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保子

魏保子

魏保子(1928年——1950年12月),男,漢族,山西永濟人,中國共產黨員,解放戰爭革命烈士,華北十八兵團六十二軍一八六師五五七團一營二連副連長。與五名烈士同葬於貴州省黎平縣壩寨鄉高西烈士陵園內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高西烈士陵園 高西烈士陵園

出生於黃河岸邊一個貧苦家庭。沒有進過學校,一直和河水打交道,練出了一身水上本領,養成了勤勞、勇敢、倔強的性格。17歲時,被閻錫山部隊抓去當兵,因對閻錫山部隊欺壓窮人、魚肉百姓恨之入骨,便冒著生命危險逃出虎口。

主要事跡

1947年永濟縣解放,他報名參加永濟縣獨立營,肩負起駐守河防的任務。在此期間,他參加奇襲風陵渡,攻打趙村堡的戰鬥。又憑藉自身的水上功夫,冒著風險,從黃河中心的乾灘上救回被敵人俘去的我方戰士和民工30餘人,受到首長表揚。

1948年春,永濟獨立營奉命北上,參加解放太原戰役,獨立營編入野戰軍。同年7月,在榆次西沙溝外圍戰鬥中,他不怕犧牲,奮勇殺敵,榮立二等功,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升為班長。解放太原戰役中,被編入華北十八兵團六十二軍一八六師五五七團一營二連,主攻太原東山陣地。在總攻太原的前一天下午2時半,他所在連奉命參加攻取雙塔寺,直插小東門的戰鬥。因敵人火力封鎖甚嚴,沖不上去,加上煙火瀰漫,信號也傳不出去,戰士們焦急萬分,在這關鍵時刻,他和潘天保商議,認為只有把軍旗插在敵人陣地上,大部隊見到信號,方能發起總攻。這時潘天保咬緊牙關說:"我握軍旗衝出,你做掩護。"他說:"有我就有你,有你就有軍旗。"說著衝出洞口,架起機槍一陣猛射,天保舉起軍旗,迅速越溝,將我軍旗插在敵人前沿陣地。他奮不顧身,衝鋒在前,率一班戰士猛插敵指揮部,打得敵人暈頭轉向,亂了陣腳。我主力部隊看見信號,發起猛攻,取得了這次戰鬥的勝利。軍長劉忠宣布,授予永濟連(原永濟獨立營)"老虎連"稱號,他榮立特等功。太原解放後,部隊奉命轉戰西北戰場。此時,他已升為副連長,隨部隊參加了消滅馬鴻逵、馬步芳等大小戰鬥十餘次。

1950年11月,率領一個加強排,進駐黔東黎平縣企寨鄉高西村,警戒黎平縣方向的敵人。12月的一天,他回連部駐地參加會議。當晚,從黎平城出動的100餘名敵兵,趁天黑下雨之際,偷襲高西村我部小分隊。我軍加強排死戰衝出,與敵人展開激烈戰鬥。次日拂曉,他帶領通訊員、衛生員等4人以及為戰士送棉衣的民夫返回駐地途中,聽到激烈的槍聲,便帶隨行人員飛速前進,在高西村邊與敵人相遇。他沉著勇敢,幾經衝鋒,擊斃兩名撲來之敵,但身負重傷,仍邊打邊衝到村口,又擊斃數敵,終因敵眾我寡,他壯烈犧牲。當地人民在他犧牲的地方,立了紀念碑。部隊政治處還編寫了《侗寨人民的好兒子魏保子》的話劇,在當地民眾和部隊中巡迴演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