鱔救婢

鱔救婢

鱔救婢是一個歷史故事,選自清朝張潮編輯《虞初新志》。講述了一個賣鱔魚面的小店裡,一個女人因為憐憫而把鱔魚放生,最後被鱔魚所救的故事。啟示世人要多行善,知恩圖報。這篇古文《走進文言文》,《新編國中文言文助讀》六,七年級里。

基本信息

原文

國中文言文讀本國中文言文讀本
高懷中,業鱔面於揚州小東門,日殺鱔以千數。一婢之,每夜竊部分缸中從後門投諸河,如是累年。一日麵店被,婢倉皇出逃,為火所傷,困於河濱。夜深入睡,比醒而痛減,傷盡愈。視之,有河中污泥,敷於傷處,而周有鱔之行跡,始知向所放生之鱔來救也。高懷中感其,遂為之罷業。及拆鍋,下有洞,生鱔無數盤其中,縱之於河。

翻譯

高懷中在揚州的小東門賣鱔魚面。他每天要殺數千條鱔魚,有一位婢女心生憐憫,每天夜晚,偷偷從水缸里撈了兩三條鱔魚,由後窗拋入河中。這樣經過了大約一年的光景。 有一天,店裡發生火災,婢女倉皇逃出,被火所灼傷。她很疲倦地躺在河邊,到半夜睡著了。醒來以後,發現:不但痛苦減輕了,連灼傷的部位也好了許多。有河中的污泥堆積在傷口,而地面留下鱔魚走過的痕跡。她才知道:是從前所放生的鱔魚來救她。

高懷中被婢女的行為所感動,於是停止營運,在拆除鍋灶的時候,下面有許多的洞,很多活的鱔魚在裡面盤踞著,(把它們)全部放回河中。

注釋

詞語翻譯

(1)以千數:意為用千來計算,即數千條。

(2)憫:同情。

(3)比:等到。

(4)業:職業,以...為業,營業,從事。

(5)婢:侍女,此指女傭。

(6)周:四周。

(7)諸:之於(在文中用作代詞兼介詞)。

(8)河濱:河岸。

(9)向:先前。

(10)罷業:停止營業,歇業。

(11)是:這樣。

(12)累:積累。

(13)累年:許多年。

(14) 為:被。

(15)縱:放走。

(16)始:才。

(17)困:困住。

(18)揚州:今江蘇揚州市。

(19)之:此指鱔。

(20)悉:全部。

(21)比:等到

句子翻譯

如是累年:像這樣做了許多年。

高懷中感其異:高懷中因這件事的奇異而感動。

文言知識

說"諸",常用作代詞。也可用作兼詞,兼詞是1個單音節虛詞兼有2個詞的意義和作用,通常是合音詞。

“諸”用在句中,是“之於”的合音,代詞兼介詞。用在句末,是“之乎”的合音,代詞兼語氣助詞。

文中的“諸”是“之於”的和音。

這裡的以數千是指數千條。

要點導引

1、選自《虞初新志》,清朝張潮編輯。所選故事的題材很廣泛,一般都帶有一些奇異的情節或不尋常的

事件或人物。

2、在文言文中,詞性活用是較為普遍的一種語言現象。名詞活用為動詞,活用後意義和這個名詞的意義密切相關。上文“高懷中,業鱔面於揚州小東門”中的“業”原為名詞,指職業,句中活用為動詞,解釋“以……為職業”。

啟示

從婢的角度來說:好人有好報,應當樂於助人。

從鱔魚的角度來說:當受到別人幫助時要知恩圖報,學會感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