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羊齒

高山羊齒

高山羊齒(Davallia mariesii),即骨碎補,是骨碎補科骨碎補屬的蕨類植物。高山羊齒是一種適合用作切葉的蕨類植物,目前大量套用於插花,但產品供應一直處於緊缺的狀況。我國、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家的需求量正在逐年加大,市場前景被業內人士廣泛看好。原產瓜地馬拉,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引進中國。目前主要通過地栽作為切葉進行商品化生產,由於生理條件的要求,最適合在北回歸線以南的地區種植。目前中國只有海南、台灣有上規模的基地進行種植。

觀賞特性

高山羊齒植株高40~50 cm。根狀莖長而橫走,粗壯,粗8~10 mm,木質,全部密被鱗片;鱗片卵狀披針形,長5~7 mm,先端鑽形,邊緣有睫毛,中部褐色,邊緣棕色或灰棕色,復瓦狀排列。葉遠生,相距2~5 cm;葉柄長18~32 cm,粗2~3 mm,棕禾稈色,上面有淺溝,基部密被鱗片,向上光滑;葉片五角狀三角形,長寬各18~35 cm,先端漸尖,三回羽裂;一回羽片約8~10對,斜展或斜向上,互生,柄長2.5 cm左右,基部一對最大,長三角形,長10~22 cm,寬8~12 cm,先端漸尖,基部略偏斜,上側截形並與羽軸平行,下側楔形,羽裂達具翅的小羽軸;二回小羽片7對,互生,略斜向上,彼此密接,柄長0.5 cm左右,基部上側一片略較大,橢圓形,長5~8 cm,寬3~6 cm,先端漸尖,基部略偏斜。下部幾對深羽裂幾達具闊翅的主脈,向上的為淺羽裂;羽片葉頂部的2~3對僅於邊緣有疏齒;向上的羽片逐漸縮小為橢圓披針形,彼此密接。葉脈纖細,下面明顯,上面僅可見,褐色,扇狀分枝,斜向上,密接。葉厚紙質或革質,拳葉被白絨毛,展葉時由下而上逐漸展開。乾後暗褐色或褐棕色。孢子囊群整齊著生於小羽片背部中脈兩側上,每裂片或鈍齒上通常有1枚;囊群蓋管狀,長約2 mm,為寬的1.5倍,紅棕色,膜質。

生態習性

高山羊齒和其他蕨類一樣是一種喜陰、喜潮、喜偏酸性土壤的植物。空氣相對深度常年平均82%,年降水量1500-20000mm,年平均氣溫23℃。通常採用遮陽90%的方法在北海地區種植。土壤要求疏鬆,pH5-6。

高山羊齒植株高山羊齒植株

高山羊齒喜肥沃的土壤,由於是淺根系根系所以要做高畦栽培。

定植到收穫一般在18個月(哥斯大黎加12個月),收穫周期6-7周,可連續採收7--10年。畝產110000張左右。

高山羊齒不同生長期,對光線的要求不同,生長初期即抽芽期,光照強度由12000lx逐步到20000lx,要防止光照過強,多遮陰。葉片長到4片左右,光照強度20000--30000lx,光照太強易產生葉片灼傷,葉色不正常,可採用鋁箔的遮陽網進行遮陰、降溫,尤其是夏季晴天的光照。在高山羊齒的休眠期也要保證一定的光照時數,增強植株的抗逆性。若在生長期間光線不足,則生長速度減緩,葉片瘦弱,葉柄細長,植株顯得萎蔫。

高山羊齒喜溫暖氣候,生長在18-25℃比較適宜,當氣溫低於5℃時出現休眠,能短時間忍受4℃的低溫,0℃發生凍害,而溫度高於30℃以上時生長停滯,也出現休眠。

產地

高山羊齒原產瓜地馬拉,於90年代作為切葉進入中國。由於生理條件的要求,最適合在北緯歸線以南的地區種植。目前中國只有海南省、台灣省有上規模的基地進行種植。

用途

高山羊齒葉形美觀、形態瀟灑,葉色濃綠,革質鮮亮,是良好的切葉材料。高山羊齒全年 都 有 萌 動 和 展葉,全年觀賞價值較高,可作為室內的觀賞蕨類也可以做庭院和花園的綠化材料,有原始森林之奇麗韻味。目前在插花中作為主要的切葉材料廣泛套用,園林綠化中的套用有待進一步的推廣。

花語

高山羊齒的花語是——優雅、可愛、純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