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紡織商貿

高陽紡織商貿

高陽紡織商貿城是縣委、縣政府舉全縣之力,按照市場經濟規律成功建設的一座現代化商城。商貿城總控制面積525畝,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累計投資3.5億元人民幣,2001年5月9日正式開業運營。幾年來,市場交易日趨活躍,運行態勢良好,市場規模逐年擴大。市場主營毛巾、浴巾、毛巾被、餐巾、毛線、毛毯等上百個品種,上萬個花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並出口俄羅斯、韓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6年市場交易額達到28億元,是目前全國最大的毛巾專業市場。

概述

11
高陽紡織商貿城位於高陽縣城東南角,於2001年5月9日啟動運營,總控面積525畝,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分為13個區(11個門店區、2個棚區)及一個精品展廳,共可容納常駐商戶1200余家和1468家流動商戶。其中精品展廳匯聚了高陽及各地126家企業的紡織精品,是高陽家紡精品展示會的主會場。現在紡織商貿城已經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毛巾專業批發市場,成為華化地區最大的紡織品交易物流中心、信息流中心。市場內建有“紡織品研發中心”、“質量檢測中心”、“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和通達全國的“物流配送中心”等,配套服務設施健全。藏品豐富的北方最大的紡織博物館已接待各級領導和客商萬餘人次。
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高陽紡織商貿城依然保持增長的市場交易額。據高陽紡織商貿城管委會統計顯示,2009年1~11月份,實現市場成交額35億元,同比增長15%。

業態模式:一級批發領風騷

11
經過8年的建設,現在的高陽紡織商貿城無論從規模、設施、還是影響力方面都為傳統的高陽紡織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市場內的業態模式是以批發為主,輔以出口業務、電子商務、商超供貨、團購、促銷品訂單等形式。
批發為主。商貿城內的1200餘家商戶中,除了本地企業,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20餘家知名紡織企業如“杭州西湖”、“江蘇紅豆”、“山東雲海”、“廈門鴻傑”紛紛入駐高陽紡織市場,為市場注入生機和活力。市場上90%以上的門店銷售自己生產的產品,構成了前門店、後工廠的自營產銷格局,紡織商貿城門店是展示產品、洽談業務的視窗,接待來自國內外的採購商,主要是以批發業務為主,一級批發占98%以上,基本上沒有零售業務。
出口業務。在紡織商貿城毛巾市場,許多國內擁有進出口權的貿易公司紛紛進駐市場開設辦事處,深圳雅比、中通、國內知名的大紡織企業也設立了辦事處,直接採購、行銷或者尋找企業合作生產銷售,據估計出口量在3~4億美金左右。
電子商務。隨著現代網路的發展,商戶充分利用網路平台如阿里巴巴網淘寶網中國毛巾網中國家紡網中華毛巾網中華紡織網等網站開展電子商務,2008年9月,商貿城管委會與中國家紡網合作建立了中國毛巾網(www.12341.com),搭建網路交易平台,構建網上商貿城,目前註冊企業會員106家,囊括了高陽大部分的規模企業,通過開展產品展示、形象宣傳、網上訂單等業務,及時更新供求信息,與各大貿易網站保持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在促進商貿城知名度逐漸提升同時,積極引導企業開展電子商務的套用,市場內商戶利用電子商務網上成交額迅猛增長,據不完全統計,2009年1~10月網上成交額達4億元。目前,電子商務交易額在總成交額中占到12%。
商超供貨。一些在品牌經營方面比較突出的企業,比如永亮、三利、瑞春、圖強等市場知名名牌企業和全國的中型商場超市建立直接供應關係,還和國際知名連鎖超市如沃爾瑪、家樂福等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這樣減少了許多代理銷售的中間環節,設定更接近於消費者易於接受的市場零售價格,讓利於消費者,增加高陽毛巾的市場份額。目前,高陽品牌毛巾商超供貨交易額每年達12億元。
團體訂購、促銷品訂單不斷。高陽紡織品質量的不斷提升為高陽毛巾市場帶來巨大的影響力,具有強勢產品價格競爭優勢的高陽毛巾不斷吸引國內外大企業和社會團體的眼光,他們通過來市場考察、電話聯繫、網上聯繫等方式團體訂購紡織用品,這些產品直接以市場批發價格供應,2009年1~10月供貨交易額3億元。
商貿城建有便捷的物流中心,21家轉運站通達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只要生產廠家在店內或者通過電子商務的形式和採購商就產品的規格、款式、價格等達成協定,業主就會通過物流及時傳送,據統計2009年1~10月轉運站毛巾發貨量達35萬噸。

