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鴻傷影:民國才女傳奇

驚鴻傷影:民國才女傳奇

《驚鴻傷影:民國才女傳奇》是2010年1月1日上海遠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家萍。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驚鴻傷影:民國才女傳奇驚鴻傷影:民國才女傳奇
出版社: 上海遠東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月1日)

叢書名: 驚鴻傷影民國才女傳奇

平裝: 239頁

正文語種: 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47601198

內容簡介

《驚鴻傷影:民國才女傳奇》內容簡介:一個“隱”字,既代表了千年中華女性的性別常態,也幾乎抹去了她們生存的意義與價值。換言之,一部中國歷史,就是一部男權史,男性話語史;一部女性被抹殺、被異化的歷史然而,壓抑愈久爆發愈強,扭曲越甚張力越大。在中國超常態的男權重壓下,亘古及今,總不乏現出幾個烈女貞女反抗的身影,也不乏少數才女子既為同類翻案,亦為自己申怨。如我手中的這本《驚鴻傷影:民國才女傳奇》,就是當今一個70後的小女子為昨日民國年間的諸女傑作的傳記書。先看一長串的“花名冊”,就足以把人酷昏弄暈:蕭紅、張愛玲、林徽因、孫多慈、陳香梅、陸小曼、丁玲、石評梅、楊絳……最難得的是,此書作者陳家萍,並非一味客觀照死碼的乾寫,而是帶入了主觀情感的自我,帶有較高審美判斷力與評價力的“活寫”。再加上作者天生靈動、藝術的語言特性,應當說,這是一本有情有義,極其具有可讀性與藝術魅力的書。

編輯推薦

《驚鴻傷影:民國才女傳奇》:

讀七零後詮釋民國女子

感受她繾綣與青燈黃卷之下一顆水晶般的心。

蕭紅的“紅”,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紅。

若以一種顏色來比,黃逸梵、張愛玲無疑同屬藍綠色系。

《小團圓》一出,關於張茂淵的種種都成了演義。

張愛玲致胡蘭成的信,委婉,決絕,如雪般覆蓋愛恨情仇……

看似弱小,卻努力化繭成蝶,張幼儀涅盤的姿勢是那么動人。

南唐北陸,翩然兩驚鴻,儼然雙生花。

一心臨摹宋元古畫,凌叔華感情的褶痕,都藏在山石松竹間吧。

孟小冬,女兒家鬚生,嗓寬韻厚,“不帶雌音”……

從婚姻里汲取養料,沉櫻不做精美的盆景,而成長為參天的大樹。

施濟美的淚,濡濕在夜闌人靜時的夢醒時分。

徐悲鴻席地而坐,孫多慈曼妙的側影,靜女其姝,唯脖頸間一條白紗圍巾隨風飄動。

作者簡介

陳家萍,生於20世紀70年代。隸屬大別山余脈的紅山上的山果野花滋養了少小的心靈。曾任高中語文教師,現供職文化部門。系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常態閱讀與寫作。近年來在數十家報刊開設古今才子佳人、外國音樂家及畫家、鄉土風情、美食等專欄。已發表小說及散文數百萬字。

目錄

女媧的星空(序一) 王英琦

她是一枚無花果(序二) 吳昕孺

伊時代的伊人(自序)

蕭紅:天空逼仄,羽翼稀薄,我奮力飛過

黃逸梵:鳶尾花在歌唱

張茂淵:守一懷風清與月明

炎櫻:生命的喜悅,容我一起領略

萬種風情向誰低訴:同學少年都不賤

張愛玲:“別”時,一番滋味在心頭

潘柳黛:嫉妒是最隆重的讚美

蘇青:磨難枝節上開出爛漫花

林徽因:我懂得,但我怎能應和

張幼儀:將沙粒包裹成珍珠

凌叔華:海灘上種花

陸小曼:寫到湖山總寂寥

唐瑛:錦衣歡 浮世痛

蔣碧微:紅雲出岫非有意

王映霞:沈園舊恨從頭數

丁玲:纖筆一支誰與似

石評梅:陶然亭上恨悠悠

廬隱:在冰點與沸點之間

呂碧城:忍看華衣涼如水,萬般情思寸寸灰

唐怡瑩:等閒插柳柳成陰

孟小冬:才華閒拋為哪般

楊沫:木猶如此,人何以堪

施濟美:聽我彈一弦生命的哀歌

毛彥文:多情卻似總無情

陳衡哲:每個細胞都充滿文藝氣息

沉櫻:一櫻開盡春荼蕨

白薇:人生自是有,隋痴

孫多慈:獨自沉沉味苦

楊絳:人生邊上多餘韻

陳香梅:我的天空有太多精彩

文潔若:蝴蝶飛過滄海

序言

女媧的星空(序一)

王英琦(散文家、一級作家)

盤古開天闢地,女媧捏土造人。這是華夏民族古老的創世說。與西方人類始祖亞當夏娃在伊甸園無所事事偷吃禁果相反,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從創世開初就是生生不息的勞動者,且男女勞作的分工涇渭分明:男主外宇宙,女主內性命;男主世界顯秩序,女主生命隱節律。

一個“隱”字,既代表了千年中華女性的性別常態,也幾乎抹去了她們生存的意義與價值。

換言之,一部中國歷史,就是一部男權史,男性話語史;一部女性被抹殺、被異化的歷史。

然而,壓抑愈久爆發愈強,扭曲越甚張力越大。在中國超常態的男權重壓下,亘古及今,總不乏現出幾個烈女貞女反抗的身影,也不乏少數才女子既為同類翻案,亦為自己申怨。

如我手中的這本書《驚鴻傷影:民國才女傳奇》,就是當今一個70後的小女子為昨日民國年間的諸女傑作的傳記書。

先看一長串的“花名冊”,就足以把人酷昏弄暈:蕭紅、張愛玲、林徽因、孫多慈、陳香梅、陸小曼、丁玲、石評梅、楊絳……

最難得的是,此書作者陳家萍,並非一味客觀照死碼的乾寫,而是帶入了主觀情感的自我,帶有較高審美判斷力與評價力的“活寫”。再加上作者天生靈動、藝術的語言特性,應當說,這是一本有情有義,極其具有可讀性與藝術魅力的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