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蟬

鳴蟬

鳴蟬屬同翅目,蟬科。鳴蟬體色暗綠色,並有黑色條紋;足綠色;前翅透明,翅脈黃褐色;中胸背板前緣有以"W"形斑紋;喙管向後,超過後足基節。它體長35~38mm。主要分布於我國北方山地。

基本信息

鳴蟬鳴蟬
成蟲體長40~48毫米,翅展125毫米。
全體黑色,有光澤,被有金屬光澤。複眼淡赤褐色。
頭的前緣中央及頰上方各有黃褐色斑一塊。中胸背板寬大,中央有黃褐色“x”形隆起。
前後翅透明。
前翅前緣淡黃褐色,基部黑色,亞前緣室黑色,前翅基部1/3黑色,翅基室黑色,具一淡黃褐色斑點;後翅基部2/5黑色,翅脈淡黃色及暗黑色。
足淡黃褐色。
雄性腹部第一、二節有鳴器,雌性無鳴器,有聽器,腹瓣很不發達,產卵器顯著而發達。
卵長橢圓形,微彎曲;長約2.5毫米,寬0.5毫米;乳白色,有光澤。若蟲黃褐色,具翅芽,能爬行,一齡的前足即表現為明顯的開掘式;末齡若蟲體長35毫米,黃褐色,前足開掘式,翅芽非常發達。

鳴蟬

同翅目蟬科。鳴蟬體色暗綠色,並有黑色條紋;足綠色;前翅透明,翅脈黃褐色;中胸背板前緣有以"W"形斑紋;喙管向後,超過後足基節。它體長35~38mm。主要分布於我國北方山地。

飼養介紹

鳴蟬,又叫知了,是很多國小生生物課上常見的昆蟲,也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玩蟲。鳴蟬交配後的雌蟬在樹的嫩枝上用針狀產卵器,刺破樹皮,將卵產在嫩樹枝內,樹枝被刺傷後因水分供應不上而枯萎死亡。
死亡後,便借風雨的作用跌落在樹下,逐漸被掩埋於土中,卵孵化成若蟲後便吸附在樹根上吸食樹汁為生,經2~3年時間若蟲生長發育成熟,在每年的夏至後,如下了透雨水,便很快地從土中鑽出地面。出土後約經2~4小時,成熟的若蟲——蟬猴便蛻皮變為成蟲——蟬。蟬依然是依靠吸食樹木汁液為食,在炎熱的夏天,它在樹上發出很嘈雜的叫聲。成蟲作為寵物飼養比較難,因為它是靠吸食樹木汁液作為食物的。如果你想把它養在家裡,可以採摘新鮮的樹枝給它,或者用些水汁較多的瓜皮等。養蟬的樂趣的就是看它震動胸腔的鼓膜發出叫聲,許多小孩都喜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