鰲魚觀音

鰲魚觀音

觀音在民間是最信仰的一尊菩薩,也是人們最親近的的一尊菩薩,每尊菩薩或是佛都是高高在上,很少與眾生互動。可是, 觀音菩薩就不同,觀音菩薩無處不在的,她經常化身各種身份和裝扮出現在人們的眼前。所以觀音所供養的尊像也是最多的一尊,不僅有白衣觀音還是水月觀音,共有三十二相之多還不止。

鰲魚觀音的由來

鰲魚觀音 鰲魚觀音

個倒鉤,貫的羂索的每一端,最後用沙灘的泥捏成人形,再把倒鉤藏在泥人的腹中。鰲魚一看見是個人,就馬上張口,一口氣就把泥人吃進肚裡,泥人一入腹中馬就就開始融化掉,一個個倒鉤扎在它的腸道四周,疼的話就地打滾。這時觀音菩薩現在半空中,說道:“孽畜你在人間這么久,不知道多少的生靈遭到你的殘害,本應馬上就除掉你,但因我慈悲為懷把你度到南海去修行,你願不願意”。那隻鰲魚原本就不是一隻普通的龜或是魚,它當然還是有點靈性,點點頭表示願意隨著觀音。於是觀音菩薩就踏在鰲魚的背上,往南海而去。這就是鰲魚觀音的由來。後來沿海地區的人民,為了紀念觀音降了鰲魚救了他們,於是就塑造了觀音踏鰲魚的形象來供養她。

鰲魚竟然能踩在觀音腳下,當然是不同凡響了,它被看作是力量的象徵。唐、宋時,皇帝殿前陛階上鐫有巨鰲,翰林學士、承旨等官朝見皇帝時立於陛階的正中,所以稱人翰林院為“上鰲頭”。科舉時代,進士第一名――狀元受到皇帝的召見,所以稱狀元及第為“獨占鰲頭”。

相傳龍生九子裡面,也有一隻龍子像鰲魚一樣,俗語都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可是龍生九子,卻沒有一隻是像龍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