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良姜[姜科山姜屬植物]

高良姜[姜科山姜屬植物]
高良姜[姜科山姜屬植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高良姜(學名:Hance),是姜科,山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110cm。根莖圓柱狀形,棕紅色橫生,節上有環形膜質鱗片,節上生根。莖叢生,直立。葉無柄或近無柄;葉片線狀披針形,先端漸尖或尾尖,基部漸窄,全緣,兩面無毛;葉鞘開放,抱莖,具膜質邊緣;吉舌膜質,不開裂。總狀花序頂生,直立,花序軸被絨毛;花萼筒狀,花冠管漏斗狀,長圓形,唇瓣卵形,白色而有紅色條紋,側生退化雄蕊錐狀;密被絨毛,花柱細長,蒴果球形,熟時橙紅色。種子棕色,有鈍稜角,4-11月開花結果。 分布於中國廣東、廣西;野生於荒坡灌叢或疏林中,或栽培。 該種藥用夏末秋初採挖,除去鬚根及殘留的鱗片,洗淨,切段,曬乾。 可入藥。別名南姜,蜜姜。是東南亞以至印度咖喱常用調料。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

形態特徵

高良姜[姜科山姜屬植物] 高良姜[姜科山姜屬植物]

多年生草本,具根狀莖, 株高40-110厘米,根莖延長,圓柱形。

葉片線形,長20-30厘米,寬1.2-2.5厘米,頂端尾尖,基部漸狹,兩面均無毛,無柄;葉舌薄膜質,披針形,長2-3厘米,有時可達5厘米,不2裂。

總狀花序頂生,直立,長6-10厘米,花序軸被絨毛;小苞片極小,長不逾1毫米,小花梗長1-2毫米;花萼管長8-10毫米,頂端3齒裂,被小柔毛;花冠管較萼管稍短,裂片長圓形,長約1.5厘米,後方的一枚兜狀;唇瓣卵形,長約2厘米,白色而有紅色條紋,花絲長約1厘米,花葯長6毫米;子房密被絨毛。

果球形,直徑約1厘米,熟時紅色。花期:4-9月;果期:5-11月。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廣東、廣西;野生於荒坡灌叢或疏林中,或栽培。模式標本采自廣東海南。

生長習性

高良姜生長於熱帶、亞熱帶地區,海拔700m以下的林邊路旁、山坡草地或低山丘陵的灌木叢中。種植宜於土層深厚、質地疏鬆、土壤肥沃的紅壤土。喜溫暖、濕潤、耐旱、怕澇。 

繁殖方法

多採用根莖繁殖:高良姜有“雞姜”和“牛姜”兩種栽培品。兩者形態特徵並無多大差異,惟“牛姜”較“雞姜”體形大,產量高,故多採用“牛姜”作種。在收穫高良姜時,選取1~2年生的有5~6個壯芽(芽要較為集中)的“牛姜”根莖作種,隨選隨種。

移栽:以4~5月份栽植為好,在已耙碎整平的地塊上,每667㎡施入腐熟的土雜肥2500~3000kg作基肥。然後按株行距50cm×;75cm,開溝或挖穴,穴溝深15~20cm,寬25~30cm,每穴放入根莖一段(芽頭向上)、邊放種邊填土,並蓋細表土5~7cm,一般每667㎡用種量15~20kg。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選擇質地疏鬆、肥沃的沙質壤土栽培。忌乾旱、地勢低洼、黏重和瘠薄土壤地培植及連作。在冬季或早春深翻土地30cm,然後每667㎡放入腐熟的豬欄糞3000kg作基肥,然後淺鋤1遍,把肥料翻入土內。藁本為淺根植物,基肥入土不要超過20cm。栽種前,將土耙細整平,做成寬1~1.4m,高約30cm的畦,畦長可視地形而定。

