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郵湖西新區

高郵湖西新區

新區依託現有產業基礎,重點打造太陽能光伏、新型照明燈具、電線電纜和汽車零部件產業,擁有工業企業近1000家,設備產能達500億元。 新城區在新城建設方面,加快推進“一核三組團”新型城鎮化發展格局。 同時著力推進科技產業綜合體、新型城市綜合體、科賽大廈等城建重大項目落戶落地,以一批精品建設工程為依託,加快新城核心區建設步伐。

簡介

新區是揚州菱塘光電科技產業園區更名為高郵湖西新區,新區
江蘇省高郵湖西新區揭牌
送橋鎮合二為一。推進新區建設,2014年城建項目投入不少於3億元,力爭到2018年實現全部工業總產值一千億元年均增長20%,創成省級高新區,使園區真正成為高郵的副中心、揚州的後花園
新區依託現有產業基礎,重點打造太陽能光伏、新型照明燈具電線電纜汽車零部件產業,擁有工業企業近1000家,設備產能達500億元。三產服務業欣欣向榮,郭集燈具城、龍騰燈具展銷城等載體相繼建成,投資38億元神居山文化旅遊度假區加快推進。建築業現有規模企業8家,建築施工年產值近100億元。現代農業擁有中國高郵鴨養殖基地、揚州鵝育種基地,羅氏沼蝦育苗產業園填補了揚州市產業空白。
新區將堅持“新老互補、產城融合”的發展理念,構建“一核三組團”發展格局。“一核”就是打造新區新城區,建成新型工業產業園、神居山文化旅遊體驗區、現代智慧新城中心區、狀元湖生態休閒區及商貿居住綜合區五大區域;“三組團”就是按照“填齊補缺”的思路,推進原三個鎮區集約化發展,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管理與服務水平,全力以赴打造“高郵第一鎮、揚州前五強”,加快建設“新型示範鎮、高郵副中心、揚州後花園、省級高新區”。
是一個新興的生態型綜合性新城。對外交通便捷,東有京滬高速公路京杭大運河寧鹽高速公路江蘇S333省道郵天公路等水陸交通穿境而過。這裡民風純樸、物產豐饒,有充足的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電力資源、農業資源,有適合人居的優美生態環境,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新興的產業園區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堅持規劃優先、環保優先、科技優先、效益優先的原則,逐步建成產業特色明顯、服務功能完善、人口相對集聚,適宜創業、居住、休閒的綜合性新城區。同時著力打造旅遊景觀,充分展示出“自然和諧、創業創新”的城市特色,從而使之成為“全省高新區、揚州後花園、城市副中心、湖西新高地。”

綜合實力

2012年,實現工業總產值268億元,先後編制完成創新載體規劃、狀元湖及周邊地塊控制性詳細規劃,完成園區公共服務中心一期工程、湖西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全面開工建設湖西片區污水管網工程,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入5.6億元。

該區將精心打造現代特色農業,建成沿高郵湖高郵鴨產業帶揚州鵝產業帶沿圩大堤業基地產業帶;加快推進高郵湖、神居山農業生態示範基地休閒觀光農業建設;加快推進燈具城物流、科賽睦鄰坊等現代服務業項目建設;加快神居山文化旅遊度假區建設步伐。2014年力爭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12個以上,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1個、5億元以上項目1個、現代服務業項目5個。該區在招大引強的同時,將進一步注重對現有企業的扶大培強,並採用“一企一策”的方法,引導和推動企業向集團化、集約化、品牌化發展。
2014年力爭培育產值超10億元的企業1家、超億元的企業5家,全年新增規模以上企業5家。

產業布局

在產業發展方面,該區將著力推進南部工業區北部工業區以及郭集、送橋照明燈具產業園天山太陽能光伏產業園“兩區三園”的產業空間布局,力爭2014年新型照明燈具太陽能光伏電線電纜汽車零部件產業規模分別達到150億元、50億元、20億元和10億元;同時大力發展三產服務業,紮實推進高郵湖、狀元湖和神居山聯動開發。力爭光電園區“一年有變、三年大變、五年巨變”。

