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離斷假肢

髖離斷假肢

髖離斷假肢,又稱髖部假肢、髖假肢。適用於髖關節離斷、轉子間截肢、半骨盆切除以及大腿殘肢過短(坐骨結節下5cm以內)的截肢者。其中,為半骨盆切除安裝的髖離斷假肢又稱為半骨盆切除假肢。

特點

髖離斷假肢 髖離斷假肢

 髖離斷假肢是一種裝配工藝比較複雜的假肢。以前為髖離斷(單側)和半骨盆切除患者安裝的髖離斷假肢,步行時通常需要藉助於手杖輔助,現今隨著組件式髖關節、膝關節性能的提高和裝配工藝的改進,裝肢後經過適當的訓練,即使是半骨盆切除假肢,也完全可以實現徒手步行。

種類

髖離斷假肢主要有加拿大式和骨骼式的兩種。加拿大式髖離斷假肢是一種典型的髖離斷假肢,雖然它產生的時間較早(1954年),其材料、裝配技術和對線方法不斷加以改進,近年來又開發出骨骼式髖離斷假肢,但其基本特點卻一直保持著。

加拿大式髖離斷假肢

是一種外殼式的髖離斷假肢,採用合成樹脂抽真空工藝製作接受腔,接受腔的前下方裝有髖關節鉸鏈;在接受腔底部裝有髖伸展輔助彈性帶,一直延伸到膝部,並由限制屈髖的作用;膝關節採用殼式結構組合件。

加拿大式髖離斷假肢的特點是:①接受腔的全接觸承重性能和髂嵴上部懸吊性能好;②假肢的穩定性可通過適當的對線得到,髖關節一直處於髖軸的下前方,能保證正常步行的安全,不至於突然屈膝;③具有較寬的髖關節轉動軸芯面,使接受腔和大腿間形成比較牢固的連結,有效地防止側向彎曲;④可通過調整屈髖控制帶,使腳跟著地時腿呈正常角度,而不至於使骨盆向後傾斜;⑤步行時,髖關節允許接受腔和大腿之間有大約15度的相對運動,以利於屈髖擺腿。

骨骼式髖離斷假肢

假肢整體為內骨骼式結構,其特點是:①接受腔的型式仍為加拿大式,但改用硬、軟兩種樹脂複合材料製作(承重部分由硬樹脂製作,腰帶部分由軟樹脂製作),既承重作用好,又容易穿脫;②髖關節、膝關節採用標準組件式結構,便於對線調整,且具有良好的穩定性;③髖關節固定在接受腔的前面,當病人坐位時可達最大的屈曲狀態,且能避免骨盆的傾斜;④髖關節帶有伸展輔助裝置,並可對髖關節的運動範圍加以限制;⑤外面包覆柔軟的裝飾套,外形美觀。

發展歷史

我國最早生產的傳統型髖離斷假肢,採用皮革或鋁製的接受腔及大腿筒和小腿筒,髖關節有採用橫軸關節的,有採用帶鎖的側鉸鏈的,膝關節多為帶插銷式鎖的鉸鏈式。這種假肢不僅笨重,接受腔與殘肢不能全面接觸,而且穿用步態不好,步行時往往只能將髖、膝關節鎖定,用直腿步行。因此,到1980年代初隨著現代假肢裝配技術的引進就被淘汰,而開始生產裝配合成樹脂制的加拿大式髖離斷假肢。近年來,隨著骨骼式假肢的廣泛套用和組件式髖關節的引進,國內也開始大量生產裝配骨骼式髖離斷假肢;但合成樹脂制的加拿大式髖離斷假肢仍不失為一種成熟的髖離斷假肢,而且其製作成本也較低。

目前國內裝配的骨骼式髖離斷假肢大多採用德國奧托博克公司生產的組件式髖關節,主要有7E4、7E5、7E7髖關節。7E4、7E5為外置伸展輔助裝置(橡膠帶)的組件式髖關節,關節鉸鏈與中心調節盤採用合金鋼製作;7E5與7 E4的區別是7E5附加有手動髖關節鎖,可在站位和步行時鎖定髖關節,適用於對穩定性要求高的患者(如老年人)。7E7為內置伸展輔助裝置(彈簧)的組件式髖關節,助伸彈簧裝在管內,關節體採用鈦合金製作。7E7較之7E4或7E5,不僅體積小、強度高、外觀好,而且更便於進行對線調節。

適用人群

世界上一些主要的假肢零部件生產廠家都有類似的組件式髖關節產品,國內北京、河南假肢廠也生產有仿製的這類髖關節。只是因其用量較少,所開發的品種遠不及膝關節多。

骨骼式髖離斷假肢的膝關節通常採用穩定性好的多連桿結構膝關節。

骨骼式髖離斷假肢所用的組件式髖關節、膝關節也適用於半骨盆切除的患者。為半骨盆切除患者製作的假肢與為髖離斷患者製作的假肢的主要區別在於,半骨盆切除接受腔的製作工藝比較複雜,對承重部位、軟組織的處理以及接受的懸吊性能要求更高,不僅接受腔的上緣需要增高,必要時延至下胸部,而且當軟組織缺損較大時,需對接受腔進行適當的填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