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行百問

驢行百問

二十二、睡袋的選擇 三十七、如何保護你的膝蓋 七十六、戶外如何淨水


目前在我國開展的主要戶外休閒運動有登山、徒步、攀岩、漂流滑翔、滑水、攀冰、穿越、定向、拓展、輪滑、滑雪、潛水、越野山地車、熱氣球、溯溪等。
過以上種種形式的戶外運動,將積極、健康、快樂、真實、自然的生活方式和觀念普及到大眾,以強身健體,愉悅精神。戶外運動提倡環境保護,倡導“自然、健康、自由、快樂”的生活方式。崇尚“平等、真誠、協作、自主”的人文精神。其中登山徒步是諸多戶外運動的一種。它所需要的裝備比起其他戶外活動要相對簡單,並且具有很大的挑戰性和刺激性。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甚至中老年人都熱愛上了這項運動。
這種稱為登山徒步的運動也可以稱為野外旅行或自助旅遊(Back packer),但這種旅遊與傳統意義上的旅遊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它是一種把旅遊、運動、文化、人際交流緊密結合起來的生活方式。 傳統的旅遊概念是在時令季節,自發地或有組織的遊走於名勝古蹟、名山大川、文化遺產之間,在萬頭攢動之中,驗證那些早已在各種媒體上所了解的景觀。身體上令人疲憊不堪,精神上也絲毫沒有鬆弛的感覺。而自助旅遊則是把戶外運動、野營樂趣聯繫起來。 我們可以在周末或者有更長支配時間的黃金周,拋棄現代文明帶來的舒適與慵懶,乘車(或驅車)向目標地進發。目標地視時間而定,不必太遠,津京冀周邊到處是我們的目的地。3至4小時的車程那些未被開發的別致景觀就會呈現在你的眼前,背上行囊,走向荒野,縱情于山水之間,開始了一個尋找自由的夢之旅。白天與太陽為伍,夜晚與星辰為伴,讓自己徹底放鬆。
那種親近大自然,感受蘊涵其中的那種寧靜、單純、閒適之美是傳統意義上的旅遊無法比擬的。 一段比較辛苦的徒步路程之後,換回的是一種戰勝自我的愜意;是一種回歸人的本性與初衷、檢驗人的智慧與力量的樂趣……有什麼比求生更能體現人與自然界中的萬物生靈所共有的本能呢? 戶外運動存在危險性,這是無庸質疑的,登山徒步也不例外。對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來說,因為缺少登山徒步的知識和經驗,會覺得它很危險。
其實,登山徒步安全規則就像交通規則一樣,如果認真學習和遵守,發生意外的幾率會降至很低。縱觀近幾年發生的戶外活動事故,多數都是可以避免的。登山徒步不僅僅是時尚,也不是冒險,而是有規律可循的,當我們違反自然規律時,大自然是我們的“敵人”,遵守自然規律時,大自然就是我們的朋友。 去登山徒步至少應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常識,如宿營地的選擇、行進的方法和危險動物的防範等。遇到危險時,絕不盲目自信,逞強冒進。要培養自己的自控能力,不要輕視任何一次活動,時刻提醒自己注意安全,無論你有多么豐富的野外生存經驗、多么精良的裝備、多么強壯的身體和多么勇敢的精神,都應該牢記和遵守戶外活動的有關規則,都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和關愛自然。 讓我們帶上愛心、真心、好奇心,背上行囊,出發吧!

一、參加登山穿越運動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1、熱愛大自然,能切實做到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帶走的是垃圾,留下的是腳印”這是對每個驢友的基本要求之一。
2、要有一定的身體條件和心理素質,相對來說意志和毅力遠比體能來的重要。
3、無重大疾病者。尤其是血壓高、心臟病患者,儘量遠離登山徒步這類強度較大的運動。 4、年齡在18歲到XX歲都可以,具有完全自主能力,能夠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5、每次活動領隊都有詳細的計畫,參加隊員應仔細閱讀報名帖,看看活動的強度、險度適合自己與否。

