以禍福得失、種種惑亂,毋怪乎名節道義當前,知而不為、為而不力也。倘思修短有數,趨避空勞,勘破關頭,古今同盡。緣色以為好,可以保身,可以樂天,可以忘憂,可以盡年。

色空空色皆虛話,斬盡藤蘿我獨存,此悟得真身而觀有獨至也。痴女戀男,正無達觀。昔一妓被逼,苦吟曰:自嘆身為妓,遭淫不敢言。此其觀身,最為高潔。充此一念,可證仙果。

【司馬相如,字長卿,蜀郡人。少好讀書,為武騎常侍,後拜文園令,病卒。】

【郭子儀(697—781),漢族,華州鄭縣人。祖籍山西汾陽。唐代著名的軍事家。武舉出身,高七尺三寸,勇武不凡。安史之亂後因功晉為中書令,封汾陽郡王。】

【彭祖者,姓籛諱鏗,帝顓頊之玄孫也。殷末已七百六十七歲,而不衰老。少好恬靜,不恤世務,不營名譽,不飾車服,唯以養生治身為事。】

【札厲zhá lì因瘟疫而死亡。《列子·湯問》:“土氣和,亡札厲。” 殷敬順釋文:“札厲,疫死也。” 宋蘇軾《睡鄉記》:“睡鄉之境……其土平夷廣大,無東西南北;其人安恬舒適,無疾痛札癘。” 宋秦觀《越州請立程給事祠堂狀》:“吾州更飢歉札癘之後,程公實撫養而教誨之。” 】

○跋

《悅容編》之載於快書者,易名《鴛鴦譜》,又有枕函小史評林本,首標長水天放生輯,俱不載撰人姓氏。因《樹屋書影》指為梁溪葉文通所作,然亦擬議之辭。初無灼見,間考《綠窗女史》,則署名吳下衛泳,其次序詳略,互有異同,究未知孰是也。今春購得《懶仙枕中秘》二冊,內有是編,因據以錄入叢書。懶仙字永叔,吳中韻士,順治甲午歲,嘗選刊古文冰雪攜皆幽奇蒼古,味在鹹酸外者。甲辰仲春震澤楊復吉識

鴛鴦譜[清代文學作品] 鴛鴦譜[清代文學作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