鴕鳥幹部

鴕鳥幹部

鴕鳥幹部,是指在生活中,有個別幹部就如鴕鳥,遇到問題,喜歡迴避和敷衍,與鴕鳥無異,謂之“鴕鳥幹部”。“鴕鳥幹部”不是敢於擔當的人,最直觀的表現是報喜藏憂、掩蓋矛盾、弄虛作假、欺上瞞下,遇事“繞路走”,經常“打太極”、“踢皮球”、“和稀泥”。

簡介

鴕鳥幹部鴕鳥幹部
有這樣一種說法,鴕鳥在遇到危險時會把頭埋進沙里,以為自己眼睛看不見就是安全。後來,心理學家將這種消極的心態形容為為“鴕鳥心態”。這其實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心理,也是一種不敢面對問題的懦弱行為。

時下,不少幹部在困難和問題面前也學起了鴕鳥,明知問題即將發生也不去想對策,結果讓問題更複雜、更難處理。民眾又把這類幹部稱為“鴕鳥幹部”。

表現

鴕鳥幹部不在少數,主要有以下表現:

膽小

鴕鳥幹部鴕鳥幹部
不敢擔當,不敢作為,缺乏直面問題的“主心骨”,總是“怕”字當頭,怕說錯話、做錯事、得罪人;怕自身不硬,“拔出蘿蔔帶出泥”。碰到難題就躲避,見到問題就推諉,遇到矛盾就繞道,面對壓力和阻力就妥協。

滑頭

善於“矇混過關”,能夠十分純熟地使用“問題很複雜”、“條件不具備”、“不歸我們管”等官腔來答覆,習慣性地把老百姓“糊弄走”。尤其是在遇到突發事件和“硬骨頭”的時候,總想捂著蓋著,欺上瞞下,試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懶惰

缺乏開拓進取意識,工作中能混就混,能拖就拖,催一下動一下,絲毫沒有緊迫感,不積極想辦法解決困難,化解矛盾,而是不作為、慢作為,對民眾的事假裝沒看見,“一推二拖三掛起、不管百姓苦樂生死”,自己則一心只想“舒舒服服當官、輕輕鬆鬆吃喝”。

現象

《人民日報》一篇報導在談及這個現象時指出,一些領導幹部不願面對網路、無視輿論生態變化,在社交媒體平台不察民情、不問民意,反映了他們觸網時的“鴕鳥心態”。將患有“網路恐懼症”的領導幹部喻為鴕鳥,確實形象——或許在這些人的意識中,網路世界複雜而兇險,保持沉默才是最佳策略。
按照中央要求,善於運用網路了解民意、開展工作是新形勢下領導幹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但從現實來看,很多領導幹部仍視網路為洪水猛獸,時刻擔心禍從口出,對朋友圈敬而遠之。

危害

鴕鳥幹部鴕鳥幹部
鴕鳥幹部最直接的危害是使問題打埋伏、滾雪球,把“小病”拖成了“頑疾”,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風在對待問題態度上的一個“影子”。

“鴕鳥幹部”嚴重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破壞黨群幹群關係。同時,也體現了幹部自身修為不高、解決問題能力不強,底氣不足、不敢直面。如此幹部,當真要不得。

觀點

大石攔路,勇者視為前進的階梯,弱者視為前進的障礙。我們黨之所以能得到民眾的擁護和支持,就是因為能與民眾一道披荊斬棘、攻堅克難,特別是在困難和挫折面前,共產黨員能夠甘當先鋒、身先士卒,始終走在前面。“在其位,謀其政”。

幹部莫要當“鴕鳥”,廣大黨員幹部必須克服逃避心理,在困難和問題面前做到心中有責、敢於擔當,真正直面難題、解決矛盾,切實承擔起應有責任,以積極勇敢的態度凝心聚力。

黨員幹部要甘當學徒,“沉下心”向同事學、“俯下身”向民眾學,常學政策要領、常思解決問題之道,切實為自己充好電、打足氣,出現問題時,能坦然面對,敢於承受各種質疑和流言,及時有效地處理解決好問題,切實履行好自己的職責,遠離“鴕鳥心態”,不當“鴕鳥幹部”,爭做人民滿意的“好乾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