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螺桿泵

相關信息

與高壓螺桿泵相關的產品有KCB、2CY型輸油泵、齒輪泵,ZYB型重油、煤焦油專用泵,ZYB型渣油泵,KCB型銅輪泵,KCB系列全不鏽鋼齒輪泵,RCB型高溫熱油泵,RYB型擺線內嚙合燃油泵,CYB稠油泵,BWCB型保溫泵、鑄鋼保溫瀝青泵,RYB燃油泵,CB-B型液壓泵,CYZ自吸式離心油泵、BRY型風冷式離心導熱油泵、YHB型立.臥式潤滑齒輪泵,電動式擺線內嚙合齒輪泵,LYB系列立式液下齒輪油泵,TYB可調壓式齒輪油泵,油氣混輸送泵,高壓齒輪泵,NYP型內環式高粘度泵,YCB型系列圓弧齒輪泵,LC型羅茨油泵三螺桿泵,3G、3GR系列螺桿泵、2G系列雙螺桿泵等八十大系列900多種規格,規格參數齊全,適用範圍廣。

高壓螺桿泵的結構特點

齒輪採用具有國際九十年人先進水平的新技術--雙圓弧正弦曲線齒型圓弧。它與漸開線齒輪相比,最突出的優點是齒輪嚙合過程中齒廓面沒有相對滑動,所以齒面無磨損、運轉平衡、無困液現象,噪聲低、壽命長、效率高。該泵擺脫傳統設計的束縛,使得高壓螺桿泵在設計、生產和使用上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 泵設有差壓式安全閥作為超載保護,安全閥全回流壓力為泵額定排出壓力1.5倍。也可在允許排出壓力範圍內根據實際需要另行調整。但是此安全閥不能作減壓閥長期工作,需要時可在管路上另行安裝。 該泵軸端密封設計為兩種形式,一種是機械密封,另一種是填料密封,可根據具體使用情況和用戶要求確定。
困油現象及卸荷
1困油現象的危害: 2消除困油現象: 3高壓螺桿泵的泄漏及補償措施 4提高外嚙合高壓螺桿泵壓力的措施 5、徑向不平衡力 1危害∶徑向不平衡力很大時能使軸彎曲,齒頂與殼體接觸,同時加速軸承的磨損,降低軸承的壽命。 2措施∶為了減小徑向不平衡力的影響,通常採取減小壓油口的辦法。減少齒輪的齒數,這樣減小了齒頂圓直徑,承壓面積減小。適當增大徑向間隙。 6、內嚙合高壓螺桿泵