產業定位更加明確

根據“布局集中、用地集約、產業集聚”的要求,整合湖西板塊產業資源、生態資源、人力資源,致力發展以太陽能光伏為主導的新能源產業、以LED為領域的新型照明燈具產業、以超高壓電纜和特種電纜為主體的電線電纜產業,使產業園區成為湖西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
一是堅持規劃先行,有序發展。以產業發展為中心,相向發展,南北推進,極力打造兩個工業區。北部工業區結合菱塘產業園發展電線電纜產業,南部工業區江蘇S333省道線為發展軸,兩側發展太陽能光伏LED照明燈具等光電高科技產業,形成光電產業集群。
二是依據產業定位,開展產業招商。堅持按照產業定位進行,以產業為依託,發揮比較優勢,圍繞產業的主導產品及其上下游產品進行招商,努力招引一批體量比較大,科技含量比較高的項目。

新城區

在新城建設方面,加快推進“一核三組團新型城鎮化發展格局。“一核”就是進一步突出“產業人居生態服務”功能,打造園區新城;“三組團”就是推進三個片區集鎮精緻化管理、集約化發展,實現一體化布局和聯動發展,
新城區建設方面,菱塘光電園將圍繞“產業、人居、生態、服務”功能,劃定5平方公里的新城區建設核心區,拉開新城建設大框架。加快道路、供水、供電、天燃氣、污水管網等新城基礎設施工程建設;加快新城配套設施建設,力爭名學校、名醫院儘早落戶新城;全年建成安置小區不少於2個,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同時著力推進科技產業綜合體、新型城市綜合體、科賽大廈等城建重大項目落戶落地,以一批精品建設工程為依託,加快新城核心區建設步伐。

招商引資

對外開放日趨加快。堅持以大招商促進大發展,美國歐盟日本韓國和我國港澳台地區等一批外資企業,以及國內一些上市公司、大集團、大企業紛至沓來,我區已成為投資的熱土、創業的“家園”。
投資10億元高郵五洲城項目
高郵湖西新區一批項目集中簽約
蘇州科賽集團投資38億元神居山旅遊項目和投資3億元的科賽大廈及湖西新型城鎮化綜合開發項目

園區發展情況

規劃編制基本完成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科技產業園區打造成全省高新區、揚州後花園、高郵副中心、湖西新高地”的要求,高起點、高標準地編制了園區概念性規劃、園區總體規劃和工業區詳細規劃。2008年9月26日,“湖西地區總體規劃”文本提交至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11月6日經市政府行文批准執行。2009年,在園區概念
性規劃和總體規劃的基礎上編制了南北兩個工業區的控制性詳細規劃,規劃成果於6月9日通過專家評審,並按照專家評審意見,對規劃成果進行了調整和完善,形成了正式文本,8月31日,經第六次規委會審查通過,12月17日經市政府正式批准實施。同時做好園區30平方公里範圍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工作,抓緊做好用地規劃的調整。核減了核心區範圍內基本農田保護指標2萬畝,新增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規模區1500畝,擴展區1820畝,為園區近期發展提供了空間。

載體建設更加突出

一是堅持規劃引導,促進企業集聚。科學合理地規劃設定了湖西地區產業發展布局。加強湖西地區項目用地的審查,貫徹落實市政府“飛地”政策,引導規模企業和主導產業向園區集聚。二是注重園區建設,構築發展平台。加快推進一廠兩園三路建設。園區東西大道、南北大道均按城市主幹道Ⅱ級標準建設,規劃路寬均為60米。總長8.5公里,計畫投資1.8億元。兩條道路雨污水管道鋪設和第一層瀝青攤鋪已基本完成,兩條大道已累計完成投資1.2億元。污水處理廠廠區正在進行基建工程,已先行鋪設污水管網15.8公里,投入資金近1500萬元。計畫2010年6月完成辦公樓及附屬設施建設,年底投入運行。同時積極籌措資金,推進緯十八路、緯十九路征地拆遷,緯十八路、十九路施工圖設計已經完成,各項準備工作正在積極籌劃,近期將開工建設。三是新建科技創業園,加快項目建設。揚州偉業創新科技是入戶園區的首家工業企業,其投資的單晶矽切削液回收處理項目,目前正在安裝設備,預計4月份投入運營。南京新朝陽投資發展投資建設科技創業園項目已辦好相關手續,土地已掛牌,近期也將開工建設。科技創業園標準化廠房的建設將為中小企業進入園區發展提供孵化載體,首家工業企業順利投產將進一步吸引更多的企業投資落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