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佛民

著名愛國人士,烈士,黨內人士,山東人。

魯佛民(1881—1944) 名琛,字獻卿,別號佛民,寓意“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濟南市北園沃家莊人。1911年(宣統三年)12月,隻身離濟赴上海,致書章太炎,主張變法。章太炎接書後,屢次與其晤面。辛亥革命失敗後,回到家鄉北園國小任教。 1912年冬,考入山東法政專門學校。1913年,袁世凱竊國擅權,他自發聯契約學,組織學生會。1914年畢業於山東法政學校。1916年,參與創辦民主報刊《公言報》。1917年考取律師證書,經營律師業務,兼省立高小教員。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濟南學生、市民相繼而起,罷課罷市風起雲湧。他積極參加山東學生聯合會的工作。學聯重要宣言、標語口號及遊行示威的行動計畫,多由他草擬。他還以教育界代表的身份參加山東赴京請願團,晉京呼籲交還山東半
島和解決青島問題。返回濟南後,任山東《大民主報》和《山東法報》編輯,一度獨立經營《山東平民日報》,宣傳平民政治,傳播新文化、新思想。1922年,外交解決山東懸案問題時,他以山東各界聯合會首席民意代表身份在京列席魯案會議。在歷時半年多的魯案交涉談判中,遇有損及國權之處,或有瑕疵可指者,他即代表民意“抗言責喝,忠實於國家民族利益的原則”。魯案結束後,他到青島督辦公署任教育科長。1924年夏,中共青島直屬支部書記鄧恩銘等組建國民黨青島黨部,魯佛民被介紹參加國民黨,並在青島黨部任領導工作。他利用在督辦公署的合法身份,和當時青島最大的書店中華書局建立代銷關係,公開陳列出售革命書刊。
1925年組織三民主義學會,出任學會的總領導人。1926年10月,由中共山東區委書記吳芳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春節後,受組織委派前往上海,與中共中央秘書長王若飛接談後,到武漢工作。汪精衛叛變革命後,他按上級的指示,離開
武漢至上海,再轉赴青島。1928年春,赴北京。大革命失敗後,因黨組織遭破壞,與黨失去聯繫。
1932年在北平志成中學任教。“七七”事變後,由北平轉赴延安,受到毛澤東接見。他向毛澤東匯報了在北平十年情況時,毛澤東讚譽他“十年黨節可嘉”。不久,任陝甘寧邊區政府教育廳秘書。1938年春,調邊區政府秘書處,擔任對外檔案及法院重點案件的處理,並領導直屬縣的文卷保管等。同年10月,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1943年後任邊區政府法制委員會委員, 兼邊區銀行法律顧問。1944年5月18日病逝於延安。其長子魯伯峻、次子余修(原名魯廣益)均為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黨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