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尼文

魯尼文

魯尼文(Rune),又稱如尼文或盧恩文,是北歐人曾經使用過的一種拼音字母。與拉丁字母相比,魯尼文更接近於早期的象形文字。

簡介

魯尼文魯尼文

魯尼文(Rune),又稱如尼文或盧恩文,是一類已滅絕的文字,在中世紀的歐洲用來書寫某些北歐日耳曼語族的語言,特別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與不列顛島嶼通用。其中古代突厥回鶻等突厥語民族從八世紀開始使用的魯尼文被稱為突厥魯尼文(Runicscript)。魯尼文刻銘在內陸亞洲、中亞等地有廣泛發現。

19世紀末,魯尼文由歐洲語言學家解讀出來,極大地豐富了突厥學和北方民族史研究。與拉丁字母相比,魯尼文更接近於早期的象形文字。現代為人們熟悉的藍牙符號,就是來源於魯尼文。

歷史

至21世紀初,發現最早的魯尼刻文定期為公元二世紀左右,隨著基督教傳入北歐,魯尼文字母逐漸被拉丁字母取代。

公元六世紀左右,魯尼字母在中歐消失。

公元十一世紀左右也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消失,但在斯堪的納維亞,魯尼字母還常常被用在裝飾圖案上。

直到21世紀初,這種文字現代還被用來占卜。

字母含義

魯尼文魯尼文

“f” 發音:(fehu) 原始意義:家畜(牛群);成功、財富(繁榮、豐盈)、一路順風、統一; 
“u” 發音:(wyrd) 原始意義:命運、宿命;未知的因素; 
“th” 發音:(thurisaz) 原始意義:刺;驚奇,保護三角形;密藏的精力; 
“a” 發音:(ansuz) 原始意義:嘴;宇宙的創造;宇宙的靈魂; 
“r” 發音:(raido) 原始意義:通貨馬車;移動、旅行、出口、宇宙全體的生命; 
“k” 發音:(kenaz) 原始意義:明了;火(火焰;內在之光);溫暖、友善、強壯、療愈、神聖的智慧(火);“g” 發音:(gebo) 原始意義:禮物、積極、奇蹟; 
“w” 發音:(wunjo) 原始意義:野牛;喜悅、快樂、歡愉; 
“h” 發音:(hagalaz 原始意義:冰雹;限制、延遲、終結、九個世界;存在的實體(風); 
“n” 發音:(nauthiz) 原始意義:壓迫、拘束、失望、潛在的力量; 
“i” 發音:(isa) 原始意義:冰; 
“j” 發音:(jera) 原始意義:收穫;一年的十二個月;收割; 
“ei” 發音:(eihwaz) 原始意義:紫杉;十三、毀滅與創造(死亡); 
“p” 發音:(perdhro) 原始意義:擲骰子時用的杯子;迴轉、從精神進入實體的入口; 
“z” 發音:(algiz) 原始意義:麋鹿;迷路、命運(保護); 
“s” 發音:(sowulo) 原始意義:迴轉、從精神進入實體的出入口; 
“t” 發音:(teiwaz) 原始意義:智慧,不朽; 
“b” 發音:(berkana) 原始意義:樺樹;兩個九、新的世界、更高的階段 “e” 發音:(ehwaz) 原始意義:馬;傳遞、和諧; 
“m” 發音:(mannaz) 原始意義:人類;具實踐的力量; 
“l” 發音:(laguz) 原始意義:水;流動、具備增長的力量; 
“ng” 發音:(inguz) 原始意義:北歐神只:佛雷爾、連結,擴張(豐饒); 
“d” 發音:(dagaz) 原始意義:白天;白晝、二十四小時(黎明); 
“o” 發音:(othila) 原始意義:持有、獲得「怪異」的數字;超出意識和經驗的事物;祖先。

用途

1、魯尼文在日常生活的套用如同文字記載,也被當時人們運用於飾品及建築。

2、古代歐洲僧侶曾將其視為與神明溝通之工具。

與希特勒

魯尼文對迷信所謂北歐民族具有神秘超自然力量的希特勒等人來說,這種古老的字母本身就具有“魔力”。他們曾建立專門的組織來研究這些看上去奇怪而又神秘的文字,希望從中找到控制魔法力量的規則。

希姆萊黨衛隊走得更遠,很多黨衛隊基層組織都有自己的魔法家,專門負責按照魯尼文所代表的魔法規則來構建黨衛隊的組織。一直到1940年,黨衛隊的中下層軍官都必須學習魯尼文課程。而黨衛隊臭名昭著的“SS”黑色閃電標記,就是脫胎於魯尼文字母“S”。

黨衛隊士兵們則把這些魯尼字母帶上了戰場,作為自己的護身符或部隊標誌。大多數納粹士兵們與他們的領袖一樣,對魯尼字母的神奇魔力深信不疑。然而隨著戰爭的進行,無數年輕士兵與他們的護身符一起被埋葬在戰場上,再也沒有回來。

中國首次發現漢文魯尼文雙語石刻墓誌

2013年4月,經多次研究和實地考察,海內外專家確認在古城西安發現的一唐代雙語墓誌,是中國迄今為止首次發現的唐代漢文魯尼文雙語石刻墓誌,不僅填補了古突厥文字在東亞地區的文獻資料空白,還對研究千年前的民族關係和文化交流等具有重要意義。

該“回鶻王子葛啜墓誌”發現於西安市唐長安城明德門附近的一處唐代墓地里,呈正方形,邊長約40厘米,由墓蓋和墓誌兩部分組成。它不僅保存完整,文字清晰,還在漢字左邊罕見地出現了以魯尼文字母刻寫的古突厥文。經專家識讀,墓誌主要介紹了墓主人的家世,祖父、父親和兄長的名字,以及安葬的時間,並強調安葬事務都由唐朝皇帝安排。碑體上的魯尼文內容與漢文內容有重疊,也互為補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