二、參加登山穿越運動的基本裝備是什麼

登山徒步運動離不開裝備器材。 一般來說,登山徒步運動的裝備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基本裝備,如帳篷、背包、睡袋、服裝、鞋、炊具、地圖、指北針、頭燈(含備用燈泡與電池)、備用糧食、備用衣物、太陽眼鏡、刀、火種、急救箱等。二是專業性較強的裝備,如衛星定位器、登冰山用的冰抓、登山的登山索等。 背包與鞋是最基本的裝備了,這兩樣裝備的質地優劣,能最直接地影響到人們的感受。你可以說我穿雙運動鞋可以不可以,當然可以,但看什麼樣的活動內容。如果只是當天來回或是很短時間,負重很輕,一雙結實的運動鞋就可以拉。如果是崎嶇不平的山路,長時間的負重行走,就應該較為專業的登山鞋或徒步鞋。不要因為鞋的問題而對活動留下遺憾。背包也是最重要的,可以說是你背在身上的家,裡面有你賴以生存的物品,在任何時候不要將包遠離。 其它的裝備可以在以後隨時添置

三、運動前的心理準備

參加登山徒步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將自己整個身心融入到大自然中,在“美麗而又危險的大自然之旅中”沖刷心靈。但登山的樂趣經常是伴隨艱苦而來。想爬山的人要有心理準備接受大自然的一切-----要享受微風輕拂,也要承受狂風暴雨;要欣賞高山的艷麗花朵,也要接納刺人的灌木;要聆聽鳥雀鳴唱,也要忍耐蟄人的昆蟲。登山是用艱辛的方式來消磨時光,因此要真正享受到這種樂趣,做好心理準備與調整是不容忽視的。 第一、心情要放鬆。避免在活動前過度緊張忙碌,避免過度亢奮,以平常心迎接活動的到來。 第二、處理交代好你的工作,我們一般兩日的活動教多雖說是利用假日,但還是要求將需要處理的工作處理完,不要因你的不在,造成工作上的損失,也避免在活動當中的分心。 第三、要有追求美的享受和心理渴望。

四、運動前的身體準備

登山徒步是一項強度較大的戶外活動。參加者應長期進行體育鍛鍊,保證體質能夠適應登山穿越的要求。有條件者,在參加這項活動前的1-2周最好在原有鍛鍊的基礎上再加大些運動量。進行登山活動,在身體素質上要兼顧力量、靈巧和平衡,同時突出力量的鍛鍊。力量鍛鍊以下肢為主。下肢力量的提高,可採取長跑、負重下蹲、單腿下蹲、立定跳遠、跳繩、爬樓梯等多種手段。

五、運動前的知識準備

了解了登山路線和目的地是不夠的,還需要了解更詳細的情況,如途徑地區的氣候、海拔高度、了解自己所帶裝備的用途與使用方法等。這些信息可以通過網站,書籍等獲取。在途中一旦出現問題可以通過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自己嘗試去解決。一旦你有過幾次這樣的經歷,你將會獲得戶外活動極大的自信,這種自信感對你以後的戶外經歷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六、運動前的物質準備

如果你確定參加登山穿越活動,那你就開始在物品上做些準備吧,準備物品的過程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感覺很累,但心中充滿了期待。準備的物品有:
1.帳篷 、2.睡袋、3.防潮墊、4.爐具、5.餐具、 6.水袋(壺)、 7.頭燈、手電筒、8.燃氣罐、 9.食糧、10. 瑞士軍刀、12.急救藥品、13. 指北針、地圖、眼鏡、帽子等。當然這些東西都裝在你的包了,最後還需要帶的是大腦。

