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艷[中國留學日本女導演]

馮艷[中國留學日本女導演]

馮艷1984年畢業於天津外國語學院日本文學專業,1988年就赴日留學,當時就讀京都大學大學院研究農業經濟,1992年馮艷在東京做翻譯,偶然的機會使其接觸到紀錄片。1994年,馮艷開始了紀錄片製作之路,拍攝大量紀錄片作品。紀錄片《秉愛》在2007年10月第10屆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上,榮獲了“亞洲新浪潮小川紳介獎”,並在西班牙、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電影節上獲獎。馮艷是極富傳奇色彩的女導演,現工作生活於北京,繼續著紀錄片的創作,並任栗憲庭電影學校主講教師。同名的還有公安局副局長。

基本信息

個人簡歷

1984年畢業於天津外國語學院日本文學專業

馮艷導演 馮艷導演

1988-2001留學和工作與日本

1994年起開始用超8和DV製作紀錄片

作品有:《上學》(1994年)

《歸鄉路迢迢》(1997年)

《長江之夢》(1997年)

《小肖的春天》(1998年)

《秉愛》(2007年)

現後期製作《長江邊的女人》

翻譯作品《收割電影》——小川紳介的世界

導演之路

1993年,馮艷作為一名普通觀眾在山形電影節與紀錄片相遇,並由此認識到小川紳介的著作和電影。之後,她將《收割電影:小川紳介的世界》一書翻譯成中文由台灣遠流出版社出版,同一時期也開始了她的紀錄片實踐。1994年,馮艷第一次進入到三峽庫區考察和拍攝,1997年,她完成了以此為題的第一部長片《長江之夢》,這部作品入選亞洲新浪潮單元,令她以作者身份來到山形;2002年,馮艷再次回到長江邊上她拍攝過的村莊,那些人物和生活的變化深深觸動了她,這一次她將拍攝的焦點聚集在四個女人身上。五年之後,馮艷將其中一個女人的故事剪輯成一部單片——《秉愛》,她因此再次回到山形,並拿回了亞洲新浪潮單元的小川紳介獎。這部影片還在2008年西班牙的Punto De Vista國際紀錄片電影節獲得大獎、第四屆中國紀錄影片交流周優秀獎。也是在2007年,馮艷又對她的人物進行了回訪,她在為她下一步的計畫做準備——《長江邊的女人們》將以十年的跨度編織四個女人的故事,在三峽移民的大背景中,展示那些普通人生的變故,以及包含其中的理想和現實困境。

影展獲獎

《長江之夢》

1998年第一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優秀獎

1997年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亞洲新浪潮單元

第22屆香港國際電影節

德國柏林人類學電影節

第一屆雲之南人類學電影節

《秉愛》

溫哥華國際電影節

釜山國際電影節

維也納國際電影節

第四屆中國紀錄片交流周優秀紀錄獎

栗憲庭電影基金收藏

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亞洲新浪潮單元小川紳介獎、社團電影獎

西班牙“觀點”國際紀錄片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南特三大陸電影節銀氣球獎

比利時Filmer A Tour Prix電影節大獎

第32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優秀紀錄片人道獎

《南方周末》2007年年度電影提名

作品簡介

《長江之夢》1997

《長江之夢》的故事,是一個普通農村家庭的故事,本來是農村戶的杜太平,在進入「移民戶」資格時卻變成了城市人口,依規定城市人口就不能生第二胎了。

已經盼了多年而懷了第二胎的她,沒想到三峽工程卻影響了她的人生,杜太平不願屈從於不管稱之為命運也好政府也罷,她要用自己的力量,努力面對與解決這個危機。影片總是在室內照明不足的農舍,農民們除了努力應付平日困窘的生活,而搬遷的問題也實實在在地落在面前,每個人的人生都起了軒然大波,不停的爭吵、憂慮,四處爭取,導演馮艷跟著一場場的拍攝也帶給觀眾真實的震撼。

1994年,馮艷拿起一台小型攝影機就這樣走入了三峽的農村,在長江畔開始調查與紀錄這即將淹沒的一段歷史,1998年,第一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在台北舉行,彼時記錄片在台灣正在紮根的階段,而我也只是一個對紀錄片有興趣的學生,當年可以看到的中國紀錄片不多,讓我有極大的興趣想要觀看的,就是馮艷的《長江之夢》,也是當年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的優秀獎。

崔艷新——《長江之夢 馮艷紀錄片中的光影》

《秉愛》2007

秉愛是一個住在三峽庫區的普通的農婦。20多年前,由父母做主從高山上嫁到了生活相對富裕的江邊。丈夫有病,張秉愛不得不一個人承擔了全部的生活重擔。日子雖苦,但張秉愛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因為兒子是村里唯一考上了縣重點高中的孩子。

《秉愛》圖集 《秉愛》圖集

張家是村裡的釘子戶。雖然第一期移民的時候,她家被允許就地後靠,但6年過去,村里一直沒有分給她建房的土地。現在,大壩就要截流,第二期移民也已搬遷完畢,一片廢墟中,只有張家的小屋,還孤零零地執拗地矗立著。幹部們一遍又一遍地來,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動員她外遷。在和幹部交鋒的空隙,在繁忙的農活之餘,張秉愛不動聲色地,蓄謀已久般地講述那充滿痛苦的過去……

《收割電影》 本書是日本電影評論家山根貞男在日本著名紀錄片導演小川紳介去世後,根據小川生前在各地的講演錄音整理而來。全書分為春、夏、秋、冬四章,講述了小川攝製組織從拍攝學生和農民的抵抗運動起步,到拍攝稻穀、村莊,拍攝農民的心靈世界這一轉變和成長過程。書中還描寫了小川在生命的最後幾年,對亞洲紀錄片現狀的憂慮,以及對亞洲導演的期待。這是一部電影大師的心靈史,尤其對亞洲的紀錄片工作者具有巨大的啟迪意義。

作者: (日)小川紳介 / (日)山根貞男(編)

收割電影圖集 收割電影圖集

譯者: 馮艷

副標題: 追尋紀錄片中至高無上的幸福

ISBN: 9787208072671

頁數: 306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定價: 26.00

裝幀: 平裝

出版年: 2007.1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