駟馬橋[四川省成都市駟馬橋]

駟馬橋[四川省成都市駟馬橋]

駟馬橋,原來叫升仙橋。位於四川成都北門外,原為木橋,現已無存。唐代著名詩人岑參為此寫下《升仙橋》一詩長橋題柱去,猶是未達時。及乘駟馬車,卻從橋上歸。名共東流水,滔滔無盡期。

基本信息

由來

成都市駟馬橋駟馬橋
駟馬橋,又叫升仙橋。古時一車套四馬,故稱駟馬,是貴族身份的象徵。相傳漢代司馬相如赴長安求取功名途經此橋時,在橋廊上大書立誓:“大丈夫不乘駟馬車,不復過此橋”。後來他功成名就,乘著“駟馬”衣錦還鄉,升仙橋就改名駟馬橋了。
在成都,駟馬橋應該是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座老橋,雖然我們現在已看不到它過去真實的影子了。
駟馬橋原名升仙橋,橫跨在北門的沙河上。沙河是都江堰水系的一部分,因從鳳凰山流過,秦漢時稱之為鳳凰水。河道彎曲,河水清澈,兩岸遍生竹林和桃林,很有一番人間仙境之氣。
成都地方志有這樣的介紹:傳說,漢代有一個名叫張伯子的人,他修煉道術多年,見到這番景象流連不捨,於是選中了一個地方,騎著他的赤紋虎飛升上天成了神仙。人們目睹了這一升天成仙的場面,一傳十十傳百,都焚香遙拜。又把鳳凰水改成了升仙水,還在張伯子升仙的地方架起一道橋,叫做“升仙橋”。

出處

東晉《華陽國志·蜀志》記載:“(成都)城北十里有升仙橋,有送客觀,司馬相如初入長安,題市門曰:‘不乘高車駟馬,不過汝下’”。人們為了紀念胸懷大志的司馬相如,將升仙橋改為駟馬橋,至今仍是成都北上的必經之地。古時一車套四馬,故稱駟馬,是貴族身份的象徵。

駟馬橋民國初,成都的駟馬橋
蜀志云:郡城北十里有升仙橋,司馬相如初入長安,題市門曰:“不乘赤車駟馬,不過女下。”橋名以此。成都知縣山陰余元煜以碑屬書刻之並為記曰:夫士之用世,庸惟赤車駟馬哉?赤車駟馬以為榮,國家所以不得士用也。當漢武疲於甌粵、朝鮮、燕齊、朔方,西通大秦,中外騷擾,賂遣贈送,萬里相奉,方營宮苑,娛珍玩。力屈(jué),則事鹽鐵算,車船羊馬,入物補官,出貨除辠,葢刓敝極矣。而長卿以陵雲之才,猥與騫、蒙輩釁邊秏賦,其用世如此,則所謂赤車駟馬,驕妻妾耳,無具也。予遘時不及長卿,而海內多事,則棘焉。過斯橋也,惴自省,毋甯長卿同詬乎?
光緒二十四年三月朔日,成都府知府嘉魚劉心原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