七、怎樣挑選一雙適合自己的鞋

選擇登山鞋的標準是,在負重的情況下,強調舒適、耐用、能夠有效地保護腳部和踝關節不受到傷害。一雙好的登山運動鞋承載了我們登山穿越的冀望。會在戶外活動中給你帶來可靠的保障,伴你完成登山穿越的全過程,享受戶外運動的樂趣。如果你計畫經常參加戶外登山徒步,那就建議你選擇一雙質地比較好、適合你的登山鞋。
購買登山鞋的時候要比一般的尺碼大1至2號,這是因為長時間的步行會使腳部腫脹,如果你的鞋穿上時感覺正好,那么步行一段時間後就會感覺有些擠腳了。尤其是在下山的時候,過小的登山鞋腳尖會頂到鞋子上很容易磨破受傷。簡單的方法是,購買登山鞋時,首先穿好一雙薄襪子和厚襪子,再穿鞋子。看看腳趾能不能在鞋內自由活動。如果腳尖碰到鞋尖,就不適合。再者穿鞋子走走看,如果腳跟和鞋跟很容易滑動,就容易擦傷,這樣的鞋子也不適合。
買了新鞋後,最好不要急於穿著新鞋參加有一定強度的登山徒步活動,應穿上一段時間實現磨合,可以參加郊外的輕量級的活動。在參加登山穿越之前最好先把它穿順腳了。如果不在活動之前把它馴服,你的雙腳就會受到它的折磨,失去了戶外的樂趣。

八、登山鞋的分類

根據不同的山地狀況、活動時間等因素設計的登山運動鞋可大致分成四類。因此在購買登山運動鞋之前,必須首先確定上述諸因素。
1、輕型登山鞋
適用於一般的徒步和郊外運動用,所登山地不複雜。此類鞋低幫的較多一些,對踝關節沒有支持,在地面坎坷時,尤其是在負重情況下,容易造成踝關節扭傷。該類鞋的設計特點是,比較舒適、柔軟、透氣性好,但鞋底的硬性、耐磨性是在登山鞋中最低的。
2、中型登山鞋
適用於一般環境下的戶外運動及攀登地形較為惡劣的山地,此類鞋多為高幫,鞋底較硬、內襯很厚起到很好的緩衝保護腳的作用,高高的鞋幫可以很好的保護腳踝不會受傷,硬橡膠製成的鞋底,在有碎石或不平坦的路面上能有效的防止對腳的傷害非常適合天津周邊地區的山地徒步穿越。特點是鞋底具有良好的硬性及耐磨性。
3、重型登山鞋
適合所登入的山地類型較為複雜,在外停留時間較長、背負較重的登山徒步者。義大利的Vibram橡膠材料是最通用的鞋底材料,它的耐磨性高於普通橡膠材料40%,而且剛性極好。鞋底的剛性和硬度可以起到關鍵的保護作用。特點:鞋底具有較強的硬性及耐用磨性,可較好地保護腳底,但我的體會是大V底鞋對地面的抓力不夠,防滑性較差。
4、雪山登山鞋
鞋底和鞋幫均具有較強的硬性,有效的保護腳和小腿的安全,可裝冰爪。鞋幫要比中型鞋幫高,可有效保護小腿以下的踝關節。這類鞋增加了抗低溫和在雪地里行走的特殊功能、可以在零下幾十度的環境中完成登山徒步活動。
我們如只是參加一般的登山穿越,購買一雙中型登山鞋就可以。

九、什麼是V底

在1935年,義大利人Vitale Bramnni帶領一隊攀山隊在亞爾卑斯山探險時遇上大風雪,其中六人因無法及時下山而死亡,Vitale事後檢討,認為主因是當時的攀山鞋是皮革所制。再在皮底上釘上鋼碼,十分笨重又不方便,隨後2年,Vitale帶領一組研究人員,致力開發新一代之攀山鞋底,終於在1937年,推出了世界第一雙膠鞋底,並取名為Vibram,為他姓及名之縮寫。
他特別配方之膠底能穩固地抓穩任何地形,耐磨,輕而耐用,很快,它便取代了鋼碼成為登山鞋之標準鞋底。
直至今日,他當年所發明,仿鋼碼形排列之粗粒Montagna鞋底,仍為登山鞋業界視為最佳鞋底之一,而VIBRAM那黃色六角形標誌,亦成為優秀鞋底之標誌。

