鰲釣

鰲釣

鰲釣,典故名,典出《列子古注今譯》卷五《湯問篇》。中國神話傳說謂天帝使十五隻巨鰲輪番頂戴五座仙山,而伯龍之國巨人則一釣而連六鰲。後因以“鰲釣”比喻豪邁的舉止或遠大的抱負。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詞目】:鰲釣

【拼音】:áo diào

【解釋】:比喻豪邁的舉止或遠大的抱負。

詳細釋義

典源

《列子古注今譯》卷五《湯問篇》

“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曰歸墟。八弦九野之水,天漢之流,莫不注之,而無增無減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其山高下周旋三萬里,其頂平處九千里。山之中閒相去七萬里,以為鄰居焉。其上台觀皆金玉,其上禽獸皆純縞。珠玕之樹皆叢生,華實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聖之種;一日一夕飛相往來者,不可數焉。而五山之根無所連箸,常隨潮波上下往還,不得暫峙焉。仙聖毒之,訴之於帝。帝恐流於西極,失群仙聖之居,乃命禺彊使巨鰲十五舉首而戴之。迭為三番,六萬歲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動。而龍伯之國有大人,舉足不盈數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釣而連六鰲,合負而趣歸其國,灼其骨以數焉。於是岱輿員嶠二山流於北極,沈於大海,仙聖之播遷者巨億計。帝憑怒,侵減龍伯之國使阨,侵小龍伯之民使短。至伏羲神農時,其國人猶數十丈。……”

典源譯文

在渤海的東面不知幾億萬里的地方,有一個很大的溝壑,實際上是一個沒有底的山谷,那下面沒有底,名字叫歸墟。地面八極、天空八方中央的流水,以及銀河的流水,沒有不流到那裡的,而那裡的水既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那裡有五座山:第一座叫岱輿山,第二座叫員嶠山,第三座叫方壺山,第四座叫瀛洲山,第五座叫蓬萊山。每座山高低延伸周長達三萬里,山頂上的平坦處也有九千里。山與山之間距離達七萬里,卻互相認為是鄰居。山上的樓台宮殿都由金銀珠王建成,山上的飛禽走獸卻是一樣的純白色。珠玉寶石之樹長得密密麻麻,花朵與果實的味道都很鮮美,吃了它可以永遠不老,永不死亡。住在那裡的人都是神仙聖人一類,一天一夜就能飛過去又飛回來的人,數也數不清。但五座山的根部並不相連,經常跟隨潮水的波浪上下移動,不能有一刻穩定。神仙和聖人們都討厭此事,便報告了天帝。天帝擔心這五座山流到最西邊去,使眾多的神仙與聖人失去居住的地方,於是命令禹強指揮十五隻大鰲抬起腦袋把這五座山頂住。分為三班,六萬年一換。這五座山才開始穩定下來不再流動,但是龍伯之國有個巨人,抬起腳沒走幾步就到了這五座山所在的地方,一鉤就釣上了六隻大鰲,合起來背上就回到了他們國家,然後燒的大鰲的骨頭來占卜吉凶。於是岱輿和員嶠二山便流到了最北邊,沉入了大海,神仙和聖人流離遷徙的多得要用億數來計算。天帝大發脾氣,於是逐漸縮小了龍伯國的國土使它越來越狹,逐漸縮小了龍伯國的人民使他們越來越矮。到伏羲、神農時,那個國家的人還有幾十丈高。

釋義

中國神話傳說謂天帝使十五隻巨鰲輪番頂戴五座仙山,而伯龍之國巨人則一釣而連六鰲。後因以“鰲釣”比喻豪邁的舉止或遠大的抱負。

同源典故

三島釣鰲 六鰲 巨鰲 巨鰲連釣 巨鰲釣 連六鰲 連鰲 釣連鰲 釣鰲 長竿釣巨鰲 靈鰲 鰲山 鰲嶺 鰲戴 鰲釣 鰲駕蓬萊 龍伯啖 龍伯國人 龍伯戲 龍伯翁 龍伯釣 龍伯釣鰲

運用示例

唐 元稹 《酬獨孤二十六送歸通州》詩:“鼇釣氣方壯,鶻拳心頗尊。”

明 李贄 《又書使通州詩後》:“公獨鼇釣通海,視等鄉鄰,不一引手投足,又何其忍耶!”

唐 李白《悲清秋賦》:“臨窮溟以有羨,思釣鼇於滄洲。”

南唐 陳陶 《渡浙江》詩:“靜寇思投筆,傷時欲釣鼇。”

宋 陳岩肖 《庚溪詩話》卷下:“宋景文有詩曰:‘捫虱須逢英俊士,釣鰲豈在牛蹄灣。’以小物與大為對,而語壯氣勁可嘉也。”

張素 《秋風曲》:“釣鰲者誰子,中流聞前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