高壓螺桿泵性能提高的方法

提高齒輪油泵性能的可行迴路 齒輪油泵因受定排量的結構限制,通常認為高壓螺桿泵僅能作恆流量液壓源使用。然而,附屬檔案及螺紋聯接組合閥方案對於提高其功能、降低系統成本及提高系統可靠性是有效的,因而,齒輪油泵的性能可接近價昂、複雜的柱塞泵。 在泵上直接安裝控制閥,可省去泵與方向閥之間管路,從而控制了成本。較少管件及連線件可減少泄漏,從而提高工作可靠性。而且泵本身安裝閥可降低迴路的循環壓力,提高其工作性能。下面是一些可提高高壓螺桿泵基本功能的迴路,其中有些是實踐證明可行的基本迴路,而有些則屬創新研究。 卸載迴路 卸載元件將在大流量泵與小功率單泵結合起來。液體從兩個齒輪油泵因受定排量的結構限制,通常認為高壓螺桿泵僅能作恆流量液壓源使用。然而,附屬檔案及螺紋聯接組合閥方案對於提高其功能、降低系統成本及提高系統可靠性是有效的,因而,齒輪油泵因受定排量的結構限制,通常認為齒輪油泵僅能作恆流量液壓源使用。然而,附屬檔案及螺紋聯接組合閥方案對於提高其功能、降低系統成本及提高系統可靠性是有效的,因而,齒輪油泵的性能可接近價昂、複雜的柱塞泵。的性能可接近價昂、複雜的柱塞泵。的出口排出,直至達到預定壓力和(或)流量。這時,大流量泵便把流量從其出口循環到入口,從而減少了該泵對系統的輸出流量,即將泵的功率減少至略高於高壓部分工作的所需值。流量降低的百分比取決於此時未卸載排量占總排量的比率。組合或螺紋聯接卸載閥減少乃至消除了管路、孔道和輔件及其它可能的泄漏。 最簡單的卸載元件由人工操縱。彈簧使卸載閥接通或關閉,當給閥一操縱信號時,閥的通斷狀態好被切換。槓桿或其它機械機構是操縱這種閥的最簡單方法。 導控(氣動或液壓)卸載閥是操縱方式的一種改進,因為此類閥可進行遠程控制。其最大的進展是採用電氣或電子開關控制的電磁閥,它不僅可用遠程控制,而且可用微機自動控制,通常認為這種簡單的卸載技術是套用的最佳情況。 人工操縱卸載元件常用於為快速動作而需大流量及快速動作而需大流量及為精確控制而減少流量的迴路,例如快速伸縮的起重臂迴路。圖1所示迴路的卸載閥無操縱信號作用時,迴路一直輸出大流量。對於常開閥,在常態下迴路將輸出小流量。 壓力感測卸載閥是最普遍的方案。如圖2所示,彈簧作用使卸載閥處於其大流量位置。迴路壓力達到溢流閥預調值時,溢流閥開啟,卸載閥在液壓和作用下切換至其小流量位置。壓力感測卸載迴路多用於行程中需快速、行程結束時需高壓低速的液壓缸供液。壓力感測卸載閥基基本上是一個達到系統壓力即卸的自動卸載元件,普遍用於測程儀分裂器和液壓虎鉗中。 流量感測卸載迴路中的卸載閥也是由彈簧將其壓向大流量位置。該閥中的固定節流孔尺寸按設備的發動機最佳速度所需流量確定。若發動機速度超出此最佳範圍,則節流小孔壓降將增加,從而將卸載閥移位至小流量位置。因此大流量泵相鄰的元件做成可對最大流量節流的尺寸,故此迴路能耗少、工作平穩且成本低。這種迴路的典型套用是,限定迴路流量達最佳範圍以提高整個系統的性能,或限定機器高速行駛期間的迴路壓力。常用於垃圾運載卡車等。 壓力流量感測卸載迴路的卸載閥也是由彈簧壓向大流量位置,無論達到預定壓力還是流量,都會卸載。

