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有機茶

有機茶的一種,是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頂上,按照有機農業的方法進行生產加工的茶葉。

簡介

高山有機茶是有機茶的一種,是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頂上,按照有機農業的方法進行生產加工的茶葉。在其生產過程中,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農藥、植物生長調節劑、化學食品添加劑等物質生產,並符合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合會(LFOAM)標準。高山有機茶葉是一種無污染、純天然的茶葉。目前,國內高山有機茶種植處於發展起步階段,比較具有代表性的福建地區的洋頂崬地區。

栽培方式

完全不使用化學肥料、農藥的栽培方式,且必須完全使用未受污染的有機肥料,並採行自然方法防治病蟲害,栽培地點必須位於海拔1000米的山峰之上。

標準要點

高山有機茶沒有特定的產品標準,它只是在各企業採用的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企業標準)的基礎上,進一步規定了要開展有機茶種植和加工所必須遵守的規定和產品指標。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於1999年制定了有機獲頒證標準,通過專家審定後於1999年9月份正式發布,並據此開展有機茶頒證工作。目前,浙江省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並組織專家制定了有機茶浙江省地方標準,標準代號DB33/T266-2,由浙江省質量技術監任局於2年2月18日發布,3月28日起實施。
綜上所述,高山有機茶有如下要點:
(1)向茶葉行業引入了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合會(IFOAM)關於有機食品生產和加工的基本準則。標準是依據IFOAM有機食品生產和加工基本標準,參考歐盟等國以及我國有機食品標準及綠色食品標準,結合茶業特別是我國茶葉行業的實際而制定的,使我國有機茶的生產與開發等有了一個基本的依據。
(2)規定了有機條生產的生態環境、品種選擇、土壤管理、病蟲草害治理以及茶葉加工、包裝、貯藏、運輸和銷售過程中所應遵循的原則和技術要求,因此標準看起來更象是指導有機茶生產和加工的技術規範。
(3)規定了有機茶的產品標準,特別是對產品的衛生指標有效高的要求。
(4)規定了有機茶認證機構必須具備的條件和開展有機茶認證過程必須逐循的程式。
(5)其種植栽培點需位於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

生產技術規程

高山有機茶是一種在沒有任何污染的產地按照有機農業生產體系與方法生產出鮮葉,在加工、包裝、貯運、銷售過程中不受化學物品等的污染,並經有機食品認證機構審查頒證的茶葉。有機茶屬於真正純天然、高品位、高質量的健康飲品,代表了今後茶葉生產的發展趨勢,有極大的發展潛力。
現將有關技術介紹如下。
環境選擇:海拔1000米以上, 產區應遠離城市和工業區。空氣符合國家大氣環境質量一級標準,灌溉用水的水質符合國家地面水環境質量一類標準,土壤中的銅、鉛、鎘、砷、汞、鉻等重金屬含量必須低於國家有機茶加工技術規定標準。生產、加工、貯藏場所應保持清潔衛生,禁止使用化學藥品。
園地選擇 種子種苗必須來自有機農業生產系統,不使用由基因工程獲得的品種苗木。茶園園地生態環境優良,周圍布置好綠化帶,有機茶與非有機農業生產用地應有一定的隔離帶。園地土壤深厚肥沃,通透性好,有機質含量>1.5%,pH值4.5至6.5,有效土層疏鬆,生物活性強。茶園周圍100米以內不得設廁所、糞坑、牲a圈等。
土壤管理 1.1至3年生幼齡茶園,應在行間合理間作綠肥,以培肥改良土壤。2.在雨季來臨前和秋冬季施基肥後用無污染的秸稈、山青等覆蓋土壤,減少水、土、肥流失,夏天保水防旱,冬天保溫防凍。3.對土壤肥沃、無雜草、覆蓋度高的茶園,應少(免)耕。提倡利用生物(如蚯蚓等)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4.嚴禁使用化學類除草劑、增效劑和土壤改良劑。 
施肥技術 1.生產有機茶的茶園允許施用沒有受重金屬、農藥及其它有害化學物質污染,並經過無害化處理的有機肥、某些天然礦物(如礦產硝石等)、天然腐殖酸鹽類(如泥炭等)、採用純生物技術生產的有機液肥、菌肥、有機茶專用肥等。2.禁止在有機茶園施用人工化學合成的各種化肥、複合肥、復混肥、稀土元素肥料、生長素、人工合成的各種多功能葉面營養液及城鄉垃圾、工廠廢渣等。3.每年修剪下的茶樹枝葉都要設法歸還土壤,可直接作肥料翻埋入土,也可作土壤覆蓋物鋪於行間。4.有機茶園應施基肥和追肥。基肥採用經1至6個月堆制、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包括無污染的各類餅肥、綠肥、作物殘體、泥炭、有機茶專用肥等肥料。追肥採用經高溫堆制及無害化處理的人糞、畜禽糞、有機茶專用肥及生物有機液肥等。

