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都鎮

高都鎮

高都鎮位於晉城市東北部,距市區20公里,東與陵川縣接壤,西與晉城煤業集團毗鄰,南與金村鎮相連,北與北義城鎮為伴。全鎮轄60個行政村,72個自然村,1.1萬戶,4.1萬口人,6.71萬畝耕地,全鎮東西長15.3公里,南北寬8公里,全鎮總面積120平方公里,地質環境以山區丘陵為主。

基本信息

概述

高都鎮高都鎮
高都鎮氣候四季分明,一般為: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秋高氣爽,冬季寒冷乾燥。最高海拔1076米,最低741米。年平均氣溫10℃---11℃,全鎮多年無霜期192.6天,最多為226天,最少為138天,降水量主要分布在夏季,占年降水量的60%。

該鎮地處丹河流域,丹河支流——源澤河由西向東,穿越鎮內西部,形成了兩大沖積平原,即東西兩軒,丹河上游還有總庫容8340萬方的任莊中型水庫,水庫蓄水灌溉著東軒4000畝農田。

歷史沿革

高都鎮高都鎮
高都鎮是一個具有優悠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文明古鎮,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裡生息,約公元前十七世紀,夏桀王在此建都,高都的名稱由此而來,秦統一中國後,在此建立了高都縣,以後歷朝又多在此建郡立州,成為澤州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向稱“行山重鎮”,1945年高都地區獲得解放,成為解放區,1985年設高都鎮至今,悠久的歷史給高都鎮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鎮西有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高都遺址”,鎮南有“夏桀王遷都於垂”的垂棘山,現名鳳凰山,鎮中有修建於金大定年間,現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東嶽廟,鎮北有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的臥龍山龍五廟,還有景德寺二仙觀城隍廟白衣閣等歷史文物,現不少地方已開闢為旅遊勝地。

行政區劃

高都鎮高都鎮
高都鎮轄60個行政村,即北街、保福、南街、南社、三溝、泊南、西元慶、水么頭、西屯、東屯、二聖后、車嶺、泊村、薛莊、東元慶、上元慶、下元慶、東坡、西坡、南焦莊、秦莊、北焦莊、西劉莊、馬溝、東劉莊、橫嶺、南坡、焦元、續家、善獲、桃元、漳東、伏堂、東山底、奎升莊、沙河、李莊、麻峪、山後、原河、溝北、連元、西莊、東莊、任莊、嶺西、黃家、大興、北上礦、小豐頭、大豐頭、嶺上、任圪套、玉寨、東玉寨、大路、大泉河、嶺後底、湖裡。總計60個村民委員會。

綜合實力

改革開放以來,高都鎮憑藉得天獨厚的煤炭資源優勢,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長遠發展,“十五”以來,全鎮

高都鎮高都鎮
緊扣結構調整和協調發展兩條主線,鎮域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改善。

到2007年底,全鎮民營企業增加值完成67600萬元,財政收入完成5190萬元,(其中國稅完成2850萬元,地稅完成2340萬元),糧食總產量完成2405萬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完成5062元。根據“十一五”規劃初步預測,到2010年全鎮生產總值將達到28.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780元,全鎮將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目標,到2020年全鎮將實現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目標。

資源環境

高都鎮境內地面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含煤面積16平方公里,占全鎮總面積13.3%,探明地質儲量5145萬噸,且煤層厚,煤質好,埋藏淺,易開採,另外,鐵礦分布廣泛,還有適用於發展建材的石灰石,石膏,瓷土,大理石,鋁釩土等少數儲量。

高都鎮林果資源豐富,是山西省多樣化果品生產基地,果樹栽培歷史悠久,種植面積較大,分布範圍廣,全縣果樹總面積達1500畝,正常年景產值一般在16.5萬斤以上,盛產山楂蘋果等果品。