高壓螺桿泵工作原理分析

外嚙合雙高壓螺桿泵的結構。一對相互嚙合的齒輪和泵缸把吸入腔和排出腔隔開。齒輪轉動時,吸入腔側輪齒相互脫開處的齒間容積逐漸增大,壓力降低,液體在壓差作用下進入齒間。隨著齒輪的轉動,一個個齒間的液體被帶至排出腔。這時排出腔側輪齒嚙合處的齒間容積逐漸縮小,而將液體排出。高壓螺桿泵適用於輸送不含固體顆粒、無腐蝕性、粘度範圍較大的潤滑性液體。泵的流量可至300米3/時,壓力可達3×107帕。它通常用作液壓泵和輸送各類油品。高壓螺桿泵結構簡單緊湊,製造容易,維護方便,有自吸能力,但流量、壓力脈動較大且噪聲大。高壓螺桿泵必須配帶安全閥,以防止由於某種原因如排出管堵塞使泵的出口壓力超過容許值而損壞泵或原動機
高壓螺桿泵的工作原理簡介
高壓螺桿泵的概念是很簡單的,即它的最基本形式就是兩個尺寸相同的齒輪在一個緊密配合的殼體內相互嚙合旋轉,這個殼體的內部類似“8”字形,兩個齒輪裝在裡面,齒輪的外徑及兩側與殼體緊密配合。來自於擠出機的物料在吸入口進入兩個齒輪中間,並充滿這一空間,隨著齒的旋轉沿殼體運動,最後在兩齒嚙合時排出。 在術語上講,高壓螺桿泵也叫正排量裝置,即像一個缸筒內的活塞,當一個齒進入另一個齒的流體空間時,液體就被機械性地擠排出來。因為液體是不可壓縮的,所以液體和齒就不能在同一時間占據同一空間,這樣,液體就被排除了。由於齒的不斷嚙合,這一現象就連續在發生,因而也就在泵的出口提供了一個連續排除量,泵每轉一轉,排出的量是一樣的。隨著驅動軸的不間斷地旋轉,泵也就不間斷地排出流體。泵的流量直接與泵的轉速有關。 實際上,在泵內有很少量的流體損失,這使泵的運行效率不能達到100%,因為這些流體被用來潤滑軸承及齒輪兩側,而泵體也絕不可能無間隙配合,故不能使流體100%地從出口排出,所以少量的流體損失是必然的。然而泵還是可以良好地運行,對大多數擠出物料來說,仍可以達到93%~98%的效率。 對於粘度或密度在工藝中有變化的流體,這種泵不會受到太多影響。如果有一個阻尼器,比如在排出口側放一個濾網或一個限制器,泵則會推動流體通過它們。如果這個阻尼器在工作中變化,亦即如果濾網變髒、堵塞了,或限制器的背壓升高了,則泵仍將保持恆定的流量,直至達到裝置中最弱的部件的機械極限(通常裝有一個扭矩限制器)。 對於一台泵的轉速,實際上是有限制的,這主要取決於工藝流體,如果傳送的是油類,泵則能以很高的速度轉動,但當流體是一種高粘度的聚合物熔體時,這種限制就會大幅度降低。 推動高粘流體進入吸入口一側的兩齒空間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這一空間沒有填充滿,則泵就不能排出準確的流量,所以PV值(壓力×流速)也是另外一個限制因素,而且是一個工藝變數。由於這些限制,高壓螺桿泵製造商將提供一系列產品,即不同的規格及排量(每轉一周所排出的量)。這些泵將與具體的套用工藝相配合,以使系統能力及價格達到最優。 PEP-II泵的齒輪與軸共為一體,採用通體淬硬工藝,可獲得更長的工作壽命。“D”型軸承結合了強制潤滑機理,使聚合物經軸承表面,並返回到泵的進口側,以確保旋轉軸的有效潤滑。這一特性減少了聚合物滯留並降解的可能性。精密加工的泵體可使“D”型軸承與齒輪軸精確配合,確保齒輪軸不偏心,以防齒輪磨損。Parkool密封結構與聚四氟唇型密封共同構成水冷密封。這種密封實際上並不接觸軸的表面,它的密封原理是將聚合物冷卻到半熔融狀態而形成自密封。也可以採用Rheoseal密封,它在軸封內表上加工有反向螺旋槽,可使聚合物被反壓回到進口。為便於安裝,製造商設計了一個環形螺栓安裝面,以使與其它設備的法蘭安裝相配合,這使得筒形法蘭的製造更容易。 PEP-II高壓螺桿泵帶有與泵的規格相匹配的加熱元件,可供用戶選配,這可保證快速加溫和熱量控制。與泵體內加熱方式不同,這些元件的損壞只限於一個板子上,與整個泵無關。 高壓螺桿泵由一個獨立的電機驅動,可有效地阻斷上游的壓力脈動及流量波動。在高壓螺桿泵出口處的壓力脈動可以控制在1%以內。在擠出生產線上採用一台高壓螺桿泵,可以提高流量輸出速度,減少物料在擠出機內的剪下及駐留時間,降低擠塑溫度及壓力脈動以提高生產率及產品質量

高壓螺桿泵的維修

1.檢修期
可根據高壓螺桿泵使用的情況與檢修能力確定。一般小修期為3個月左右,大修期12個月。
2.檢修內容
(1)小修
檢查和調整地腳螺栓、以防鬆動。
a.校核聯軸器同軸度。
b.根據漏損情況,檢修機械密封。
c.檢修或更換運行中發生磨損的零件。
(2)大修
a拆高壓螺桿泵,清洗全部零件,同時清洗高壓螺桿泵內液壓平衡油孔,機械密封回油憶,防止堵塞。
b.檢查零件,測量螺桿、泵套、襯套、止推墊磨損程式,必要時進行修理或更換。
c.高壓螺桿泵套內孔和螺桿工作表面有磨傷必須修理。
d.檢查安全閥座與閥瓣的密封情況,必要時進行配研。
e.檢查軸承,必要時進行更換。
f.小修過程中發現較大問題一律按上述相應情況處理。
3G高壓螺桿泵流量下降原因及處理
1、檢查吸入管道,端面密封是否漏氣。
2、檢查吸入高度,如加大管徑,縮短管長,裝大濾器。
3、檢查閥是否卡住,如必要可更換或重新加工。
4、檢查電機轉速和電流消耗,比較電機名牌的電壓,頻率。
5、調閥的調整螺釘,如閥簧已卡死,要重新安裝或換新件。
6、輸送高氣壓液體時,介質應流向泵。
7、避免液體中含氣。
8、檢查介質的粘度與泵名牌規定是否相符。

