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體小沙丁魚

口前位,下頜稍長於上頜,上頜延伸至眼前部下方。 上下頜無齒,齶骨和舌上有細齒。 背部深綠色,腹部白色;口周圍和瞳孔上部虹膜為灰黑色。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眼中等大,除瞳孔外大部分被脂眼瞼覆蓋。口前位,下頜稍長於上頜,上頜延伸至眼前部下方。上下頜無齒,齶骨和舌上有細齒。鰓蓋膜不與峽部相連。鰓耙細長,下枝鰓耙數48-67。體被薄圓鱗,鱗片溝交叉或連續;腹部具棱鱗18 13-14。尾鰭無匕首狀大鱗。背鰭位於體中部稍前方;臀鰭位體後下方,最後2鰭條稍大;腹鰭始於背鰭第8個鰭條的下方;尾鰭叉型。背部深綠色,腹部白色;口周圍和瞳孔上部虹膜為灰黑色。背鰭淡青褐色,前面1-6鰭條的基部黑色,鰭條上部黑色;尾鰭淺黃綠色,末端黑色;胸、腹、臀鰭淡青黃色。

棲所生態

沿近海中上層洄游性中小型魚類,有時會進入河口域、內灣或瀉湖區內。群游性。以浮游生物,如矽藻、橈腳類及其它小型無脊椎動物為主要食物。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印尼、馬來西亞、澳洲、中國及台灣等海域。台灣分布於澎湖海域。

漁業利用

本種魚產量並不大,常混於底拖漁獲中,可生鮮、乾制或醃漬出售。主要漁法為流刺網、圍網與拖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