交通運輸

高都鎮高都鎮
高都鎮交通四通八達,十分便捷,西有太洛公路,南有陵沁一級公路,長晉二級路和長晉高速路縱貫全鎮,區位優勢明顯。自2003年大打“村村通”硬仗以來,全鎮累計投資3000萬元完成“村村通”里程150公里,其中高大公路(高都——大興)投資600餘萬元,設計為長8公里,寬6米的三級標準柏油公路,成為“村村通”工程的重要標誌,並在此基礎上進行街巷道硬化,截止目前,全鎮徹底實現了“村村通”,80%的行政村實現了“戶戶通”,全鎮機動車輛達到1000餘輛。

農業

高都鎮高都鎮
全鎮有耕地6.71萬畝,傳統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糧食作物主要有冬小麥穀子玉米大豆等。經濟作物有棉花、油料等。高都鎮不斷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先後投資近百萬元組織實施了市、縣級農業綜合開發,旱作農業,機械化保護性耕作等一批重點工程,有效的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

截止2007年底,全鎮發展優質小麥示範基地4.9萬畝,優質小雜糧基地4.5萬畝,“澤州紅”小米基地4000畝,玉米育種基地6000畝,節水灌溉1.5萬畝,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2405萬公斤,小麥總產量2153萬公斤,蔬菜產量達到543萬公斤,肉類產量105萬公斤,蛋類產量達到172萬公斤,蠶繭產量達到3萬公斤,養豬達到10600百頭,養牛310頭,養雞16.7萬隻。

工業

合聚水泥項目占地396畝,總投資55000萬元,年生產能力4500噸,年產值40000萬元,年上繳利稅9000萬元,

高都鎮高都鎮蜜桃
工程正在緊張建設。蘭花集團的聚甲醛占地200畝,總投資60000萬元,年生產能力15萬噸,主題體工程已經完工。彤康山楂飲料廠占地60畝,總投資5000萬元,富公新型紙業有限公司,占地5畝,總投資200萬元,年生產能力1500萬噸,各項手續已經辦理,正在加快建設步伐。東劉莊編織廠,占地60畝,總投資700萬元,以及大宏嶺後底化工廠,占地6畝,總投資200萬元,年生產能力6000萬噸,目前工程正在建設。金工集團泊南鑄造廠,占地60畝,總投資4500萬元,年生產能力50000噸,年產值3億元。煤炭業正在完成鎮辦泊村煤礦30萬噸開升級達標建設,抓好東坡、西屯、泊村聯辦3個15萬噸礦井的達標升級;力爭在2008年底完成馬溝、泊南、西溝接替井3個15噸礦井的復產驗收,同時完成鎮辦薛莊煤礦30萬噸礦井的審批立項工程,力爭年內投入建設。

第三產業

商業餐飲業運輸等傳統產業進一步發展,全鎮擁有2個特色農貿市場和200個商業經銷網點。旅遊產業全面興起,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莊旅遊資源開發力度的加大,已逐步形了以臥龍山景區為龍頭,以東嶽廟、景德寺、城隍廟高都遺址為旅遊景群的文物古蹟,以及自然風光旅遊區。旅遊業逐步成為高都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亮點。

教育文體

高都鎮教育事業,得到較快發展,高都教學區現有中學2所,國小16所(其中中心國小5所),幼稚園4所(中心幼

高都鎮高都鎮特產
兒園2所)中、國小教師340人,中學生人數2498人,小學生人數2843人,入學率達到100%,鞏固率達到99.7%。教學質量大面積提高,國小考試成績名列全縣前茅,中考成績連創佳績,2007年達500分以上考生331名,其中達晉城一中錄取線56名,達澤州一中錄取線108名,名列全縣榜首。

鎮黨委政府,把農村文化建設擺在重要位置,依託民間深厚的文化底蘊,突出娛樂文化,素質文化,產業文化三種文化,狠抓專業,業餘兩種文化隊伍建設,加強“文化大院”以及圖書室、閱覽室、遊藝室、影劇院等文化陣地建設。農民樂隊、女子樂隊、文化大院文化一條街等新的文化組織和文化形式應運而生,農村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全鎮有1個影劇院,文化站1處,圖書室、閱覽室建設達15個,各種演出隊30個。曾在1990年高都鎮獲得“全國文化先進站”光榮稱號。2004年,被市委政府授予“文化先進鎮”稱號。2006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歷史文化名鎮”。