高壓螺桿泵的安裝說明

(1)高壓螺桿泵的吸入、排出管徑不得小於泵的進、出口口徑,入口管路力求簡短,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如彎頭等),高壓螺桿泵的安裝高度應保證泵工作時不超過允許的吸上真空高度。
(2)管路應有管架,泵不允許承受管路的負荷。
(3)安裝前對吸入、排出管路要清理乾淨,特別是吸入管路的焊渣必須徹底清除,以免進入泵後咬死。
(4)吸入管路應裝設過濾器,其濾網為40-80目,有效過濾面積應大於泵吸入口徑20-30倍。
(5)泵的進、出口處連線真空和壓力表,以便觀察泵的工作狀態。
(6)如有兩台以上的泵並聯在同一管路上,在泵出口處必須安裝逆止閥,保證高壓螺桿泵的正常工作。
(7)安裝泵的位置應寬敞、方便檢修。
(8)將機組放在埋有地腳螺栓的基礎上,找正後擰緊地腳螺栓。
(9)在接好管路及確定電機轉向後接聯軸器,聯軸器外圓同軸度允差0.1mm,兩聯軸器端面間隙允差2mm。
(10)機組運轉3-4小時後作最後的檢查,如無不良現象,則認為安裝合格。
(11)保溫泵在泵進口方向的背面分別接有管閥1、2。泵啟動前閥1和閥2應完全打開,通入保溫用的汽(液)後,並達到規定的保溫溫度時方能開啟泵機組。若工作正常不需供保溫的汽(液)時,可關閉閥1,注意排氣閥2不能關閉。
(12)與高壓螺桿泵聯接的進出口管道,法蘭一定要清潔,嚴禁雜質、焊渣殘留管內
高壓螺桿泵使用維護說明
對於間斷性操作高壓力低粘度,劣質潤滑介質或類似介質,高壓螺桿泵實際壽命會縮短。我們建議每隔一段時間進行檢查,其工況是否在規定範圍內。
1.啟動
(1)啟動前檢查全部管路法蘭、接頭的密封性,要求嚴密不漏。
(2)轉動聯軸器,檢查高壓螺桿泵的轉動是否靈活,如有另勁卡住等不良現象,應拆泵排除。
(3)首次啟動應擰下安全閥的加油螺塞或拆下蓋板,向高壓螺桿泵內注入輸送液體並用手逆時針轉動聯軸器,保證各摩擦副有足夠的潤滑。
(4)啟動前應全部打開吸入和排出管路中所有的閥門,嚴禁閉閥啟動。檢查電機轉向是否對。
(5)上述準備工作完畢後,可接通電源,直接啟動。
2.維護
(1)如高壓螺桿泵和電機的聲音異常(或電流表指針迅速上升),應立即停車,查明原因。
(2)出口壓力不得超過泵的名牌所示壓力。
(3)安全閥在出產前已調好,不得再隨意調動。
(4)如管路系統發生故障,有安全回流應立即停車排除故障。一般安全閥回流時間不得超過三分鐘。若時間過長泵內回流液體不斷產生的脈衝波使泵產生振動,甚至使泵“咬死”損壞。
(5)軸封處點滴泄漏是正常現象,如漏油大於10毫升/小時,應停車排除故障或更換新的密封元件。
(6)在控制電機運行的電路中,應有過載保護元件。如高壓螺桿泵“咬死”,應自動切斷電源,以防止電機燒壞。
3.停機
高壓螺桿泵絕不可關閉進、出口閥門停機。
如果輸送重燃油、瀝青等高粘度介質時,備用泵停機後應打開泵上保溫閥1、2以保持泵的溫度,避免應急啟動時泵不能立即運轉而使泵或電機損壞。
4.保管
(1)存放泵的倉庫應保持乾燥,通風良好,以免發生鏽蝕。
(2)如長期存放或保管不當,泵已產生鏽蝕,應該拆開泵重新清洗。去掉氧化皮,裝配過程中零件表面塗上油,以防鏽蝕。
5.各種液體使用時應注意事項
(1)輸送粘度在5-20度E(36.2-148cst)的液體最合適,允許按泵名牌標定工作參數使用。
(2)輸送粘度在5度(36.2cst)以下的液體,由於介質粘度下降,使高壓螺桿泵的容積效率下降,為了保證獲得名牌標定的流量,需降低工作壓力使用。
(3)輸送粘度在20度E(148cst)以上的液體,若進口管道過長,彎頭過多,泵工作時容易產生噪聲或振動現象,則應考慮更換低一級轉速的電機或縮短管道減少彎頭或加熱油使其粘度下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