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爺廟

高爺廟

高爺廟位於福州市鼓樓區天皇嶺。建於清道光至同治(1821~1874年)間,原名天皇寺,俗稱上殿。前殿50年代初倒塌,改建為廠房。1992年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簡介

高爺廟高爺廟
高爺廟坐落於福州烏山東麓天皇嶺,坐北向南,現有面積約1500平方米。始建於唐五代,重建於明嘉靖年間,在道光至同治年間,又經歷了一次擴建。主要建築三進,四面圍牆,六扇大門朝東。首進為前殿,中間為戲台、譙樓,後進為後殿。前、中、後殿,面闊三間,進深七柱,單檐歇山頂,穿斗式木構架。兩殿中間戲台,有四根石柱和四塊長方形石欄浮雕,戲台頂藻井、天花絢麗,斗拱、駝峰、雀替等木雕均描金;兩邊譙樓精雕細刻,結構嚴謹。
歷史上,高爺廟曾是福州五帝信仰的一個中心,為福州著名的“九庵十一澗”中的第一澗。高爺廟與烏山石塔會館同為南澗,俗稱高爺廟為上殿,石塔會館為下殿。目前,廟內尚存有清乾隆間的石香爐兩個,上刻有“南澗”、“上殿”字樣。高爺廟祀奉桂宮高真人,祖籍興化府,一生行醫濟世,於妙峰山得道,晚年羽化於烏山丹台。
1860年10月,有一個叫做特德·法朗西斯·瓊斯美國青年來到福州,瓊斯用相機拍攝下48幅福州風景照,記錄下了他對福州的情感,也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影像。其中最出名的一張相片,是拍攝於1870年左右的以福州雙塔為背景的南門兜一帶,相片前封火牆與燕尾脊錯落交織的建築群,就是高爺廟。
1992年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該景點於2012年5月修復完成對外開放。寺廟同時作為鼓樓區安泰街道文化站承擔民俗文化活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