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胡同

高位胡同

高位胡同,是北京的胡同,每一條胡同,都有一段故事、傳說、趣聞、來歷,已經流傳850多年,三不老胡同在西城德勝門內大街路西,清朝時稱為“三伯老胡同”,又傳為“三不老胡同”,它是600年歷史的見證。

介紹

高位胡同高位胡同
北京的胡同,有人比喻每一條胡同,都有一段故事、傳說、趣聞、來歷,已經流傳850多年,仍然有趣有樂有味。當鄭和下西洋600年紀念活動正在展開時,使人聯想起三不老胡同。它在西城德勝門內大街路西,仍然引人回憶與紀念鄭和———明代航海家。永樂三年(1405年),明成祖朱棣傳聖旨:太監鄭和率2.7萬多人,乘62艘船,出使西洋。鄭和歷時28年,“七下西洋”航行30多個國家(地區),開創、傳播東西方文化交流之路。這種英雄壯舉,引起皇帝、大臣、百姓稱讚。於是,一條胡同命名“三保老爺胡同”,從明朝傳到清朝,又從清朝傳到現在。清朝時稱為“三伯老胡同”,又傳為“三不老胡同”,它是600年歷史的見證。當時,紀念三保太監鄭和“七下西洋”成功,他遠航西洋,促進東方與西方經濟、文化、風俗的交流。至今,三不老胡同、鄭和故居仍然名實俱在,成為一段歷史了。

張自忠路,它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的見證,1937年七·七事變,張自忠任二十九軍三十八師師長,率部在南苑與日軍浴血奮戰。1938年任五十九軍軍長,率部參加著名的台兒莊大戰殲滅日軍五六千人。1940年5月16日在湖北襄樊戰役中殉國。周恩來寫下《追念張藎忱上將》悼文;毛澤東、朱德、董必武、彭德懷、郭沫若等寫下輓詞。北京府右街路西一條胡同———西椅子胡同有他的故居(自忠國小)。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國人不忘國恥,紀念抗日愛國將領,將東城交道口南大街路東鐵獅子胡同命名為張自忠路。當年日本侵略軍司令部設在鐵獅子胡同。明朝《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留下記載。當年北洋軍閥時期,段祺瑞將海軍部改為臨時執政府辦公的地方;日軍華北駐屯司令部設在此地。當年,“三·一八”慘案,是劉和珍、楊德群等犧牲的地方。現在,張自忠路,便是愛國主義的象徵。

趙登禹路,也是愛國主義的標誌;佟麟閣路亦是愛國主義的見證。佟麟閣在七·七事變時,任二十九軍北平南苑駐地指揮官,他下令堅決抗戰,他提出國家多難軍人當馬革裹屍以死報國,誓與盧溝橋共存亡。在1937年7月28日,他親臨戰地———大紅門一帶率部英勇抗擊日軍,腿部負重傷仍不下火線,繼續指揮血戰。當時日軍飛機轟炸,他壯烈殉國,時年47歲成為愛國將領。趙登禹在七·七事變時,任二十九軍一三二師師長,在南苑駐地與日軍浴血激戰。他親手揮舞大刀向鬼子的頭上砍去,砍死60多個日本兵。他率部在大紅門作戰,遭日軍襲擊身中五顆子彈,仍然堅持奮戰,壯烈殉國。1946年紀念抗戰勝利一周年,西城從西直門大街至阜成門內大街命名趙登禹路(北溝沿);從復興門內大街至宣武門西大街命名佟麟閣路(南溝沿)。這兩條街,北京人已經走過60多年,時刻銘記:不忘國恥,愛我中華民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