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爾特

英國指揮家,鮑爾特。

基本信息

阿德里安·鮑爾特

1889年4月8日出生於英國切斯特(Chester),1983年2月22日逝世於倫敦。鮑爾特爵士是當代英國樂壇最舉足輕重的指揮家

個人生平

教育經歷

早年在威斯敏斯特學校、牛津基督教會學院,隨艾倫爵士(Sir Hugh Allen)學習音樂,後在萊比錫音樂學院雷格學習。
1912-1913年間遠赴萊比錫音樂學院進修,並潛心鑽研尼凱許的指揮方法。

藝術活動

1914年回到英國後,在考文特花園劇院工作。
1919年,應霍爾斯特之邀,指揮了《行星組曲》的首演。
1919-1930年在倫敦皇家音樂學院任教,同時在英國和國外的樂團兼任指揮。
1924年還擔任伯明罕節日合唱團和伯明罕城市交響樂團的負責人。
1926年擔任考文特花園劇院音樂總監助理。
1928-1931年任 BBC 巴赫合唱團指揮。
1930-1950年任 BBC 交響樂團指揮,這一職位為他帶來了國際性的聲望,他帶領樂團訪問過維也納(1933)、波士頓薩爾茨堡(1935)、紐約(1938、1939)。
1942-1950年,他擔任著名的 BBC 音樂節 Proms 的代理指揮。
1950-1957年擔任倫敦愛樂樂團指揮。此後只擔任一些樂團的客席指揮。
1962-1966年,再次在皇家音樂學院任教。
1979年退休。

藝術特色

鮑爾特爵士曾於1912-1913年間遠赴萊比錫音樂學院進修,並潛心鑽研尼凱許的指揮方法,雖然未曾正式在其門下授課,卻能忠實地展現箇中精髓。他一生最偉大的貢獻是對於英國音樂的推廣,由他所擔任指揮的作品,處處充滿高貴的皇家氣質與精確穩健的速度感,而且絲絲入扣,感情充沛。自從1929年任職英國國家廣播管弦樂團的常任指揮以來,他更是歇力以推廣當代英國古典音樂歷二十年而不懈,而值得一提的是鮑爾特本身並不因此劃地自限地忽視他國他時代的其他作品,舉凡後浪漫與國民樂派時期作曲家的作品,他亦多所精通,這也是他的演奏會總是能吸引大批觀眾前往觀賞的主要原因。

藝術評價

作為英國音樂的提倡者,鮑爾特爵士擅長埃爾加威廉斯(Ralph Vaughan Williams)、沃爾頓等人的作品,並指揮了許多音樂家作品的首演,因此被視為20世紀英國最重要的指揮家之一。一些作曲家的作品專門題辭獻給他,如威廉斯的《約伯》、豪厄爾斯(Herbert Howells)的弦樂音樂會曲等。他還出版過好幾部關於指揮的著作。

約翰尼斯·鮑爾特

約翰尼斯·鮑爾特(Johannes Bolter),擊毀139輛坦克,火炮不詳
他一直在第502大隊任車長,負傷7次,1945年5月停戰前,臨時編入陸軍士官學校學員組成的應急部隊,在卡塞爾與英、美盟軍作戰直至投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