田間管理

中耕除草:苗齊後2個月內每隔20天中耕除草1次,但切勿傷及根部。12月下旬地上部分枯萎時,在離地5cm處將莖葉割掉,畦面壅土厚3cm,將芽頭全部埋沒,免受凍害。

清理溝道:冬季苗枯後,結合蓋土將溝道理深,以防根莖腐爛,翌年清明前後,枝葉尚未封壠時再清理1次,避免5月和6月多雨季節遭受損害。

追肥:藁本的生長期需肥較多,栽種當年每次除草後,每667㎡用水糞2000kg或尿素15kg以300倍水稀釋穴施。冬初,結合蓋土澆越冬肥,每667㎡用濃糞2000kg。翌年開春後澆1次稀薄的糞水提苗。5月植株封壠前用草木灰和過磷酸鈣拌勻,施於蔸部後覆土,以促進根莖的生長膨大。進入第3年可少追肥。

1.

中耕除草:苗齊後2個月內每隔20天中耕除草1次,但切勿傷及根部。12月下旬地上部分枯萎時,在離地5cm處將莖葉割掉,畦面壅土厚3cm,將芽頭全部埋沒,免受凍害。

2.

清理溝道:冬季苗枯後,結合蓋土將溝道理深,以防根莖腐爛,翌年清明前後,枝葉尚未封壠時再清理1次,避免5月和6月多雨季節遭受損害。

3.

追肥:藁本的生長期需肥較多,栽種當年每次除草後,每667㎡用水糞2000kg或尿素15kg以300倍水稀釋穴施。冬初,結合蓋土澆越冬肥,每667㎡用濃糞2000kg。翌年開春後澆1次稀薄的糞水提苗。5月植株封壠前用草木灰和過磷酸鈣拌勻,施於蔸部後覆土,以促進根莖的生長膨大。進入第3年可少追肥。

病蟲防治

病害

高良姜生長過程中的病害主要有爛根病,多發生在高溫季節或多雨季節,在積水多的條件下容易發病。主要特徵為根部腐爛,之後植株死亡。

農業綜合防治。發病初期,拔除病株,並扒開病株周圍的表土進行晾曬;每m2施用100~150g的石灰粉消毒,避免病菌傳播。同時加強田間管理,改善周圍環境,做好通風、透光、排水等工作,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藥劑防治。可採用0.2%~0.4%波美度石硫合劑(波爾多液)灌根防治。波爾多液配製方法為硫酸銅(等量式)、生石灰各1kg,水100L。將稱量的硫酸銅放入塑膠桶內,加入自來水5L,攪拌溶解,去渣,再加入淨水45L,即配成硫酸銅溶液;然後將生石灰放入另一小桶中,加少量水化開後再加入50L淨水,拌勻過濾,製成石灰乳;最後將硫酸銅溶液與石灰乳慢慢混合、攪勻,即製成淺天藍色的波爾多液。

蟲害

高良姜的蟲害多為鑽心蟲和卷葉蟲,主要危害嫩葉和莖尖。在受害區域用40%的樂果乳油2000倍液噴灑,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主要價值

根莖供藥用,功能溫中散寒、止痛消食。

化學成分

高良姜[姜科山姜屬植物] 高良姜[姜科山姜屬植物]

根莖含揮髮油0.5-1.5%,油中主要成分為蒎烯、按油精 (Cineole) 、桂皮酸甲醋、高良姜醇 (Galangol)。據文獻報導含有14種黃酮類化合物,結構已證實的有下列7種:⑴槲皮素(Quercetin, C15H1007)、⑵山奈醇(Kaempferol, C15H1008)、⑶槲皮素-3-甲醚(Quercetin-3-methyl ether)、⑷異鼠李素(isorhamnetin)、⑸ 4’-甲基山柰素,(Kaempferide, C16H1208)、⑹高良姜素(Galangin, C15H1005)、⑺高良姜素-3-甲醚(Galangin-3-methyl ether)。此外,尚含澱粉、鞣質及脂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