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山方氏家族墓

鳳凰山方氏家族墓位於鳳凰山東南山坡,包括方平田墓,方氏四、五、七世祖合葬墓,方樂靜墓,方溪侶、方鶴侶合葬墓四座,均建於明代,

該家族墓均為抄手墓,由一級護嶺、壠環、山手、掛榜、踢靴、拜台、月池和后土組成,護嶺和壠環之間、拜台、月池地表均用水泥砂漿覆蓋。其中,方平田墓始建於明成化二十年(1484),中華民國四年(1915)十二月十五日重修,坐北向南,寬約12米,長約19.3米,面積約233平方米。護嶺、壠環、山手、掛榜、踢靴均為打磨花崗岩砌築,壠環中間鑲嵌花崗岩墓碑,碑上陰刻“明顯八世祖考號平田方公墓”,碑額陽刻篆書“福祿壽”三字。墓碑兩側陰刻對聯“瑞獅朝聖地,彩鳳翩佳城”。方氏四、五、七世祖合葬墓始建於明代,清代、民國及1998年重修,坐北向南,寬6.55米,長約16.2米,面積約106平方米。花崗岩墓碑上刻著方氏四、五、七世祖及其夫人的名號,墓碑兩側鑲石刻對聯。方樂靜墓始建於明末,清康熙丁亥年(1707)、道光辛卯年(1831)及1998年多次重修,坐西北向東南,寬5.7米,長13.36米,面積約76平方米。花崗岩墓碑中部陰刻“明顯十世祖孝樂靜方公墓”,上款陰刻“康熙丁亥年重修原葬於鳳凰山坐壬向丙之原今於道光辛卯年十二月十三日卯時重修”,下款為“十七世孫逵德爵超等仝立石”。碑額陰刻篆書“福祿壽”三字。方溪侶、方鶴侶合葬墓始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清嘉慶四年(1799)、中華民國年間及1998年多次重修,坐西北向東南,寬5.7米,長13.36米,面積約76平方米。該墓壠環中間立有牌樓狀花崗岩墓碑框,內嵌黑麻石石碑,碑文陰刻“明百歲鄉賓寧靜處士顯十世祖考溪侶鶴侶方公仝墓”等字樣。碑框兩側有石刻對聯“祖德流芳遠,世澤永源長”。鳳凰山方氏家族墓規模較大,對研究中山的古代葬俗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