十、穿鞋注意的幾個地方

1、穿鞋時鞋帶一定要適度繫緊,若鞋帶太松或太緊,我們走一段路後,就會感到疲勞,腳也容易受傷。
2、若步行途中帶子鬆開,需立刻系好。否則你的腳會打滑,容易疲勞,降低速度。在負重的情況下還可能會容易崴教,我在走太白的時候,就有過這樣的經歷。最理想的鞋帶緊法,可以使我們忘記鞋子的負擔,使鞋子成為我們身體的一部分。
3、由於長時間的行走,腳往往會充血腫脹,或因出汗、涉水將鞋弄濕,因而到營地或休息處後要及時換一雙寬大的備用鞋(泡沫拖鞋或輕便的布鞋、運動鞋,只要柔軟適腳即可), 讓腳部放鬆、休息。溪水較多的山地應最好再帶一雙溯溪鞋或沙灘鞋,在遇水較大時進行更換。
十一、怎樣挑選一個適合自己的背包
十二、購買登山包時應注意的幾點
十三、怎樣裝背包
十四、背包如何上肩與下肩
十五、你的包有多重
十六、兩天的活動帶些什麼
十七、背背包的正確方法
十八、帳篷的選擇
十九、帳篷的分類
二十、帳篷的顏色選擇
二十一、睡袋的分類
二十二、睡袋的選擇
二十三、如何保養睡袋
二十四、怎樣疊睡袋
二十五、速乾衣的選擇
二十六、速乾衣褲的保養
二十七、戶外穿著的三層理論是什麼
二十八、什麼是GORE-TEX
二十九、如何選擇防潮墊
三十、 如何選擇襪子
三十一、其它裝備的選擇
三十二、什麼是徒步穿越
三十三、徒步穿越應注意的問題
三十四、野外行走有哪些技巧
三十五、山地行走有哪些技巧
三十六、怎樣預防起水泡
三十七、如何保護你的膝蓋
三十八、怎樣穿過河流
三十九、如何穿越叢林
四十、 夏季出行應注意什麼
四十一、冬季出行應注意什麼
四十二、如何在雪地行走
四十三、寒冷氣候中如何自救避險
四十四、使用登山杖的好處是什麼
四十五、怎樣使用好你的登山杖
四十六、要學會正確飲用水
四十七、戶外運動應該補充哪些營養
四十八、怎樣選擇運動飲料
四十九、穿越中途的休息原則有哪些
五十、 怎樣消除行進時的疲勞
五十一、什麼是高山反應
五十二、怎樣克服高山反應
五十三、怎樣預測天氣
五十四、行進中遭遇惡劣天氣怎么辦 
五十五、如何躲避雷擊
五十六、風對戶外活動的影響
五十七、怎樣防範一些野生動物的侵襲 
五十八、如何辨別方向 
五十九、怎樣避免迷路 
六十、 迷路後怎么辦 
六十一、被困後如何自救 
六十二、怎樣使用指北針 
六十三、如何使用地圖 
六十四、什麼是GPS
六十五、戶外怎樣使用GPS
六十六、如何使用求生哨
六十七、戶外露營地的選擇 
六十八、怎樣建露營地
六十九、怎樣搭建普通帳篷
七十、 露營地遭遇惡劣天氣怎么辦 
七十一、在露營地里應該注意什麼 
七十二、如何露天露營
七十三、寒冷天氣如何讓睡袋更保暖
七十四、如何應付失眠
七十五、如何尋找水源
七十六、戶外如何淨
七十七、戶外求生如何獲取食物
七十八、如何鑑別野生植物有無毒性
七十九、誤食野菜後中毒怎么辦
八十、 戶外生火技術
八十一、戶外用火要防止火災
八十二、參加戶外活動除了安全還需要注意什麼
八十三、營地垃圾的處理
八十四、牙膏在戶外活動中的妙用
八十五、創可貼正確用法及其它妙用
八十六 一些用品在戶外中的非它所用
八十七、你的藥箱裡應該具備的藥品
八十八、野外急救原則
八十九、心肺復甦術
九十、 人工呼吸法
九十一、被毒蛇咬傷如何急救
九十二、如何防治毒蟲叮咬
九十三、如何防治有毒的野生植物
九十四、扭傷如何救治
九十五、骨折如何救治
九十六、如何防治抽筋
九十七、如何防治腿腫
九十八、受傷如何止血
九十九、如何防治腹瀉
一百、 如何挑肉中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