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嵩

高致嵩

高致嵩(1898—1937),廣西岑溪縣歸義鎮謝村人,國民革命軍第九集團軍88師264旅旅長,1937年12月12日在南京保衛戰中壯烈殉國。國民政府追晉為陸軍中將,1986年3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基本信息

個人生平

高致嵩,1898年出生,廣西岑溪歸義鎮謝村人,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國民革命軍陸軍將領。抗日戰爭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二六四旅少將旅長,1937年十二月十二日在南京雨花台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中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追認為革命烈士。

幼時入私塾,習讀經史。後就讀於岑溪縣立中學。畢業後曾任鄉村國小教員。

1924年冬,考入黃埔軍校第三期入伍生總隊。

1925年7月,正式升入第三期學生隊,編在步兵科。

1926年1月,畢業後,任國民革命軍陸軍排、連、營長等職,參加過北伐戰爭和國民黨新軍閥混戰。

1930年,奉調南京衛戍司令部任職。

人物事跡

1931年底,國民政府警衛軍第二師改編為陸軍第八十八師,俞濟時任師長,高致嵩調任該師中校參謀。

1932年1月28日,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上海,12.8淞滬抗戰爆發。

1932年2月,高致嵩隨八十八師開赴上海,支援十九路軍對日作戰。奉命擔任江灣北端至廟行、蘊藻浜一線的防禦。

1932年2月20日,日軍對廟行八十八師陣地發起猛烈進攻,遂親上陣地,與官兵一起迎擊日軍,在大、小麥家宅一帶與敵展開激烈肉搏戰,終於打退了日軍的進攻。此後,隨部繼續戰鬥在江灣、閘北一帶。親冒彈雨,身先士卒,打退了日軍一次又一次的進攻。不幸腿部中彈受傷,被迫退下火線。

傷愈後,調任湖北省保全團營長,負責黃陂一帶的治安防務。參加“圍剿”工農紅軍,兩度負傷。

1934年,又投奔擔任浙江省保全處處長兼浙贛皖邊區“剿匪”司令官的俞濟時,升任浙江省保全處補充團上校團長,後改任第三團團長。

1934年10月至1935年1月,追隨俞濟時,參加“圍剿”方誌敏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

1937年8月,8.13淞滬抗戰爆發後,高致嵩率浙江省保全處一個保全團開赴上海,參加對日作戰。到上海後,該團編入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師長孫元良)第二六四旅。14日,二六四旅在閘北持志大學、五州公墓等地與日軍展開激烈的巷戰。日軍憑藉房屋和工事頑抗,高則率部逐屋爭奪。在進攻愛國女校及粵東中學時,旅長黃梅興不幸中炮犧牲,高升任為二六四旅少將旅長。

1937年9月18日,日軍再次進攻二六四旅陣地,高沉著指揮應戰,等待日軍靠近,率部同日軍展開肉搏戰,將敵擊潰。

1937年10月,264旅轉守北站一帶。高挑選精銳部隊,實施夜間突襲,擊斃日軍甚多。

1937年11月,隨國民革命軍部隊從上海撤退。

高致嵩 高致嵩

1937年12月,參加南京保衛戰,率二六四旅堅守雨花台陣地;12月初,日軍猛攻光華門、中華門及雨花台各要點,遂率兵堅守雨花台陣地,多次打退敵人的進攻。後友鄰陣地被敵突破,所部三面受敵,乃率部與二六二旅朱赤部協同作戰,共同堅守陣地。

1937年12月12日,高致嵩和全旅官兵數千人壯烈殉國。

人物評價

高致嵩犧牲後,國民政府追贈為高致嵩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

1986年3月,浙江省人民政府追認其為革命烈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