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風中醫療法

驚風 中醫療法

正文

驚風
方1
〔組成〕及己0.3g ,鉤藤2g 。
〔用法〕水煎服。
〔附註〕及己有毒。
方2
〔組成〕八角蓮根1.5g~3g ,人乳或竹瀝適量。
〔用法〕八角蓮根磨人乳或竹瀝,燉溫服。
方3
〔組成〕鮮瓦韋30~60g ,紅糖適量。
〔用法〕水煎,早晚飯前分服。
方4
〔組成〕鮮貓尾射葉30~60g ,牛肉適量。
〔用法〕加水燉服。
〔附註〕此方用於小兒驚癇。
方5
〔組成〕陰地蕨9g 。
〔用法〕水煎服。
〔附註〕此方也可用於瘡毒。
方6
〔組成〕金雞腳15g ,虎耳草15g 。
〔用法〕水煎服。
方7
〔組成〕荷蓮豆草15g ,地耳草15g ,一點紅15g ,一枝黃花15g ,魚腥
草15g 。
〔用法〕水煎服,或用鮮品洗淨,搗汁服。
方8
〔組成〕鮮蛇莓15g ,五皮風15g 。
〔用法〕水煎,1 日1 劑,分次服。
方9
〔組成〕麥斛15g ,大青葉10g ,鉤藤10g ,白芍10g ,蟬衣3g ,葛根6g,
白菊6g ,丹皮1g 。
〔用法〕水煎服。
方10
〔組成〕瓜子金15g ,六月雪10g ,茜草6g 。
〔用法〕水煎,分3 次1 日服。
方11
〔組成〕鮮一枝黃花30g ,生薑1 片。
〔用法〕洗淨,同搗爛取汁,用開水沖服。
〔附註〕此方用於小兒急驚風。
方12
〔組成〕鮮九節菖蒲10g 。
〔用法〕洗淨,搗爛濾汁,加薑汁數滴,灌服。
〔附註〕此方用於急驚風、高熱抽搐。
方13
〔組成〕尖驚藥6g ,白風藤6g ,金鉤藤6g ,防風3g ,硃砂0.6g 。
〔用法〕將硃砂置於杯中,另將前4 味熬水,藥水與硃砂混合,3 次服
完。
方14
〔組成〕辣葉青藥15g 。
〔用法〕洗淨,搗絨兌淘米水眼。
方15
〔組成〕土三七(春夏用葉,秋冬用根)適量。
〔用法〕洗淨,搗汁1 盅,用水酒漿和勻灌入。
〔附註〕此方用於急慢驚風。
方16
〔組成〕大尾搖乾根12g ,乾黃疸草9g 。
〔用法〕加食鹽少許,水燉服。
〔附註〕此方用於小兒急驚風。
方17
〔組成〕大金銀花9g ,金鉤蓮9g ,金鎖匙9g 。
〔用法〕水煎服。
〔附註〕此方用於小兒急驚風。
方18
〔組成〕千年耗子屎(天葵)種子乾末1.5g 。
〔用法〕開水吞服。
方19
〔組成〕苦蒿15g ,桃子2 個。
〔用法〕共搗爛,煎水,一次服下,1 日1 劑。
方20
〔組成〕飛驚草15g 。
〔用法〕煎水服。
方21
〔組成〕乳汁草(千根草)60g 。
〔用法〕洗淨,搗爛,合米柑水攪勻,去渣煎沸,沖蜜糖服。
〔附註〕此方用於小兒急驚風。
方22
〔組成〕青魚膽草根3 個。
〔用法〕煎水服。
方23
〔組成〕天葵塊根1.5g 。
〔用法〕研末,開水吞服。
方24
〔組成〕秋鼠田草9g ,鉤藤9g 。
〔用法〕水煎服。
〔附註〕此方用於小兒急驚風。
方25
〔組成〕天青地白(鮮)15~24g 。
〔用法〕酌加水煎,沖硃砂適量服。
方26
〔組成〕木芙蓉嫩葉適量。
〔用法〕搗爛,和入雞蛋煎熟做餅,貼兒臍上,冷則隨換
〔附註〕此方用於小兒驚風肚痛及急驚風。
方27
〔組成〕追風七適量(春夏用葉,秋冬用根)。
〔用法〕洗淨,搗汁1 盅,開水和勻內服。
〔附註〕此方用於小兒慢驚風。
方28
〔組成〕鮮瓦韋30~90g 。
〔用法〕水煎,沖紅糖,每日早晚飯前各服1 次。
方29
〔組成〕瓦松15~18g 。
〔用法〕水煎服。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