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木目

葉小型,具中脈。葉座上有明顯的葉痕,是葉子脫落時離層留下的痕跡。葉痕內又常有三個小點痕,中間的小點痕是通向葉內的維管束痕,又稱葉痕跡。兩邊的小點痕是薄壁細胞束留下的痕跡,稱為通氣管痕。

基本信息

鱗木目(Lepidodendrales)
葉痕的上方有葉舌脫落留下的小穴,稱為葉舌穴,相應留痕稱葉舌痕。葉痕下方兩側有的(鱗木科)還有一對通氣管痕。通氣管痕是薄壁細胞屬留下的痕跡。薄壁細胞束起通氣作用,在莖內原為一股,到達葉基處分為二或四股(僅見於歐美植物群狹義鱗木屬)。“根”部為根座屬,具有許多氣生小生殖器官呈穗狀球果稱孢子葉球,孢子囊著生於孢子葉腹面,與孢子葉形成孢子葉—孢子囊複合體。
現行分類系統代表植物:
1. 鱗木科(Lepidodendraceae):包括矮化木屬(Hizemdendron Bateman & DiMichele),鱗木屬[Lepidodendron (Brongniart)DiMichele],鱗皮木屬Lepidophloios Brongniart)。
a. Lepidodendron (鱗木屬) 葉座高度常大於寬度,葉痕位於葉座的中上部。雌性生殖器官器官屬為無被果孢屬(Achlamydocarpon Schumacker-Lambry,1966),雄性生殖器官器官屬屬鱗孢穗屬Lepidostrobus (Brongniart)Brack-Hanes & Thomas,1983。盛行於石炭紀(歐美植物區為主)至二疊紀(僅華夏植物區)。
b. Lepidophloios Brongniart(鱗皮木屬)與Lepidodendron相近,但葉座寬度大於高度,葉痕位於葉座的下部。生殖器官器官屬為鱗果孢屬,雄性生殖器官器官屬屬鱗孢穗屬。歐美植物區早石炭世至晚石炭世盛行,華夏植物區僅有零星的營養部分器官屬發現。
c. Hizemdendron(矮化木屬)為低矮半草本匍匐性鱗木類,生殖器官部分與鱗木屬相似。
2. 奇木科(Diaphorodendraceae DiMichele):包括奇木屬Diaphorodendron DiMichele),雜木屬Synchysidendron DiMichele)
Diaphorodendron(奇木屬)Synchysidendron(雜木屬)。二者與鱗木屬植物非常相像,僅在解剖學上略為差異,葉座區別於鱗木屬無葉痕下雙氣孔,雌性生殖器官同為無被果孢屬類型。
3. 封印木超科(Superfamily Sigillarianae)
Sigillaria Brongniart(封印木屬) 孢子囊長在樹冠主枝基部。葉座呈規則六邊形或蜂巢形、直行排列。葉座中的葉痕所占面積大,葉跡小,呈圓形或橢圓形,側痕位於葉跡兩側,較大,呈新月形或縱卵形。無論是葉跡還是側痕,均位於葉痕側角連線之上。雖然具葉舌痕,但不明顯。孢子囊屬條果孢屬(Mazocarpon Long),孢子葉球同型,為兩性合生,雌性孢子囊位於生物學上端部分穗軸,壓型保存的器官屬為封印穗屬(Sigillariostrobus)。Sigillaria廣泛分布於北半球中石炭世至早二疊世。
目前,該目類型植物系統意義多有爭議。

石松綱

域: 真核生物域 |界: 植物界|門: 蕨類植物門 |亞門: 石松亞門 | 綱: Lycopsida
石松綱在生物分類學上是蕨類植物門中的石松亞門的一個綱。石松植物有根、莖、葉的分化。葉多為針狀。葉的基部大多為莖。
無葉舌亞綱鐮木目(已絕種) | 原始鱗木目(已絕種) | 石松目
有葉舌亞綱鱗木目(已絕種) | 卷柏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