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屋建築鋼筋混凝土結構概念設計

高屋建築鋼筋混凝土結構概念設計

高層建築結構的特點 高層建築結構抗震設計 剪力牆結構的地震破壞

作 者:方鄂華 編著
出 版 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4-9-1
頁 數:377
字 數:357000
印刷時間:2004-9-1
I S B N:9787111148708
定 價:¥29.00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高層建築結構的概念設計,更著重於高層建築鋼筋單純凝土結構的抗震設計概念。首先介紹了高野建築的結構方案和工程實例,讀者可以看到國內外一些鋼筋凝土各混合結構的著名建築結構簡介。在概念設計方面,一是能過大量的震害實例來說明一些重要的設計概念,二是通過試驗研究了解鋼筋混凝土梁、柱、剪力牆等構件的性能,從而了解規範和規程對構件設計和配筋構造的要求,三是通過力學分和受力、變形特性了解一些空間結構和複雜結構的特性,以便掌握設計概念。
本書與高層建築結構的教材和規範解說不同,書內基本沒有對規範和規程具體規定條文的重複和逐條解釋,讀者閱讀時聯繫規範、規程條文,便可深化對條文的理解和掌握。規範、規程的條文不能涵蓋千變萬化的建築結構,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條條框框,規範和規程也會發展和改進,因此很多情況下需要設計得根據規範、規程條文的實質內容對所採取的設計措施 做了同合理判斷,並加以靈活運用。
本書適合於廣大的結構工程師和建築師閱讀,同時亦可作為高校相關專業師生的輔助教材,對於高野建築方面的科研及設計人員也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和幫助。

作者簡介

方鄂華,女,1934年生,江蘇江陰人。195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在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從事鋼筋混凝土結構、高層建築抗震結構教學與 科學研究工作、教授、博士生導師。為中國建築學會高層建築抗震專業委員會委員、建築結構學術委員會高層建築學組委員,第一屆全同超限高層建築 工程抗震設離審查專家委員會委員。編著和合作編著了《高層建築結構設計》等多種版本教材,合作翻譯了《結構概念和體系》等多種著作,參加了國家行業標準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鋼結構、鋼骨混凝土結構等設計規範、技術規程珠算編制,發表了有關鋼筋混凝土剪力牆結構、抗震結構彈塑性分析等研究論文100多篇,曾多次獲得國家、北京市、教育部科技進步獎。

目錄

前言
第1章 高層建築結構發展與現狀
1.1 國內外高層建築的歷史和現狀
1.2 高層建築結構的特點
1.3 鋼筋混凝土結構及混合結構在高層建築結構中的套用
1.4 高層建築結構抗震設計
第2章 結構體系及工程實例
2.1 高層建築結構體系
2.2 結構體系的適用範圍
2.3 高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和混合結構工程實例
第3章 抗風、抗震設計方法
3.1 風荷載和風洞試驗
3.2 抗震設計和計算方法的發展
3.3 反應譜方法
3.4 彈塑性地震反應分析(彈塑性時程分析)
3.5 靜力彈塑性分析(推覆分析)
第4章 震害分析
4.1 國內外大地震的一般情況
4.2 場地、地基與結構震害
4.3 結構剛充和震害的關係
4.4 結構雙向剛度不均勻造成的破壞
4.5 結構平面剛度不均勻造成扭轉破壞
4.6 結構豎向剛度不均勻或承載力不均勻造成的薄弱層破壞
4.7 結構頂部剛度減小造成的鞭梢效應
4.8 結構碰撞造成破壞
4.9 結構贅余度不足造成的震害
4.10 短柱、角柱、節點區箍筋不足以及弱柱強梁造成的柱破壞
4.11 剪力牆結構的地震破壞
第5章 結構概念設計
5.1 結構剛與矛的選擇
5.2 結構平面布置宜剛度均勻,減少扭轉
5.3 結構沿豎向剛度宜均勻,避免軟弱層,減少鞭梢效應
5.4 預先估計結構的破壞形態,調整承載力以加強或削弱某些部位
5.5 設計延性結構和延性構件
5.6 設計多道設防結構——超靜定結構和雙重抗側力體系的概念
5.7 重視構件承受豎向荷載的安全
5.8 加強結構整體性——縫的設定
5.9 關於填充牆布置和材料選用
5.10 規範對結構平面及豎向面置的要求
第6章 鋼筋混凝土框架構件設計
6.1 延性梁
6.2 延性柱
6.3 強節點、強錨固
第7章 鋼筋混凝土剪力牆設計
7.1 懸臂翦力牆
7.2 聯肢剪力牆(規則開洞的剪力牆)
7.3 剪力牆牆肢的加強措施
7.4 連梁的延性和設計概念
第8章 筒體結構設計概念
第9章 加強層與轉換層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