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座流星雨

鳳凰座流星雨

鳳凰座流星雨是在南半球可以觀測到的一個流星雨,一般出現在每年的11月-12月份,極大期為12月5日。

簡介

鳳凰座流星雨鳳凰座流星雨

鳳凰座流星雨(Phoenicids),是每年11月-12月份出現的流星雨輻射點大概位於赤經15度,赤緯-52度,活躍期為每年的11月29日到12月9日,極大期為12月5日。鳳凰座流星雨可能和獅子座流星雨一樣屬於周期流星群,其ZHR值不定,平時一般為3,但在爆發年份可以達到100。一般認為鳳凰座流星雨的母體是已經丟失了的周期彗星D/1819W1(Blanpain)。

基本信息

正式名稱:七月鳳凰座流星雨JulyPhoenicids(PHE)
活動時間:7月10-16日
極大時間:7月13日
極大流量(ZHR):可變,3-10
r值:3.0(極大時)
平均速度(無引力影響):47km/s
極大中心:赤經032度赤緯-48度
北緯20度(南寧、廣州、海口):午夜前後可見。
北緯30度(拉薩、成都、重慶、武漢、杭州、南京、上海):不可見。
北緯40度(北京、呼和浩特、大連):不可見。
北緯50度(塔城、哈爾濱):不可見 。

軌道根素

以下是輻射點位於赤經15度,赤緯-45度時的軌道,第二條按周期5.1年來算

AOP AN i q e a
358.9 73.6 16.5 0.985 1.0
358.7 73.6 13.4 0.987 0.667 2.963

以下是輻射點位於赤經15度,赤緯-55度的軌道,第二條按周期5.1年來算

AOP AN i q e a
0.1 73.4 19.3 0.985 1.0
0.3 73.4 15.9 0.985 0.667 2.958

1819年布蘭派彗星(1819IV)的軌道

AOP AN i q e a
350.2 79.2 9.1 0.892 0.699 2.962

觀測

觀察歷史

該流星群是在1956年首次被南半球的觀測者報告發現,當時ZHR值達到100,這也是鳳凰座流星雨留給人們最深刻印象的一次。以後鳳凰座流星雨除幾次小規模爆發外,ZHR值一般都在1-5 。

觀測記錄

1956年12月5日,紐西蘭、澳大利亞、印度洋和南非的觀測者都觀測到了來自南天星座鳳凰座的一個強爆發,里德利(H.B.Ridley)指出來自赤經15度,赤緯-45度,每小時流量達100;而沙恩(C.A.Shain)則說每小時流量高於60,輻射點位於赤經15度,赤緯-58度。

1962年裡德利對所有觀測者的資料進行了分析。他說第一個觀測到該群的是奧克蘭市的林奇(R.Lynch),在世界時10:10;最後一個觀測到它的是普雷托利亞的維特(S.C.Venter),在世界時22:45。里德利沒有指出準確的極大時間,但他說“在世界時17-21時之間”。軌道計算中,他認為19時(太陽黃經253.21度)為極大時間。其中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特性是明亮的火流星,觀測者經常說“可達明月、金星木星天狼星”之類的,流星主要為黃色。根據有星等記錄的61顆流星的觀測結果,平均星等為2.39等。

阿德萊德的雷達設備也觀測到了流星活動,威斯(A.A.Weiss)在1956年12月5日觀測到流量為30顆/小時左右的活動,輻射點位於赤經15度,赤緯-55度附近。威斯對流量感到很困惑,對於其他流星群來說,雷達流量總比目視流量要大,而鳳凰座流星雨的雷達流量只有目視的1/3左右。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地球仍然在該群的邊緣,也有解釋說緩慢的流星對雷達的影響更小——總之,沒有滿意的解釋。

這個群在過去完全沒有觀測記錄——包括《南天流星群索引》和《流星夜話》,而1956年之後也沒有非常顯著的活動被觀測到。在20世紀70年代,南半球觀測者觀測到的ZHR為2-5之間。西澳流星組織是其中可圈可點的一個,從1977-1986年,他們進行了5次觀測,ZHR在2.6-8.0之間波動,主要為5左右,平均亮度2.8-3.7等。

鳳凰座流星雨與彗星布蘭派(CometBlanpain,1819IV=2003WY27,現名布蘭派-卡塔琳娜)有關,最先提出這一點的是里德利。威斯確認了他的說法。過去彗星軌道所預測的輻射點和現在的輻射點有10度左右的差異,但現在軌道變更之後已經比較好的解決了。

相關知識

流星雨是指流星從某一點輻射出來的現象。流星雨大多以所在星座或是最近之恆星命名。
某一流星雨的活動時段指該流星雨能產生流星的時段。
某流星雨活動最強時,稱為該流星雨的極大。極大中心可以指該流星雨極大時輻射點所在位置(輻射點是逐日變動的),也可以指該流星雨極大時的太陽平黃經(λΘMAX)。
流星雨的極大平黃經(λΘMAX或λΘ)指該流星雨達到極大時太陽平黃經的值。粗略的說,平黃經可以大致對應一個日期。
赤經(R.A.)和赤緯(Decl.)可以定義任一點在天球上的坐標。給出的赤經、赤緯值,為流星雨極大時輻射點所在的位置。由於地球公轉的影響,所有流星雨的輻射點都是逐日移動的。
速度(V∞)指某流星雨的成員進入大氣前與地球的相對速度,單位為千米每秒(km/s)。簡單來說,這是流星雨成員固有速度與地球公轉速度的矢量和。
天頂小時流量(ZHR),簡稱天頂流量,指輻射點在天頂、且極限星等為6.5等時可以觀測到的流星數目。一般實際觀測到的流星數目總是小於這個值 。

流星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