價格區間:覆蓋高、中、低檔

11
紡織行業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高陽目前是擁有3300家紡織企業的紡織產業集群,是紡織品生產基地,紡織業分工細、流程多,目前高陽在紡、織、印染、行銷、運輸、服務等方面已經發展成一條龍作業,大大降低了生產中每個環節的成本,具有其他地區不可比擬的優勢。而且隨著質量的不斷提升,生產的產品質優價廉,消費者易於接受。
2008年全球性的經濟危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至今還未見底,高陽紡織業依託紡織市場的影響,大力宣傳市場,叫響高陽紡織這塊區域品牌,今年高陽榮膺中國毛巾毛毯名城這一榮譽稱號,進一步彰顯了區域品牌,為紡織產業發展增添了動力,成為高陽發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

地理

高陽縣位於冀中腹地,京、津、石三角中心地帶,北依華北明珠白洋淀,東臨華北油田,轄3鎮6鄉,180個行政村,國土面積48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0.7萬畝,人口30.7萬,暫住及流動人口10餘萬人。

歷史

高陽歷史悠久,古為顓頊故都,漢初置縣,是著名的紡織之鄉。紡織歷史源遠流長,始於明末,興於晚清,盛於民初,有400多年的紡織歷史;改革開放以來,高陽堅持發揮歷史傳統優勢,積極發展紡織業,尤其是近幾年來,始終?堅持發展第一要務,把紡織業作為縣域經濟的特色產業優先發展。棉織品等大多數產品的原料採購、織造、印染加工、銷售等環節,均可在高陽完成,紡織業逐步發展成為毛紡棉織毛毯等三大主導行業,紡、織、印染、供銷、服務門類齊全的工商業體系。產品暢銷全國,遠銷歐洲、東南亞、拉美、非洲等近30個國家和地區。1997年高陽被省政府認定為紡織強縣,2002年被省政府命名為紡織特色縣。投資3.5億元的紡織商貿城占地525畝,設施完備,功能齊全,建有商住樓87棟,門店1282套,商貿大廳面積達12164平方米。

市場定位

商貿城具有四大特點:一是市場規模大。建有固定門店1200套和1.2萬平方米的棚區,可容納固定商戶1200餘家和1468個臨進商戶。二是基礎設施全。市場道路四通八達,水、電、暖、消防、閉路監控、有線電視、大型電子顯示屏、計算機網路等一應俱全。三是服務質量優。市場實行統一管理、封閉運行、稅費集中徵收的管理原則。在管理體制的各個環節,充分體現以人為本,辦事效率高。市場保全堅持二十四小時巡邏,嚴厲打擊欺生排外、欺行霸市行為,為商戶創造優良、安全的經營環境。四是市場環境美。建築風格中西合璧,家居別墅化,風格園林化,集商貿、旅遊、休閒家居為一體。

經濟聯動凸顯

市場的繁榮極大的促進了縣域紡織業的迅猛發展,壯大了紡織業的規模,對該縣傳統產業的進檔升級起到巨大推動作用,對全縣經濟成長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織機設備實現了更新換代,箭桿織機、進口織機大量引進,電腦提花、電腦繡花產品應運而生,“三巾”類產品由中低檔向中高檔轉變,商貿城視窗作用的發揮,迎來了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的大型商場和超市的產品訂單,湧現出“三利”、“永亮”、“興興”等一批毛巾知名品牌。同時,市場的繁榮促進了餐飲、運輸、賓館服務等第三產業的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安置下崗職工286戶,取得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