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森

高爾森(1929 - ),生於安徽省安慶市,是我國著名的法學家,我國國際稅法學科的開創者,為南開大學國際經濟法研究所和國際經濟法學科的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高爾森(1929 - ),生於安徽省安慶市,是我國著名的法學家,我國國際稅法學科的開創者,為南開大學國際經濟法研究所和國際經濟法學科的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1948年高爾森考入北京大學法學院,1952年畢業後分配到南開大學從事馬列主義教育工作。後因被定為嚴重右傾被調離南開。1979年重新調回南開大學工作。高爾森教授在國內較早開展國際經濟法研究,並在當時的國際經濟研究所內設立了國際經濟法研究室,1995年成立國際經濟法研究所,高爾森教授擔任首任所長。
高爾森年輕時就才華出眾,在大學三年級時曾翻譯出版三本著作,其中兩本譯自俄文,一本譯自英文。1975年《南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創刊,創刊號上就有高爾森的論文發表。
從1979年起,高爾森深入研究國際經濟交往中十分需要而國內尚無人或很少有人研究的課題,如國際稅法、專利法、英美契約法等。高爾森主編的《國際稅法》,於1991年獲第四屆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並於1992年獲第二屆法務部高等學校優秀教材獎,截止到1997年該書已9次印刷。高爾森還是新中國第一本系統介紹英美契約法原理的學術論著的作者。
高爾森還發表了多篇有重大學術價值和影響的論文。在他所發表的論文中有3篇獲得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有8篇論文被多次轉載。其中,1980年在全國第一次專利法研討會上宣讀的《我國實行專利制度的必要性及其有關問題》的論文,受到極高評價,國家科委副主任、會議主持人武衡同志要求印發人手一份。國家專利局一些領導為此一直稱高爾森是我國建立專利制度的有功之人。1982年12月,高爾森在上海舉行的我國第一次國際經濟法研討會上,宣讀了題為《吸引外資與稅收優惠》的論文,受到與會300多人的一致高度評價,該論文發表後曾被轉載9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