辨別高山有機茶

目前市面上充斥各種有機茶、綠色有機茶,而高山有機茶不夠普遍,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福建洋頂崬茶園出產的高山有機茶。那么究竟什麼樣的茶才是高山有機茶?專家提醒,目前最直接的方法是要查看產品正規的合格證書,或是直接聯繫茶園辨別真偽,同時通過可靠的渠道購買。

高山有機茶國內品牌

漳州御品茶業有限公司旗下的洋頂崬有機高山茶。公司擁有一個高山有機自成生態的獨立茶園。公司十數年僅僅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不通道路的近2000畝深山中開墾並種下了800畝的軟枝烏龍,金萱,鐵觀音,四季春等優質烏龍茶,並用心呵護著茶樹的生長。
一、肥料:豆漿,紅糖,有益菌發酵的有機肥;野草漚肥,其它有機肥。
二、灌溉:天然清瀝山泉(此處是廈門漳州的主要水源。
三、茶園不承認有蟲害。 鳥類、蛙類、蟲類和茶樹自然共處,茶人拒絕傷害任何一種。
四、通過自種、自管、自裝、自銷的經營模式,真正實現從“茶樹到茶杯”的全程安全控制。
五、茶葉外形呈球形,緊結重實,泡開後梗葉相連,茶梗富含茶丹寧、茶多糖,“粗茶淡飯”好養生。
六、無論何時何地,只需用谷歌地球搜尋“南靖縣洋頂崬”,可俯視茶園全景,絕美。
洋頂崬位處南靖書洋鎮山區,與世遺景觀土樓群相毗鄰。崬頂海拔1050米,遠絕塵囂。頂上六峰環立,中藏濕地,靈霧潤澤,天成生態,四季綠顏,世所罕見。山中多獸,多鳥,多魚,多蛙,多蟲,有野豬,野牛,山兔,山雞,麻雀等不知數。時有山風戲雲霧,無端麗日照虹霓,實乃動物樂園,人間仙境,無福報者不能到。茶園有十數年歷史。茶人侍茶樹如侍人,每株茶樹,皆是;朝餐雲霧,日吸豆漿,夜飲山泉,長聽佛曲。畝茶山,僅種畝茶樹,任憑雜木叢生,由它野物競擇。茶園與化肥、農藥、除草劑、激素等絕緣。這是一座傲然獨立的深山有機生態茶園,一座出產茶中神品、仙品、聖品的茶園,一座只為少數有緣人堅守的茶園。

