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塔鄉

高塔鄉

高塔鄉位於南江縣城東南方向70華里,東鄰石灘鄉,南靠高橋鄉,西與八廟、燕山鄉相連,北與關門、石灘鄉接壤,與沙南公路隔河相望。下轄13個村、45個社,面積44.1平方公里。地處東經116°,北緯32°。

基本信息

基本情況

東經116°,北緯32°,平均海拔860米,境內最高五包山海拔1313米,幅員面積44.1平方公里,轄13個村、45個社,總人口3714戶、14327人,其中農業人口3613戶、13873人,勞動力7036個,耕地面積12330畝,其中田8820畝。2004年全鄉國民生產總值3677萬元,人均國民生產總值2566元;國內生產總值3137萬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189元,人均純收入1500元;鄉鎮企業總產值554萬元,農村固定資產總投資613萬元,農民外出務工金額收入540萬元。屬於典型的溫帶氣候區,年平均降雨量1250毫米,年平均日照1010小時,年無霜期240天,年均初霜期10月15日,終在3月20日,平均氣溫15°,最高氣溫32°,最低-6°。風向以常年秋冬多西北風,春夏多東南風,風向一般為四級左右。

歷史沿革

1980年地名普查時,

高塔鄉高塔鄉
新店公社更名為高塔公社;1984年,高塔公社更名為高塔鄉人民政府;2005年,因鄉鎮機構改革,原金盆鄉整體併入高塔鄉,仍沿用高塔鄉人民政府名至今。現鄉機關有黨委、政府人大、政協聯絡組四大班子,下設黨政辦、濟發展辦社會事務辦安全穩定辦、監察室五個辦公室,現任鄉黨委書記熊正福,鄉長郭定邦,人大主席易清和,政協聯絡組長馬飛雲,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毛群英,副鄉長殷雄,人武部長岳江泉。
高塔鄉民風淳樸,民情濃郁,組建有鄉村文化隊,常年走村串戶進行文藝表演,深受民眾好評。

社會事業

高塔鄉村村建有農民科技文化學校;有中心國小1所,村國小校13所,私立國小校2所,有教師26人,在校學生856人,2004年投資80萬元完成了學生宿舍樓及教學樓的改造;鄉衛生院2所,村衛生站13所,由鄉村衛生從業人員38人,2004年投資30萬元完成了鄉衛生院的危房改造。

綜合經濟

高塔鄉現有鄉道油路14公里,村社道公路112公里。全鄉有山林8900畝,草場6500畝,2001年以來退耕還林554畝。種植核桃800畝,年創產值230萬元;銀花500畝,年創產值250萬元。年飼養南江黃羊22000隻,其中出欄14000隻,年創產值180萬元;飼養生豬32000頭,其中出欄22000頭,年創產值450萬元;飼養小家畜禽36000隻,年創產值120萬元;發展稻田養魚1000畝,年創產值100萬元。2004年完成鄉鎮集鎮建設投資210萬元,發展個體工商戶128戶。

發展思路

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

高塔鄉高塔鄉
思想為指針,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縣委實施“六大戰略”為契機,狠抓基礎設施,大調產業結構,突出特色優勢,搞好典型帶動,加大發展投入,堅持統籌協調,注重精神文明,實現黨建目標。實現“經濟持續增長,社會和諧發展,事業協調進步,生態環境優美”的發展目標,大力實施“六大工程”,一是實施觀念更新的“先導工程”,教育引導民眾與時俱進地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用抓工業的理念抓農業,走產業化經營之路;二是實施綠色經濟的“骨幹工程”,堅持統籌發展,穩糧油,攻銀花,上乾果,抓豬羊,重勞務,轉變經濟成長方式,提升經濟發展水平;三是實施基礎設施的“基礎工程”,突出重點,科學規劃,分步實施,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夯實經濟發展基礎;四是實施集鎮建設的“帶動工程”,抓好集鎮規劃,嚴格建設管理,完善集鎮功能,營造良好環境,抓住機遇開發,繁榮集鎮經濟,壯大民營經濟,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五是實施社會事業的“希望工程”,加大改革力度和投入力度,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加大扶貧攻堅力度,抓好生態環境保護,實現健康、快速、協調發展;六是實施基層黨建的“保障工程”,抓好乾部、黨員隊伍建設,培育農村經濟發展領頭人,抓好民主法制建設,抓好精神文明和黨風廉政建設,努力創造寬鬆和諧的工作環境、發展環境和為政環境。力爭2005年度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700元,同比增長200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