鰕鱣篇

”可見《長歌行》是慷慨激烈的調子。 燕雀戲藩柴,安識鴻鵠游。 這裡的“壯士”實際是詩人的自期自許。

作品簡介

【名稱】鰕鱣篇
【作者】曹植
【年代】古代
【來源】《樂府詩集》

作品提要

《鰕鱣篇》是曹植的前期代表作之一,在《樂府詩集》中被收入《相和歌·平調曲》。這是曹植自製的新題樂府,篇名取自篇首二字。《樂府解題》說:“曹植擬《長歌行》為《鰕{魚旦}》。”古詩又云:“長歌正激烈。”可見《長歌行》是慷慨激烈的調子。這使得本篇形式非常切合內容。

作品原文

鰕鱣游潢潦,不知江海流。燕雀戲藩柴,安識鴻鵠游。
世士此誠明,大德固無儔。駕言登五嶽,然後小陵丘。
俯觀上路人,勢利惟是謀。讎高念皇家,遠懷柔九州。
撫劍而雷音。猛氣縱橫浮。泛泊徒嗷嗷。誰知壯士憂。

作品賞析

全詩可分兩大層。前十句是對追名逐利的世俗小人的輕蔑譏斥;後六句是對胸懷大志的壯士的崇高讚美,同時抒發他們不被人知的痛苦。這裡的“壯士”實際是詩人的自期自許。開頭四句,以“鰕{魚旦}”、“燕雀”比世間熱衷於謀私營利之徒。以“江海”、“鴻鵠”喻胸懷“皇家”、“九州”的壯士。鰕{魚旦}只會在渾濁的小水坑裡遊動,根本不知道世上還有深廣的大江湖海。此句語出宋玉《對楚王問》:“夫尺澤之鯢,豈能與之量江海之大哉!”燕雀只能在柴荊編成的籬笆間嬉戲,怎能懂得鴻鵠遨遊長空的壯舉?此句源於《史記·陳涉世家》:“陳涉及息曰:嗟呼!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詩人通過“潢潦”與“江海”、“藩柴”與蒼穹(未出現)、“鰕{魚旦}”“燕雀”與“鴻鵠”的對比,鮮明地表達了自己的是非觀念和愛憎感情。句子的寓意顯而易見:唯利是圖、唯權是奪的淺薄小人,怎能知道那志士的寬闊胸懷和豪壯舉動?對志士與小人的褒貶,從詩人《贈丁翼》詩中也可找到印證:“滔盪固大節,世俗多所拘。君子通大道,無願為世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