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色革命

黃色革命

黃色革命又稱“鬱金香革命”(Tulip Revolution),指2005年三月發生於吉爾吉斯斯坦的政治危機。

黃色革命

黃色革命,指2005年2月27日和3月13日的議會選舉之後,中亞地區的吉爾吉斯共和國總統阿斯卡·阿卡耶夫及其政府的倒台。這次革命的目的在於結束阿卡耶夫及其家族和夥伴的統治,人們普遍認為他們已經日漸腐敗和獨裁。阿卡耶夫在革命爆發之後逃往國外。4月4日,在議會代表團出席的情況下,阿卡耶夫在駐莫斯科大使館中簽署了辭職聲明,4月11日,吉爾吉斯議會批准了他的辭職。

阿卡耶夫阿卡耶夫

在此次革命的初期,媒體使用了各種稱謂來指稱這次暴動,諸如“粉紅革命”,“檸檬革命”,“絲綢革命”,“水仙革命”,“砂紙革命”以及“鬱金香革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多數媒體開始稱其為“鬱金香革命”。這個詞類似於喬治亞的“玫瑰革命”和2004年烏克蘭的“橙色革命”這兩次總體上非暴力的政權更迭,並且可能與“天鵝絨革命”也有關係。但“鬱金香革命”在最初的幾天內,曾出現過一些暴力事件,吉爾吉斯政府垮台後24小時內在首都比斯凱克出現大範圍的劫掠,至少有三人喪命於此。

選舉之後的暴動

在選舉結果宣布之前,西部和南部的許多地區就出現了抗議,並且隨著時間的延續而愈演愈烈。3月18日,在南部城市賈拉拉巴德,數以千計的抗議者占領了州長辦公室。而在奧什的另一座辦公大樓,示威者們抓住了地區的州長和首席檢察官,指控這兩人勾結阿卡耶夫的政府操縱選舉。
2005年3月20日的凌晨,警方試圖用暴力奪回大樓。據報導,在官方臨時扣押數百人的過程中有幾位示威者和一名警察受傷。接下來的數小時內,在賈拉拉巴德的示威者們迅速重新奪回了大樓。鄰近的警察局很快變成了對峙的焦點。示威者向警察局投擲大量石塊。這導致部分警員撤退至房頂並向天鳴槍示警。人群強行沖開了警察局的大門。有目擊者證實有人向窗戶內投擲了“莫洛托夫雞尾酒”(Molotovcocktails,一種土製燃燒彈)。
接下來的一天,3月21日,在奧什,大約1,000名示威者占領了當地的政府辦公樓、一個警察局、一個電視台和機場。警察大多安全撤退。但其中兩人被抓獲並被殺,而後被拖馬拖著在城市廣場中示眾。
3月22日,在南部城市Pulgon,示威者又奪去了一座政府辦公樓。一天之後,在首都比什凱克出現暴動。數百人在城市的中心廣場聚集,但警方在暴動開始前就驅散了人群。警察用警棍毆打部分示威者並逮捕了數名組織者。據稱被逮捕的人包括對立陣營報紙的成員、學生、非政府組織領袖、作家和青年運動KelKel的成員。示威者亦奪去了在南部的Kadamjai和北部城市塔拉斯,Kochkor。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