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臥胡同

高臥胡同

高臥胡同,始建於元代,其名稱與典故“袁安高臥”有關。位於現北京市的西城區東北部,雙東口均在景山西街。原稱狗鷹胡同,民國後諧音改成今稱。

介紹

高臥胡同高臥胡同
高臥胡同位於西城區東北部。雙東口均在景山西街。原稱狗鷹胡同,民國後諧音改成今稱。東晉時袁安家貧,大雪無食臥於家中,為時人所嘆息,稱“袁安高臥”,為其貧而不折腰示人。後成為貧而不諂者的一種指稱。又,明末大詩人高啟詠梅詩有句:“學滿深山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狗鷹改為高臥,或有此意。1965年,三炷香併入,兩側皆平房住宅。

府學胡同路北,有條文丞相胡同,它以愛國丞相文天祥的名字命名。原來那條胡同叫巴兒胡同,改為文丞相胡同,紀念、弘揚愛國主義精神。1278年文天祥抗元,在廣東五坡嶺(海豐縣)被元兵俘虜。1279年被押到元大都囚禁地。文天祥被關在陰暗潮濕的土牢,愛國心不動搖,他寫下了千古流傳的《正氣歌》:“天地有正氣……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全死安足論……”他在獄中以“正氣”斗敵,顯示力量。他被關押三年,心不動搖。忽必烈赴獄勸降,以宰相高位誘他降元,他堅定地說:“願賜之一死足矣。”1283年1月9日在柴市,一說在菜市口英勇就義,時年47歲。在他囚禁地建立“文丞相祠”,巴兒胡同改稱文丞相胡同。相傳,後院中的棗樹是文丞相親手栽植。而且,棗樹的枝葉都向南傾斜,仿佛指向南方,象徵文天祥的愛國心永遠指南。文天祥的詩歌“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罷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洋溢愛國情、愛國精神。

府學胡同63號,修建文天祥祠,是明洪武九年(1376年)北平按察副使,為紀念民族英雄而建,永樂六年(1408年)文丞相正式列入祀典,每年春秋順天府官員主持祭祀儀式。文天祥祠由大門、過廳、堂屋組成,成為文物保護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展覽文天祥事跡、年譜、青少年、入仕、抗元九死一生、再舉戰旗抗日,兵敗被俘就義等。院內石碑、石刻匾、刻石、唐書法家李邕斷碑二礎石;室內屏風,毛澤東手書文天祥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還有《正氣歌》全文向世人展示“浩然正氣”永久傳揚。永遠顯示“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氣節、崇高品德、錚錚鐵骨、愛國主義精神。

住宅區域情況介紹

物業類型:普通住宅
建築年代:暫無
總戶數:暫無
容積率:暫無
綠化率:暫無
開發商:暫無
物業公司:暫無
物業費:暫無
小區地址:北京市西城區景山后街
軌道交通:6號線,8號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