茶園種植要求

有機茶業產生於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已開發國家(也包括部分開發中國家)為維護生態平衡而發展起來的農業生產模式。
要求在生產過程中,不採用基因工程手段,不使用化肥、農藥、生長調節劑等人工合成製劑,不使用輻射技術,完全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儘量依靠作物輪作及秸稈、畜肥、豆科作物、綠肥、場外有機廢料、含有礦物養分的礦石維持養分平衡,並利用生物、物理措施防治病蟲害。
還要求在產品的包裝、運輸過程中不造成二次污染。
應選擇遠離城市、工業區和村莊的地區。要求空氣符合國家大氣環境質量一級標準,灌溉用水的水質應符合國家地面水環境質量一類標準,土壤中重金屬含量必須低於國家有機茶加工技術規定標準。生產、加工、貯藏場所及周圍場地均應保持清潔衛生,禁止使用化學藥品。
應選擇國家級或省級的良種園地生產的茶樹種子,品種的抗逆性要好,種子、種苗必須來自有機農業生產系統,不使用由基因工程獲得的品種苗木,與非有機農業生產用地應有一定的隔離帶。園地土層深厚肥沃,通透性好,有機質含量大於1.5%,pH值4.5-6.5,有鐵觀音批發效土層疏鬆,生物活性較強。
1-3年生幼齡茶園,在行間合理間作綠肥,以豆科綠肥最好,可利用豆科作物的根瘤固氮作用來提高土壤的含氮量。將綠肥翻埋入土,可以培肥改良土壤。⑵在雨季來臨前和秋冬季施基肥後用未施過農藥,無污染的秸稈、綠肥、蔗渣、薯藤、山青等覆蓋土壤。⑶精耕細作,勤除雜草。在天氣晴朗,草未結籽前結合除草進行4-5次10厘米左右的淺耕。結合秋冬季施基肥進行一次行間深耕,將覆蓋物和施入的肥料深埋於土中,深耕時做到行中深、根際淺、少傷根。⑷對土壤肥沃、無雜草、覆蓋度高的茶園,應少耕或免耕。提倡使用生物(如蚯蚓等)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⑸嚴禁使用化學類、石油類的除草劑、增效劑和土壤改良劑。
生產有機茶的茶園可施用沒有受重金屬、農藥及其它有害化學物質污染,並經過無害化處理的有機肥,如天然腐殖酸鹽類、採用純生物技術生產的有機液肥、菌肥等。⑵禁止在有機茶園施用的肥料,包括人工化學合成的各種化肥、複合肥、復混肥、稀土元素肥料、生長素、人工合成的各種多功能葉面營養液及城鄉垃圾、工廠廢渣等。⑶茶樹修剪物有機質含量高,養分含量豐富,是茶園很好的有機肥源。每年修剪下的枝葉都要設法還田,可直接作肥料翻埋入土,也可作土壤覆蓋物鋪於行間。⑷有機茶園應施基肥和追肥。基肥應在秋茶結束後儘早施,採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包括無污染的各類餅肥、綠肥、作物殘體、泥炭、有機茶專用肥等,在茶園開溝深施。追肥在每個茶季前開溝施入茶園,有機液肥多採用葉面噴施。
新建茶園應做好苗木檢疫工作,防止病蟲害引入。⑵及時採摘和修剪茶樹並將病蟲枝葉帶出茶園,以減少病蟲發生和危害。⑶及時耕作、除草,減少病蟲危害。⑷利用天敵和生物農藥防治病蟲鐵觀音批發害,嚴禁使用化學農藥。⑸調查了解病蟲發生情況,採取人工方法摘除群集的幼蟲卵葉或病枝、病葉。⑹採用燈光誘殺成蟲。⑺秋茶結束後允許使用石硫合劑、波爾多液等有機農業生產許可的藥物封園,以減少病蟲發生量。注意波爾多液的使用量以不使茶葉含銅量超標為度。
根據生產有機茶的類型,按要求採摘相應嫩度的鮮葉,遵循采留結合、量質兼顧和因園制宜的採摘原則。⑵手工採茶和機械採茶均可,但採茶機動力必須使用無鉛汽油,防止汽油、機油污染茶園土壤和茶樹。⑶盛裝鮮葉應使用清潔、通風良好的竹製網眼茶籃或簍筐,裝葉量不得超過150公斤/立方米,不得使用布袋、塑膠袋軟包裝材料。
有機茶加工必須執行國家食品衛生法和食品加工標準。⑵加工的原料必須來自頒證的有機茶園,加工設備必須由不含污染物的材料製成。⑶加工過程只能以物理方法處理,如自然發酵,禁止使用化學處理方法。⑷禁止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劑、維生素和其他添加物。⑸加工、包裝有機茶的工作人員要定期檢查身體,不允許患傳染病的人員上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