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辭典

魔鬼辭典

本書是一種以詞條解釋的形式解剖世界的書,文風類似於我們現代中國的雜文。在這部書中,比爾斯把揭露文明的缺陷與人性的弱點當成了自己的職業。他的思維方式就是撥開世界的迷霧,看到事物的另一面。

基本信息

圖書簡介

《魔鬼辭典》通過對詞條定義或解釋的方式來解剖世界,其風格類似於雜文。作者無情地揭示了人類文明的缺陷和人性的弱點,直面人類羞於暴露,難以正視的陰影。全書幽默,詼諧,辛辣,調侃,富含深刻的哲理和尖利的諷刺,讓人在開懷一笑之餘,不禁掩卷沉思。

文章摘錄

道歉(apologize):為將來的再次冒犯打下伏筆。

外交(diplomacy):一種為自己國家的利益而說謊的愛國主義藝術。

教育(education):它向智者揭示他們所知無幾,卻向愚人掩蓋他們的無知。

嫉妒(envy):一種最無能的競爭。

強盜(freebooter):一個小本生意的征服者,他掠奪的東西還不夠多,不足以為他披上神聖的外衣。

幸福(happiness):想到另一個人的悲慘遭遇就湧現於心的一種愉快感。

天堂(Heaven):在這么一個地方,惡人們不再向你嘮叨他們的私事,因而不至於擾得你心煩意亂;而當你講個人瑣事的時候,好人們一個個都洗耳恭聽。

奇蹟(miracle):偏離常規的、無法解釋的行為或事件,比如說,在玩撲克牌時用四個老K和一個尖子(A)打敗四個尖子一個老K。

魔鬼辭典 魔鬼辭典

不幸(misfortune):這是一種決不會錯過的好運。

機會(opportunity):一個抓住失望的好時機。

下流話(rebaldry):誰挑剔我的毛病,誰說的就是下流話。

電話(telephone):這是魔鬼的一種發明。由於它的問世,想要把某些討厭的傢伙拒之千里之外是不可能的了。

昨天(yesterday)這是青年人的嬰兒期,中年人的青年期,老年人的整個過去。

關於作者

魔鬼辭典 魔鬼辭典

安布羅斯·比爾斯(Bierce,Ambrose)(1842–1913,後失蹤),美國記者、短篇小說、傳說與諷刺小說作家,1842年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的梅格斯縣。著有短篇小說《鷹溪橋上》(An Occurrence at Owl Creek Bridge)(1891),短篇小說集《在人生中間》(In the Midst of Life)(1891),《這樣的事情可能嗎?》(Can Such Things Be?)(1893)等,以及這部為他帶來許多聲譽、也承載許多爭議的書——《魔鬼辭典》(The Devil's Dictionary)(1911)。由於他對人類文明提出質疑,用幽默、諷刺與調侃的方式表現他對人類及其文明的沉思,故又被稱為“苦澀的比爾斯”(Bitter Bierce)。比爾斯1913年隱身於戰火紛飛的墨西哥,從此杳無音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