體育事業發展迅猛,成績喜人,到2007年底,全鎮擁有籃球場11個,羽毛球場地、桌球場地、棋牌室等體育場所15個。80%的村都建起了民眾固定健身活動點。有的還成立了體育活動代表隊。

農村衛生工作取得顯著成績,現有鄉鎮衛生院2所,村衛生所60個,衛生技術人員200人,全鎮農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達到98%,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70%以上。

蒙陰縣高都鎮

概況

高都鎮高都鎮

高都鎮位於蒙陰縣城西北部,屬砂石山區,轄37個行政村,108個自然村,3.2萬口人;總面積90.6平方公里。90%以上為低山丘陵,耕地面積3.6萬畝,經濟林5.8萬畝。該鎮以金剛石儲量大,盛產紅富士蘋果而遠近聞名,被譽為“鑽石之都”、“果品之鄉”。

農業發展
高都鎮是一個典型的農業鄉鎮,已初步形成了以蘋果、蜜桃、板栗為主導產業的林果大鎮。是國家科委九五年首批命名的無公害蘋果生產基地,2001一年被國家農業部列為“綠色果品生產基地”、“全國農技中心高優水果產業示範區”、是臨沂市“全市唯一的無公害蘋果標準化生產示範鄉鎮”。全鎮紅富士蘋果3.8萬畝,蜜桃8000畝,板栗6000畝,凱特杏雪棗等特色果品6000畝,在全鎮形成了以溫村、蔡莊流域為主的優質無公害蘋果生產基地,以孫官莊為中心的蜜桃生產基地,並在溫村、孫官莊等地建有7處果品批發市場。年產各類乾鮮果品5000多萬公斤,全鎮果品收入6000萬元,果品生產已成為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全鎮中藥材種植面積4000畝,瓜菜5000畝,特色白蓮藕1200畝。

礦產資源
高都鎮資源豐富,礦產品以金剛石、粘土、石灰石等為主。西峪金剛石礦區,儲量451.9萬克拉,占全國1/4,其中B級儲量39萬克拉,C級82.6萬克拉,D級330.7萬克拉,寶石級含量20%以上。質量好,適合露天開採。洪溝粘土礦區,儲量2800萬立方米,有灰、黑、紅、紫等品種,粘士質量高,含硫、鐵等元素低,優系粘土極適宜製作精緻陶瓷,次系粘土宜於釉面瓦燒制。石灰石、花崗石鈉長石,儲量大,易開採。

私營經濟
高都鎮個體私營經濟發達,已形成以建築建材、陶瓷、大理石板材加工、交通運輸、商貿流通、農副產品加工為

高都鎮高都鎮領導
主的私營經濟體系。擁有大理石板材加工企業58家,加工各種工程板、異型材等,年生產各類型材1200萬平方米。陶瓷生產企業16家,主要產品為釉面瓦、S型瓦等多種型號瓦、耐火磚、異形瓷和高檔陶瓷製品,低溫隧道釉面瓦生產線填補我省一項空白。研製的釉面瓦已申請國家專利,具有光滑平穩,色彩絢麗,強度高,耐腐蝕、抗嚴寒、御高溫、不吸水、不粘塵等特點,年產量達到1300萬片。全鎮去年完成契約招商引資額1156萬元,實際到位760萬元,今年上半年契約利用外資已達1.45億元。

基礎設施
高都鎮交通便利,水電充足,通訊快捷,投資環境好。鎮駐地距縣城12公里,距京滬高速公路15公里,205國道從鎮南部穿過。高蒙路、東高路、常坦路在此交匯,龍蒙路縱貫北部林果主產區,全鎮村村通電、通程控電話,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信號網路無縫隙覆蓋,小城鎮建設規划起點高、建設標準嚴,設施配套,布局合理。

獲得榮譽
全鎮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該鎮是全省“安全文明鎮”、小康鄉鎮、“黨員電教先進單位”、“愛心獻功臣先進單位”、“宣傳教育進村,婚育新風進家先進鄉鎮”、全市基層組織建設先進鄉鎮“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鄉鎮”、“科普工作先進鎮”,連續五年被縣委、縣政府命名為先進鄉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